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2019-11-22郑健阳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2期
关键词:泥石流滑坡隐患

郑健阳

摘    要:本文以某地区地质灾害分布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为论述内容,对于该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产生的地质环境恶化的问题进行论述,深入探讨由于影响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以及隐患点的分布,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整理等获取数据,研究出地质灾害分布的特点和其影响的因素。期望对于地质灾害成防治机制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质灾害隐患;灾害分布;影响因素

1  引言

某地区地处丘陵和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地带多为缓坡丘陵。地区内群山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地层也较为复杂,加之陡坡耕种、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人工工程,加剧了地区内的地质灾害发生发展。随着大量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展开,根据相应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等资料,对于该地区的地质灾害分布地点进行了分析。

2  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

地质构造背景比较复杂,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甚至危害。在进行了影响地质地点分布以及主要因素的调研过程中,为保证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采用了相应的设备和仪器提供帮助。

(1)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地质灾害分布一般是由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影响,因此灾害的产生与地质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地质环境的诱发原因需要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分布进行相对论证

该地区的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性显现,在该地区内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其地区容易发生强降雨有关系,一般在5到10月发生的地质灾害占到了全年地质灾害总数的80%以上。5到10年甚至长达几十年都发生过周期性的泥石流灾害。这说明由于形成原因以及自然环境导致了该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呈现规律性。

(2)在空间分布上,该地区拥有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显著特点。因此在一些乡镇地质灾害相对发育较大,而另一些乡镇地质灾害则相对较少[1]。

(3)在地貌地形上,地质灾害主控原因与地貌有关,该地区受到地形地貌的控制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起伏较大的陡坡地带,泥石流灾害容易发生。统计证明,全地区滑坡地点往往处在陡坡地段占到78%,而平原地区仅占1%,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也有明显关系,该地区内以构造剥蚀侵蚀作用为主要的灾害防治地区,区内的地貌变化,加上局部构造曲折的构造,导致地壳应力集中,因此与地质构造和区内地质灾害呈现相关性较为明显。

(4)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有关,在该地区内地质灾害分布较多的的岩土体包括粉砂岩,层状软泥岩、泥质粉砂岩,以及坚硬花岗岩、黑石变粒岩等。岩组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层状结构容易遇水软化,岩结构发生分化,这一地段的边坡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崩塌和滑坡。

强风化松散体较厚地段由于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候往往呈现碎裂性结构,抗风化能力较差,风化层易发生滑动,导致基岩出露,容易造成灾害。

3  地质灾害隐患诱发原因分析

各个地区地质存在很大差异,造成了许多地质灾害.近年来,该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这些地质灾害不止对当地的居民造成了各种困扰,还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

(1)与地质灾害相关的诱发的原因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植被欠发育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均有关系。例如降雨对斜坡体形成地质灾害,在许多文献中均有记载。降水诱发了滑坡泥石流,暴雨季节更容易发生雨灾同期现象。全年降水较为集中的5-10月受水汽影响,降水时空分布均因此在高温多雨的世纪,地质灾害多发[2]。

(2)人类工程活动在国家基础建设项目投入较大的时候,由于交通水利市政等大型施工项目不断增长,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地区内的地质灾害影响较大的主要表现在道路基础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这一部分地质灾害的现象发生较为频繁。例如地震的产生的强烈振动,就诱发了地质灾害,降低了严重体的稳定程度。随着区内的地震活动频繁发生,岩土体稳定性也加之增大,引起了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区域矿区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不仅破坏了地表生态植被,而且容易引起小型崩塌现象发生。

(3)植被欠发育的地球岭坡地带,尤其是在各级公路的建设改造过程中,容易发生两岸谷坡耕地榻崩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废土废渣随意放在的道路旁,经过雨水的沖刷,形成了废土废渣堆,路基在这一部分路况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滑坡崩塌,造成道路交通中断。

(4)地震引起的灾害是具有不可预知和突发性的特征的额。震级、震中、震源、地质条件等,都需要进行综合的分析。地震引起的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导致了次生灾害,还容易引发水灾、火灾等[3]。

4  地质灾害隐患分析

地质灾害诱发原因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个因素导致,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地质、构造、地层、地形面貌等,都会形成了地质灾害分布和密度不断增大的情况。宏观上要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的控制,就要对地震、雨水、人类工程活动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尽量降低灾害发生的损害。对激发引起地质灾害的活动要予以制约,对当地的环境进行保护,主要是要对水源、土壤、工程开发等都要管理和保护控制。因此做好地质空间主控元素和诱发因素的控制,不断的在地质灾害隐患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上做好对应性的防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5  结束语

本文围绕某地区进行的灾害空间分布主控因素和诱发因素以及灾害的隐患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自然因素造成了岩土体物理变化,是决定地质灾害发生概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同时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频率也呈现增大的趋势。因此鉴于区域内地质灾害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分析之后,应做好相应的影响因素的控制,从岩土类型、地形地貌、构造条件、斜坡结构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大防治。

参考文献:

[1] 陈元.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9):5442.

[2] 刘敏,刘海滨.影响评估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工作的因素分析[J].山西建筑,2018(35):248~249.

[3] 赵娟.井冈山地区降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8(24):142.

猜你喜欢

泥石流滑坡隐患
某停车场滑坡分析及治理措施
网上晒娃隐患多
夏季大山里的隐形杀手——滑坡
Tough Nut to Crack
文具的隐患!
泥石流
机械班长
夺命泥石流
食品中的隐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