APP下载

“2423”新模式提高问题办理质效

2019-11-22龚华

四川党的建设 2019年21期
关键词:社评区级研判

龚华

近年来,资阳市雁江区探索建立“2423”新模式,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改反馈、随机回访”的问题闭环处置机制,提高问题办理效果,营造“好评磁场”。

两种方式防问题收集“跑冒滴漏”。建立完善“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工作机制。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区)干部及村(居)民小组长每半年开展1次“下基层、大走访”活动;区级部门深入管理和服务对象、联系企业、脱贫攻坚联系村,确保全年走访不少于两次;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每月走村入户,电话访谈外出务工人员,实现驻村干部每半年逐户走访1次、包片班子成员每年逐户走访1次。同时建立来电反映平台受理问题,实行“分类处置、马上就办、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群众可通过座机、手机随时随地反映问题。

四级联动防问题交办“病灶不清”。依托“区委—区社评办—乡镇(街道)部门—村(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实现问题研判区委统揽、区社评办统筹、乡镇(街道)部门主体、村(社区)承接,层层压实研判责任。大走访中,联系走访区级部門和所在的乡镇(街道)党(工)委以周为单位分析急难险重的问题,以月为单位研判日常性问题,村级和乡镇(街道)党(工)委能解决的指定专人限时办结,不能解决的请求联系走访区级部门帮助解决,确属三级均不能解决的,汇总梳理后报区社评办。区社评办每月召开研判会,对研判不清的交乡镇党委或联系走访部门自行落实;对符合实际的,分报市解决、区级单位办理和问题线索三类,报区委分管领导审核把关、主要领导亲自签批。同时,对区级单位承办类问题,按“三交”原则交办至联系区级领导、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让问题研判弄得清,保证问题交得准。

两种制度防问题解决“拖延应付”。积极办理群众反映问题,对于共性问题,推行上下联动、部门联办机制,由相关区级分管领导挂帅,涉及职能部门现场会办。对于个性问题,按照“分级分类、重点攻坚”原则强力推进,五保、低保等政策类问题,符合政策第一时间按程序办理,不在政策范围内耐心解释;企业要求扩大融资渠道等服务类问题,积极搭建银企对话平台,强化沟通服务;房价过高、税收过高等问题,坚持见面沟通,掌握群众真实想法,细致耐心解决解释;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困难类问题,坚持实地了解情况,依法依规逐一解决解释;对干部线索类问题,坚持区纪委监委直接办理,深挖细查。对汇总的问题,实行动态“报账”、定期“领账”、年末“收账”和“销号”管理制度,推动相关部门按期交卷。

三项机制防问题解决满意度“自说自话”。建立“群众直评、点名通报、公示公开”三项机制。坚持办理结果“到群众中去”,反映人对干部“面对面”答复的问题直接评议是否满意,对区社评办交办问题由群众直接监督落实;对大走访收集的能自行解决的问题,由区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实打实”现场调研,群众直接了解。建立季督查、季通报机制,对在办理过程中存在的推诿扯皮、满意度弄虚作假等进行专项督查,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据实通报,通报结果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中梗阻”问责处理“双挂钩”,并扣除一定目标考核分;对工作务实、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加大对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办理情况的抽查力度,各单位通过网络、微信、广播等平台对问题办理全过程公示公开,力求做到群众反映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作者系中共雁江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责编/王兆伟)

猜你喜欢

社评区级研判
天津市总多项举措推动“区级工会加强年”工作落地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基于CRF文本挖掘的事故研判分析
县区级社情民意调查方法初探
工程移民项目“稳评”与“社评”异同性探析——以工程移民社会风险管理框架体系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