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稽山齐贤洞:瑶族文化的发祥地

2019-11-22莫金山李大庆

广西民族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瑶族

莫金山 李大庆

【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民族文献、历史文献、考古材料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所得的材料进行互勘互证。鉴于浙江绍兴有远古人类居住遗址,符合瑶族文化特征,地名与瑶族文献所记相符,民间传说也与瑶族相似,得出“会稽山齐贤洞是瑶族文化的发祥地”“瑶族形成于在帝喾高辛氏与尧舜之际”的新观点。

【关键词】会稽山;瑶族:发祥地

【作 者】莫金山,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瑶学学会会长;李大庆,广西民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讲师,广西瑶学学会秘书长。广西南宁,530007。

【中圖分类号】C9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9)04-0159-008

会稽山曾经是瑶族长期居住之地,是瑶族文化的中心,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采信并关注极少。人们长期笃信的是:瑶族来源于汉晋时期的“长沙武陵蛮”,其后迁到湘南和两广地区。

据笔者研究,瑶族起源于“东夷九黎族”,中心地点在山东泰安泰山。[1]其迁徙的路线是:泰安→商丘→信阳→武昌→南京→扬州→绍兴会稽山。关于瑶族在绍兴会稽山的情况,现论证如下。

一、古文献记载盘瓠曾居会稽山

盘瓠是瑶族(勉瑶)的祖先。关于盘瓠,最早记录其事迹的是东汉应劭所撰《风俗通义》。此书虽已佚失,但是范晔 (398~445)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时,已将应劭的记述加以转引,得以保存下来。故事如下: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后,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槃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竖之结,着独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槃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斑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其在唐虞,与之要质,故曰要服。夏商之时,渐为边患。逮于周世,党众弥盛。宣王中兴,乃命方叔南伐蛮方,诗人所谓“蛮荆来威”者也。又曰:“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明其党众繁多,是以抗敌诸夏也。

这就是盘瑶社会长期流传的“始祖盘瓠”的故事。由于传说神意太浓,离奇怪异,学者大都认为不足采信。我们则认为,这是十分难得的史料,传说中暗藏玄机,透露出真实历史信息。这些真实历史信息是:

其一,盘瓠是帝喾高辛氏时代的人物。

其二,盘瓠曾参加一场战争,在战斗中立功,封官授爵,婚配佳偶。

其三,盘瓠夫妻曾在“南山”“石室”居住生活。

其四,在唐尧虞舜时,瑶族与之建立“要质要服”的关系。

其五,在夏商周时期,瑶族“党众弥盛”,力量不断增强,袭扰诸夏。

其六,汉代的“长沙武陵蛮”是盘瓠的一部分后裔,是瑶族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段文字里,应劭和范晔把瑶族源流作简要的概述,给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思路。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发现之前,我们不应贸然轻率否定它。其中,所言盘瓠夫妇居“南山”“石室”,此两地名尤其值得注意。

这“南山”在何处?不少人认为是陕西的终南山,又有人认为在湘西。何光岳先生则将“南山”释为“南武山”,认定在湘西沅陵。[2]142这些都不对。我们认为这“南山”就是会稽山。历史上,会稽山曾有多个名称,如苗山、茅山、防山、涂山和南山等。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三国时魏人编集的《皇览》记:“禹頉在山阴县会稽山上。会稽山本名苗山,在县南,去县七里。越传(莫注:《越王无余外传》)曰禹到大越,上苗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会稽。”

此“苗山”就是“瑶山”。古人“苗瑶不分”,误将瑶记为苗,把“瑶山”误称为“苗山”。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记:

(一)越王勾践战败退守会稽山,卑词向吴王夫差求和。夫差欲许,伍子胥反对,说:“今越王放于南山之中,游于不可存之地,幸来涉我壤土,入吾梐捆,此乃厨宰之成事食也,岂可失之乎?”

