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

2019-11-22梁福辉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2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梁福辉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隐患问题,接着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最后对安全施工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建筑层出不穷,施工方法也在逐步改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大多处于高空。作业和吊装作业是主要作业,无形中增加了施工安全隐患。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  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隐患问题

2.1  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存在两大安全隐患。一是施工方案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正式施工前,要做好施工方案,关键是要选择和布置好预模打桩点。其次,施工现场的控制是为了避免车辆拥挤对演习的影响,这在演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二是技术交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装配式施工不同于其他常规施工,其施工方法一般采用高空吊装。在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的资质和水平不合格,往往会因失误造成安全隐患。

2.2  施工过程中

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三大安全隐患。第一个是坠落物。目前,我国的建设项目多为高层建筑。预制件通常用于外墙的施工。施工人员必须进行高空作业。增加工人坠落的隐患。据有关统计,在装配楼坠落的风险为25%-30%。如果没有脚手架和安全绳,坠落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此外,还存在重挫的风险。预制件运输到空中,很容易坠落。二是装配施工中经常忽视的触电隐患。触电危险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预制拼接后,防水部分焊接,其余钢件焊接。在焊接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触电危险。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一旦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极易发生触电危险。三是吊装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吊装过程看似简单,但施工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在具体施工中,预制构件需要用塔吊吊装。起重时,吊钩直接与预留杆或预定杆的吊点连接。但在实践中,埋置钢筋较短,混凝土强度与相关标准不符,造成吊点位置和质量偏差。

基于此,预制件很容易在空气中出来。这种情况不仅会给塔式起重机下的工人带来人身伤害,还会对起重机周围的物体造成伤害。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如果塔吊出现问题,也会给操作带来安全隐患。这些风险的发生与经营者的经营密切相关。如果操作正确,将降低一定的安全风险。

3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是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装配的。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传统建筑形式和装配式建筑形式的技能和安全意识。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技能和安全培训。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装配式施工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机构。因此,施工企业有必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方面进行培训两方面都合格后,才能上岗。

3.2  对预制构件吊装环节的管理措施

(1)核算起重设备能力。预制构件吊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起重设备相关资料的确定和整理,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起重设备的能力取决于预制构件的类型、尺寸和位置。(2)对起重设备的附着措施。大多数预制构件都比较重,所以要求起重机进行严格的附件测量。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相关连接点的数据和位置应与工厂对接。在墙体与结构物之间的安装过程中,如果有标准结构物,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对于不能使用的构件,施工单位应提供相应的构件设计方案和图纸,并与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确认构件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安装和使用。(3)现场中预制件的存放与管理。正式吊装前,将预制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并放置在相应的区域和位置,避免损坏。在选择存放地点时,必须选择便于一次性吊装的地点。库位需要排水设施,承载力强。此外,还应配备专业人员,将存放区域保持在地面上,并检查预制构件是否放置在其专业货架上,以免倒塌 。

3.3  对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安全管理

在组装施工过程中,除了使用较多的吊装环节外,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量也很大。施工企业要对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行和运行实施实时监控。为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运行,企业应派专人进行数据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大型机械的使用,要规范操作和合理使用,不要使机械设备超载。此外,用于装配施工的建筑材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3.4  对高处作业进行安全防护

钢框架结构作为装配式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倒塌。除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外,还需加强监督保护措施。如设置安全电缆和防坠落安全网进行保护,在钢架结构钢梁的翼缘上设置专用夹具,将防坠落安全网悬挂在专用夹具上。有助于保护高空意外坠落的工人。

4  安全施工管理方法

4.1  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要根据总装楼的特点,严格执行项目经理倒班制度,成立总装楼施工管理总经理,负责各方对接协调。现场安装管理和控制,避免现场人员管理和信息不对称。施工前应组织专家论证是否存在大吨位构件、新型脚手架体系和非标墙体。吊装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将安全技术资料交给管理人员、作业队和助手,并通过模型先行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施工安全检查表,明确各环节检查重点,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全过程控制。

4.2  设计图纸深化

应预留足够的图纸深化时间。初步设计稿完成后,从图纸深化到构件供应一般需要2.5~3个月,即15天深化,7天聚合集成,7天防霉,30天生产,28天生产第一批构件。施工单位应召开相关单位会议,完成临时支架、塔吊附件、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的深化,并对各吊点、支撑点的合理性进行审查。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可利用BIM技术进行建模、碰撞检测和模拟现场安装,发现方案上难以发现的问题。

4.3  构件堆放

吊装和堆放顺序应提前计划。构件堆场应单独设置和标识。场地要坚实平整,库顶要加固。堆码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墙板应采用堆码架或堆码架放置,层板、柱、梁应采用堆码法铺设。

4.4  构件吊装

吊装时,必须在地面和地面部署一名指挥人员,配备对讲机,通道必须专用,吊装过程由专职安全人员监控。吊装前应重新检查吊具和吊点,确认合格后方可吊装。组件应缓慢、快速、缓慢地提升。严禁组件长时间悬空。构件上应安装风绳,以限制构件的转动,并应多人配合。每块预制墙板的临时支撑不应少于2道,支撑点位置不应小于楼面高度的2/3,固定角度一般应控制在与地面成45~60度。

5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较为复杂,涉及吊装的环节较多,大多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参与,增加了施工安全隐患,对施工安全管理也提出了要求提高。在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现场人员牢记施工环节和操作安全,更需要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降低裝配施工的安全风险,确保施工项目安全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廷标,张学林.装配式混凝土预制件安装施工危险源如何辨识[J].建筑工人,2016(11).

[2] 吕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造价分析与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

[3] 霍建梅.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现状研究[J].江西建材,2019(1).

[4] 武志勇.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策略选择[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03)

[5] 韩超,田子玄.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 住宅与房地产,2019(2).

[6] 杨璐,李姗.  国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