(二)“三月,吴王召越王入见,越王伏于前,范蠡立于后……吴王起入宫中,越王、范蠡趋入石室。”“太宰嚭出见大夫种、范蠡而言越王复拘于石室。”

(三)“伍子胥复谏吴王曰:臣闻,王者攻敌国克之则加以诛,故后无报复之忧,遂免子孙之患。今越王已入石室,宜早图之,后必为吴之患。”

(四)“后一月,越王出石室。”

(五)吴王“乃赦越王得离其石室,去就其宫室,执牧养之事如故。”

(六)“大夫佚(扶)同、若(苦)成,尝与孤议与会稽石室。”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一文记:“禹召诸神,会稽南山,执玉万国,天下安宁。”“启使岁时春秋祭禹于越,立宗庙于南山。”

《越绝书·越绝卷第八》记:越王尊子“失众,楚伐之,走南山。”“乐野者,越之弋猎处,大乐,故谓乐野。其山上石室,句践所休谋也。去县(会稽县)七里。”

可见,《吴越春秋》《越绝书》所记“南山”就是会稽山,所谓“石室”就在会稽山上。

晋代郭璞注《山海经》记:

昔盘瓠杀戎王,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为民),(其)乃浮之会稽东海中,得地三百里封之,生男为狗,生女为美人,是为狗封之国也。

他写《玄中记》又说:

狗封氏者,高辛帝有美女,未嫁。犬戎为乱,帝曰“有讨之者,妻以美女,封三百户”。帝之狗名盘护,三月而杀犬戎,以其首来。帝以为不可训(民),乃妻以女,流之会稽二万一千里,得海中土,方三千里而封之。生男为狗,生女为美女,封为狗民国。

晋干宝《搜神记》:

帝(高辛氏)乃封盘瓠为会稽侯,美女五人,食会稽郡一千户。后生三男三女,其后子孙昌盛,号为犬戎之国。

郭璞(276-324),河东(今属山西)闻喜人,文学家、训诂学家。西晋末年,他见战乱将起,避居江南,曾在杭州居住。

干宝(?―351),河南新蔡人,东晋文学家、史学家。东晋初年曾居住今浙江省海盐县和海宁县,死后葬于海宁。

他俩对浙江文化应有所了解,所言应有依据。

郭璞和干宝都认定盘瓠居住在会稽山,“得地三百里”,建立“狗民国”或“犬戎之国”。瑶族崇拜犬狗,以龙犬为图腾。《淮南子·坠形训》云:“沃民在其北方三百里,狗国在其东。”这“沃”当是“仸”(音yǎo)的通假字,即是“瑶”。这里有“三百里”面积,其东又有“狗国”,与郭璞所说大致相同。同时,这里记载的“得地三百里”,与《尚书·禹贡》所言“三百里夷”“三百里蛮”的记载也相符。

《山海经·海内南经》载:“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 郭璞注曰:“今在新安歙县东,今谓之三王山,浙江出其边也。”《山海经·海内东经》又云:“浙江出三天子都,在蛮东。在闽西北,入海。”郭璞注曰:“按地理志浙江出新安、黟县、南蛮中,东入海,今钱塘江是也。”这“蛮”应是指瑶族。

郭璞和干宝所记与应劭和范晔所记相衔接,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可知,盘瓠曾居会稽山,瑶族在那里发展壮大(“一千户”),这是有古文献依据的。

二、瑶族文献记载瑶族曾居“会稽山七贤洞”

瑶族文献里有众多关于瑶族居住会稽山的记录。例如:

(一)湖南蓝山县瑶族《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记:盘瓠与宫女结婚后,“天子、将相、公侯商议,送入青县会稽山七贤洞”[3]2。

(二)广西义宁(今临桂县)上北区盘瑶邓城满家中收藏的《传歌》,是当地瑶族在娶亲和举行“还盘王愿”时所唱的民歌。其中唱:“且说盘王先出世,平王圣女结鸾交,共姐娘生十二表,会稽山上出根苗。”“封职盘王为保守,才立金銮会稽山。”[4]

(三)黄钰辑注《评皇券牒集篇》一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以下所引此书,只注页码),收有如下诸篇:

1.广西龙胜县瑶族所收藏的《评皇券牒》一文,记盘护与宫女交拜成亲后,“夫妻迁于会稽山内,评皇许令男女众人即起房屋安住,永居深山藏身过世”。(181页)

2.湖南藍山县荆竹乡瑶族赵贵宝家谱记:“始祖大公赵朝三,自后开辟年间,原住武昌,下湖南海岸,出会稽山白云之地安居。”(457页)

3.广西灌阳县陡水村瑶族收藏的《过山榜》记:“(盘护)要女嫁之为妻,放内宫排宴成亲。次日,敕令备鼓乐,集到五百客人,迎引会稽山,安处七星(贤)洞,左仙人洞,右千家峒。”[5]183

据笔者对黄钰《评皇券牒集编》一书的粗略统计,全书言及盘瓠夫妻生活在“会稽山”的,共有61篇,占全书107篇的57.0%(详见如下页码:6、23、29、35、41、64、66、70、87、96、100、111、127、131、136、145、149、153、155、160、170、172、176、177、181、189、204、235、246、251、256、266、275、289、324、326、332、336、341、344、347、348、354、358、366、374、375、385、391、393、398、402、405、409、416、418、423、441、449、510、539、548页)。

这些文献来自广西龙胜、融水、宜州、田林、百色、贺州等6个县市;湖南江华、道县、蓝山、宁远、新宁、宜章、乐昌、江永等8个县;广东连州、连山、丰顺、潮安4县,共3省18个县。

瑶畲同源,畲族文献也有类似的记录。畲族最古老文献《敕赐开山公据》也记:“给会稽山七贤洞《抚瑶券牒》,付子孙七祖,随代传流。”[6]24又说盘瓠墓位于“左至会稽山,右至七贤洞”[6]258。

又记,盘瓠与宫女结婚后,“文武官员即送入会稽山七贤洞”,“一十八载,以(与)宫女亲生三男一女,尽皆美貌,端正长大,生死同葬在会稽山七贤洞。”[6]252又记,“盘瓠子孙都记三姓(盘、蓝、雷)是畲民,居会稽山七贤洞”[6]258。

瑶畲所记内容大致相同。在这里,民族文献所记与历史文献所记基本吻合,得到互证。那么大的范围,那么多人同记,这种现象如说是某人“作假伪造”,也难令人信服。可知,“瑶族曾居会稽山七贤洞”,应是信史。

三、齐贤概况

瑶族文献所称的“七贤”,应是“齐贤”谐音字。绍兴齐贤,相传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举行兰亭盛会(353),邀请名贤文友,齐聚于此,饮酒吟诗,“齐贤”由此得名。

南宋嘉泰元年(1201),官府在此建置“齐贤里”,属山阴县安昌乡。元朝时境内设齐贤、陶里、党山、嘉会、禹会、潞富、玉带等7乡。民国年间,乡镇建置区划多变,时合时分。民国二十一年(1932),建置齐贤镇。新中国成立后,名称建置有变化,曾废镇。1992年恢复齐贤镇,2015年底全镇常住人口11万人,其中本地人约7.4万。

齐贤镇所管辖的村屯中,有一个“齐贤村”,距镇政府约3公里。这村由原山头、李徐浦、五眼闸等几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1264户,总人口3405人,村域面积2.4平方公里。

可见,齐贤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的村镇。请注意,瑶族是在东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农历十月十六日离开齐贤,开始“漂洋过海”来到广东的,即是说瑶族是在“齐贤”得名之后60年才离开故园,瑶族完全有能力把这个地名带到今各地瑶乡。

四、会稽齐贤有远古人类居住遗址

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境内土壤类型多,分布复杂,性态特征各异,土质良好,适宜农业开发利用。因此,在远古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

(一)凤凰墩古文化遗址。遗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寺桥村马鞍山西北坡凤凰墩,距齐贤镇政府约8公里。遗址的年代相当于良渚文化晚期,距今约4000年,面积约6000平方米。

《绍兴市志》记载,198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绍兴文物管理部门联合对此遗址进行发掘,得出土器物120余件。石器有镞、刀、凿、耜冠、钺、砺石等。玉器有管、珠、锥形饰、镯等。陶片有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和泥质黑皮陶,纹饰采用镂孔和附加堆纹手法,其余为素面,并发现红底黑彩的彩陶壶残片3片。陶器有鼎、豆、罐、盆、盘、壶、瓮、器盖等,以横断面呈“丫”形足的鼎、形式多样的豆和大圈足盆组成器物群。

(二)仙人山古文化遗址。位于马鞍镇寺桥村仙人山西南坡,它与“凤凰墩古文化遗址”相距仅500米,隔一条河而居,完全可视为“隔河而居的两个村子”,面积约8000平方米。198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绍兴文物管理部门联合对之发掘。出土陶器有鳍形足鼎、泥质灰陶圈足盆、夹砂红陶鱼、黑皮陶镂孔竹节把豆;石器有刀、凿、柳叶形镞等。测定的年代距今约5000多年至距今约3500年之间。[7]2148

从年代上看,这两处遗址与瑶族在会稽齐贤附近居住的时间正好相符,都在距今4000年左右。从遗址面积上看,这两处遗址面积分别是6000平方米、8000平方米,共14000平方米,说明不是少数人居住,而是有众多人类聚族而居。瑶族文献记载,瑶族有一千户来到七贤洞。如此推算,平均每户有14平方米的居住面积。每户平均以3.75人计,平均每人占地近3.73平方米。这样看,符合远古人类艰苦生活。

从出土的器物上看,这两处遗址所出土的用器大多数是生活必需品,没有或少有奢侈品。而距此地约50公里的“良渚文化”遗址(距今5300-4000年)却有大量精美的玉器,如玉璧、玉琮、玉璜、玉环、玉珠等。“良渚文化”最大特色是玉器。在“仙人山古文化遗址”中,没有发现一件玉器,在“凤凰墩古文化遗址”中仅有少量的玉管、玉珠、玉锥、玉镯等。[7]

这说明:其一,这两处遗址尽管年代与良渚文化存在的时间相近,但它们不属于“良渚文化”类型,是另一种文化类型;其二,盘瓠部族千里漂泊而来,饥寒交迫,根本就没有能力购买、使用这些玉器奢侈品,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拥有少量的玉器。这是瑶族文化遗址的直接反映。

广西灌阳县陡水村瑶族收藏的《过山榜》记:“(盘护)要女嫁之为妻,放内宫排宴成亲。次日,敕令备鼓乐,集到五百客人,迎引會稽山,安处七星(贤)洞,左仙人洞,右千家峒。”[5]183

这短短的60个字,就记录“会稽山、七星(贤)洞、仙人洞、千家峒”4个地名,说明它们很接近,否则,不会这样紧密排列。这里民族文献所说的“仙人洞”,就是考古学所说的“仙人山古文化遗址”,民族文献所记与考古材料在此相吻合。

尽管这两处文化遗址现在还不能找到瑶族的直接证据,但是,从地理位置、历史年代、遗址面积、所用器物和瑶族文献所记等方面看,我们有理由推说这两处遗址就是瑶民居住地。

五、地名相符

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的文化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瑶族对故地的怀念,首先是地名的记忆。同样,地名也是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一个族群走后,继之而来的新族群往往继承地名称谓而无需改动它,使之代代相传,成为当地历史标记。

畲族有“盘瓠茅山学法”的传说。潮安畲族文献《山犁护王图》记:“龙犬又奏,我不要京城,我要深山空谷居住。帝准奏,差军护出城,后学法茅山,不意被山羊触死城树下。”

畲族文献《高皇歌》说:“当初天下精怪多,茅山学法转来做。救得王民个个好,行兵动法斩邪魔。”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封有功,爵有德,崩而葬焉。”

《越绝书》外传记地传:“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

瑶畲文献所记“茅山”与历史文献所记“茅山”相符,都是指会稽山。

在黄钰《评皇券牒集编》一书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记录:盘瓠与三公主结婚后,评皇将这对夫妻送到“七贤洞青山竹林白云山”居住,或“会稽山七宝洞青山竹林白云山脚、凤凰山脚安居”(第251、331、336、341、348、353、401、405、423、437、439、449、451、457、463页),共15处。这些文献来自广西的金秀、富川、贺州和湖南的蓝山、江华等县。可见,这样的传说有较大的普遍性和传播面。

今齐贤镇有“青云村”,距镇政府约3公里,原有数百人家,近年来因修高速公路贯穿该村,大部分人被迁移,仅有少数人居住。我们认为,这“青山竹林白云山”就是指今青云村。

今齐贤镇有“凤凰山”,距齐贤镇政府约4公里,孙伟良先生写的《齐贤地名丛谈》一文说:“因此山极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称凤凰山。”[8]

《盘王大歌》说盘瓠与公主结婚后,“太宁(盘瓠又叫盘太宁)花英(姓萧,名花英)退出殿,官差百万护随行。来到白云八仙峒,安居落处是瑶人。”

这“白云八仙峒”,就是上文所说“青山竹林白云山”和“仙人洞”的简称,盘瓠部族就在此处安居。

“湖”疑为“瑶渔湖”。在齐贤大地的地名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湖了。齐贤镇的文化人士孙伟良先生写道:

当你从绍兴市区坐118路往齐贤方向前进时,途中有个站叫“湖路口”。售票员报站名时有两种叫法,有的叫“昂桑湖路口”的,也有的叫“央茶湖路口”的。这也难怪,由于一般的词典里查不到“”,人们读字只好读半边,谓之“央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齐贤本地人则读为“昂桑”。

为避开很多人不认识“”的尴尬,以“镜湖”取代“湖”。其实“”两字在800多年前的南宋嘉泰《会稽志》卷十八中已有记载:“湖,镜湖之别派,字书有,或云 本狳字,传之讹也。”大概因为是浙江、特别是绍兴一带的方言土俗字,所以字(词)典失收。不过,杭州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的《简明古今汉语词典》,收“”条目,释为“湖名、地名。在浙江省绍兴县”,并注明读作“ang sang”,即音“昂桑”。至于缘何读作“昂桑”,来源和具体内容是指什么,我们也搞不清楚。杭州大学的陈桥驿教授在其《论浙江省的方言地名》中说:“加强方言地名的研究,实在是解开浙江地名渊源的一把钥匙。”[8]

我们试用这把“钥匙”,解开这个谜团。一个地名的形成,往往有历史内涵。“湖”是齐贤大地的母亲,湖边是一片片农田,当地人祖祖辈辈在此打鱼种粮,是当地人重要的衣食之源。如果瑶族在此生活一段时期,就应留下记忆。瑶族传说“千家峒有一个大塘面,共住七村。李姓人住村头,盘姓人住村中央,黄姓人住大塘面……”,是否指此湖?

后读畲族雷鋐(福建宁化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撰写的《广东盘瓠氏铭志》一文,发现其中记盘瓠打猎遇难后,有这样的记述:“盘瓠骸骨送葬潮州凤凰山七贤洞石孔中西南隅……地名与南京一脉相连,至沉香浦水为界,东至船艄,南至南田洞,西至会稽山埇源,北至埇宭密,三洞(瑶史公注曰:上峒、中峒、下峒)原是玄班师(全盘是)七贤洞界址。”

这里有“会稽山”“七贤洞”, 那么“东至船艄,南至南田洞”就不应离会稽山太远。这“船艄”是什么?我们怀疑是地名。盘瑶语和蓝靛瑶语,将“湖”读为“lang”,将“船”读为“zang”,读音与“昂桑”读声相近。这湖正好位于今齐贤镇的东部,与雷鋐文章所言“东至船艄”相符。基于此,我們认为“湖”其意是“瑶船捕鱼之湖”。

新近出版的《齐贤镇志》,在第二十五章在“湖避塘”一目下,写道:“湖……湖广六千余亩,环四十余里,傍地二十余村,有九河与之相通。史载‘湖西尤子午(舞)之冲,舟楫往来,遇风辄遭覆溺……”这“尤子”就是“瑶子”的谐音词,说明瑶族先民在此行舟捕鱼。

《越绝书》越绝卷第二,记:“犹湖,周三百二十顷,去县十七里。”这“犹湖”就是“瑶湖”的谐音字,也就是湖,它距绍兴(山阴县)故城很近。现按“去县十七里”计算,秦汉时期1里相当今415.8米。即,415.8米×17=7000米,即7公里。这距离与现在实际距离也相符合。

可知,这“湖”就是越族人所称的“犹湖”,即是“瑶湖”,也就是瑶族所传说“千家峒有一个大塘面”。

六、民间传说相似

随着瑶族迁入宁绍平原,“盘瓠佳配公主”的故事也从江苏徐州、中原河南地区传入宁绍平原。

羊山是齐贤镇著名的景点,因其形状如羊,故称“羊山”。到齐贤镇来旅行观光的人,几乎都要到此地一游。笔者在此地考察时,曾多次登临。此山并不高,约有十多层楼的高度,但在坦荡无垠的宁绍平原,它已属巍峨耸立,平地峰起。“羊山”的得名有一个美丽的传言,《齐贤镇志》有《公主嫁神羊》记:

远古时,西海岸穷桑之地,有一老妪,年轻时从未生育。一个夏天的傍晚,老妪躺在自家门口乘凉,朦胧中忽见一道电光,如长虹一般穿过月亮,朝她落下,即时心有所感,便怀了孕。

过了整整二十四个月,老妪才生出一个模样似羊,肉嘟嘟的怪物来。老妪气极,便去将怪物扔掉。不料那怪物竟能说话,它求老妪不要把它扔掉,并说以后它一定会报答养育之恩。

几个月以后,那怪物长出一身洁白光亮的毛,成了一只人见人爱的小羊羔。后来,这件稀奇事被国王颛顼得知,便让老妪带着小羊羔入宫。国王颛顼见了这只小羊羔好生喜欢,便亲昵地和它说话,这小羊羔竟能对答如流;颛顼又叫小羊羔识字,这小羊羔竟是个个字都认得。文武百官都说这是一只神羊啊!于是,颛顼就把小羊羔作为宫中的宠物留了下来,那老妪也被供养在宫里。

国王的女儿对这羊羔更是爱不释手,天天搂抱着玩耍。后来小羊羔慢慢地长大起来,它就让公主骑在身上到外面去游玩,使公主感到很快乐。这时候,国王颛顼突然得了绝症,生命垂危,天下的名医都束手无策。于是,颛顼命人贴出黄榜,谁能治好他的病,就把美丽的公主嫁给谁。

神羊到山上找了些草药让颛顼煎了喝,颛顼的病便痊愈了。神羊说:“陛下,就把美丽的公主嫁给我吧!”可颛顼说:“公主怎么能嫁给一只羊啊?”公主对颛顼说:“父王,您是一国之君,说话不可失信,否则怎么让全国的老百姓臣服您呢?”公主说完,便骑着神羊离宫而去。

神羊带着公主来到东海边的一片荒野之地,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下来。神羊在山上植桑栽桑栽菽,公主在洞里养蚕织绸,过上了安康的生活。公主还生了一大群女儿。

几年以后,国王颛顼带着数千兵马辗转到山下,只见公主和神羊跑进了山洞,关了山门,颛顼无法进去,就让数千兵马在山的四周围困了七七四十九天,依然不见公主出山。颛顼急了,就命令士卒们将山掘开。结果这山只有表面一层黄泥,里面全是岩石,数千士卒把山上的黄泥全部刨光,露出两峰巨岩,远远望去,一峰形若神羊,一峰形似公主。于是,后人把这座山叫做羊山。[9]698-699

这则故事,其大意是:神羊有功于颛顼,治愈了身患绝症的颛顼。但颛顼反悔,不愿践诺。公主冲破重重阻力,自愿嫁给神羊。他们离开王宫,避世来到山洞里生活,男耕女织,繁衍子孙。这故事与瑶族版“盘瓠故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瑶族版里故事的主人公是“狗”,在绍兴版《神羊故事》则是“羊”。瑶族版里“盘瓠故事”发生在高辛帝时代,在绍兴版《神羊故事》则记此事发生在颛顼时代。另外,此故事记,此事发生在“西海岸穷桑之地”。穷桑,今山东曲阜,位于渤海之西。这与我们所说“瑶族起源于山东,其后迁徙到会稽山”,也是暗合的,即此事是由从山东迁来的瑶族干出来的。这些使我们更加相信,瑶族传颂的“盘瓠故事”,绝非瑶山里的孤独的文化现象。我们认为“盘瓠故事”源于会稽山,其后随瑶族“漂洋过海”,传到两广和湖南等地。

七、会稽山七贤洞是瑶族文化的发祥地

瑶族文化的起源地是山东泰山。其迁徙的路线是:泰安→商丘→信阳→武昌→南京→扬州→绍兴会稽山七贤洞。这过程地图上的直线距离约1800公里,实际行程在2000公里以上。

这7个居住地,瑶族都或长或短居住过,都可称为“故乡”。但是,瑶族真正的发祥地应是浙江的会稽山。在我们看来,一个民族的发祥地应具备如下几个条件:

其一,居住时间较长,民族文化积累丰厚。

其二,是民族的经济、文化、人口和民族力量发展壮大的地方。

其三,重要的祖先安葬地,是人们祭祀和怀念祖先的地方。

瑶族文献《盘王图歌》说:“当初盘古置天地,高王平地置齐园。置立山源对水口,水口开田无万塘,置立阴阳圣事伏久,五谷丰登十万仓……信(舜)王出世置金銮殿,圣王座□正当年。置立官人置州府,一管钱粮二管乡。”[10]12

这“齐园”就是“齐贤”的谐音字。歌词大意是说,瑶族迁入浙江会稽山齐贤洞,在那里开田造地,五谷丰登,粮堆满仓,日子过得平安富裕。在齐贤洞的“狗民国”里,盘瓠还设置官府机构,管钱管粮。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看,齐贤都堪称“瑶族文化的发祥地”。

瑶族起源于山东泰安地区,但是作为一个民族在那里的活动情况我们现在仍知之不多。盘瓠先在信阳为官,战败后逃难到武汉龙头山,其后又在南京、扬州等地漂泊迁徙。在盘瓠晚年时,瑶族迁居会稽山七贤洞,才结束漂泊生活。盘瓠死后就安葬在会稽山。此后,瑶族在此生活很长,直到汉武帝时瑶族才大部分被强迁江淮。这里是瑶族最长久、最稳定的居住地。瑶族的农业生产、经济文化和人口在此地得到较快的发展,是瑶族力量发展壮大的基地。

我們倡言“瑶族起源于山东泰安”,从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数百份瑶族文献看,记录祖先来自山东的并不多,也不具体明确。但是,记录祖先来于会稽山的,则多之又多,不胜枚举。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注意。

斯大林1913年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斯大林这个民族定义,长期为中国学者所接受,并成为中国民族识别的标准。现将这几个标准(条件),验之远古时代的瑶族,完全适合。

应劭和范晔说,在“南山”瑶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语言侏离”。这种语言,不同于汉语,也不同苗语,是一种独立的语支即瑶语支。盘瓠及其子孙,长期生活在会稽山,过着农耕与渔猎并举的经济生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他们具有“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历史上瑶族是一个“耕山”的民族,这种习俗在应劭和范晔看来,早在盘瓠时代就已形成了。

应劭和范晔说:“槃瓠得女……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着独力之衣。”

其中,“为仆鉴之结,着独力之衣”,十分难解,成为千古之谜。唐代李贤注:“仆鉴、独力,皆未详。”我们认为,“仆鉴”即“仆竖”之误,是地位卑贱之人。《左传·昭公七年》记人有十等:“隶臣僚,隶臣仆,仆臣台。”仆是仆人之意;竖,小人或卑贱之人。《史记·秦始皇纪》:“寒者利竖褐。”唐代司马贞《索隐》注谓:“褐衣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荀子·大略篇》:“衣则竖褐不完。”《注》:“僮竖之褐,亦短褐也。”

“独力”,当为“徒隶”的谐音字,指奴隶或服劳役的犯人。《管子·轻重乙》:“今发徒隶而作之,则逃亡而不守。”《后汉书·隗嚣传》:“民坐挟铜炭,没入钟官,徒隶殷积,数十万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正惕息。”

全句意为:“槃瓠与高辛氏之女结婚后,该女解脱除去中原地区华夏族(汉族)的服饰,扎起卑贱下人的结发,穿着像奴隶犯人一样的服装。”即言之,高辛女将自己原来的着装、发式等作了更改,换着瑶装,表明自己身份之改变,即谚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谓也。在“南山”,盘瓠夫妻生活“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槃(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这“十二姓瑶”,实行族内婚,“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是瑶族“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表现。这种婚俗服饰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差别很大,这就是瑶族文化独特性的一种表现。

所有这一切,向人们昭示:在帝喾高辛氏与尧舜之际,在“南山”(会稽山),瑶族形成了。学术界长期流行的“瑶族形成于南朝时期的‘莫徭”,腰斩了瑶族的发展史,把瑶族的历史文化大大缩短了。

参考文献:

[1] 莫金山.瑶族起源于山东泰安的探讨[G]//瑶学研究:第11辑.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8.

[2] 何光岳.南蛮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

[3]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瑶族《过山榜》选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 黄钰.盘王书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1987(3).

[5] 宫哲兵.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6]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畲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7] 绍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绍兴市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8] 孙伟良.齐贤地名丛谈[J].越地春秋,2012(3).

[9] 齐贤镇志编纂委员会编.齐贤镇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5.

[10]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湖南瑶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俸代瑜〕

猜你喜欢

瑶族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与瑶族音乐传承发展的理性思考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关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与瑶族音乐传承发展的分析
你好,瑶族长鼓
瑶族传统舞蹈的审美价值与保护传承
瑶族民歌进校园初探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与瑶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探讨
海上“牧民”记
贵州瑶族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