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区域异质性与扶贫产业链式融合发展动力要素分析

2019-11-22付秀芸赵伶俐

南方农业·下旬 2019年7期

付秀芸 赵伶俐

摘 要 产业链融合发展是当下探索产业发展道路的重要发展模式。农村产业扶贫地区因受历史发展不足、地形条件差、人力資源缺乏等因素,整体经济、产业发展落后,人民生活相对困难,靠单一的农业种植业很难实现该类地区的脱贫。基于此,对不同地区区域“异质性”及其农村扶贫产业发展、产业链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农村扶贫产业链式融合发展的动力要素,促进产业扶贫的效率提高和贫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产业链融合;农村扶贫产业;区域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1.041

《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引入农业全产业链融合理念,提出“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1]。产业链融合是一种新的产业经济发展概念,知网关于产业链融合为主题的文献只有451条,国内外学者也没有统一对产业链融合概念、融合内容、方式等进行界定,相关产业链融合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产业融合和产业链整合的概念,有学者将产业链融合的概念等同于产业融合,有学者认为产业融合等同于产业链融合。因此,对于贫困农村地区的产业链融合研究,仍需不断深入推进,既要有产业链融合的理论研究,又要有符合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实情的实践研究。基于脱贫攻坚、乡村治理以及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针对贫困农村地区扶贫产业及其产业链,在分析该类农村地区“区域异质性”、农村扶贫产业发展及其产业链融合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农村扶贫产业链式融合发展动力要素与区域异质性。

1 产业链融合概念

产业链融合是基于产业融合基础上伴随技术变革与扩散过程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有学者认为产业融合和产业链融合、产业链整合概念区别不大。何海真[2]从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两个角度阐述了产业链融合的研究,而综合来看,产业链融合是指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从各自独立发展到产业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在设计研发、原料采购、订单处理、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终端销售和客户服务等环节相互渗透,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增值链和供应链关系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产业经济业态。

2 产业扶贫农村地区区域异质性

每一个进行产业扶贫的农村地区与其他地区在产业历史选择、文化习俗、经济发展基础、地理区位、人力资源、土质、气候、水资源等方面都有差异,存在“区域异质性”。区域异质性是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成为产业链环中特有节点的重要因素。发掘地区区域异质性,发展区域特色,综合政策、人力、资源、区位优势等外部要素,促进地区企业集聚和不同产业的发展壮大,形成产业链融合发展路径,是农村地区进行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选择。如安顺市双堡镇,每个行政村在文化习俗、优势产业、自然资源、历史资源等方面都存在异质性:1)银山村的黄桃、黄金芽、张溪湾山泉水和张仁美“农业学大寨”爱国主义精神;2)张官村的交通区位优势较明显,特色农产品小型加工企业相对较多,商品交易地点较集中等;3)左关村的优质水稻、油菜种植及加工、传统文化手艺人、连接双堡镇和高速公路的区位优势等;4)军马村的旅游观光产业、绿茶基地等也具有明显优势。

3 农村扶贫产业链式融合发展的动力要素研究

芮明杰等[3]认为,地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自然资源、区位优势、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一个增长的市场,资源禀赋、专业劳动力、供应商和配套支持产业等要素开始向该区域集聚,有利于发挥正向外部效应、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大大节约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知识的流动性与企业间的学习效应。基于“杨格理论”的基础,李杰义[4]认为在需求、供给、分工和技术四个因素互相作用下能产生农业产业链区域的融合延伸。科斯[5]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产业链是否需要进行整合以及整合的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交易发生时所产生费用的高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环境不确定性下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产生了交易费用,企业可以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企业纵向一体化,使外部交易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6]。《规划》指出,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是通过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将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等渗透交叉,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联农带农紧密的经营方式[7]。产业链融合主要是在自然资源、区位优势、政府配套建设政策、专业劳动力、区域异质性等外部要素的刺激下,市场参与主体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寻求市场供给与需求、交易费用降低、技术支持、报酬递增等内部要素的变化,造成在大区域范围内形成企业集聚的局面,最终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链融合。

3.1 农村扶贫产业链式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

产业链融合的细胞是企业,其对市场、交易费用、利润最具敏感性。递增报酬的实现依赖于劳动分工的演进,迂回生产方式(Roundabout Production Method)的发展是劳动分工最大的特点[8]。开展扶贫产业发展的农村地区存在多为山地地形,成片土地较少,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劳动力不足,技术欠缺,产业单一,产业链短小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依附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引进和扶持一到两个核心企业,同时针对围绕核心企业开展业务的相关企业、个人进行指导与帮扶,促进劳动分工演化,形成产业集聚,实现产业的链式融合。劳动分工演化、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形成能促使区域内企业之间联系更为紧密,形成企业集成,促使交易费用“内部化”,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促使产业链内企业能更精准地获取市场信息,更稳定地进行产品销售,更好地保障产业产品从生产、制造、销售、仓储、配送、服务等各环节的衔接。企业扶贫产业项目主要实施单位一般为村社合一的“合作社”,其兼具合作社发展、产业经营管理、乡村振兴、贫困户扶持等社会发展保障责任和企业发展责任,发展负担较重,发展动力和空间不足。因此,应政社分开,为合作社减负,让合作社全力发挥企业优势,引进人才和技术,专注市场经营管理、市场供给与需求开拓、产业技术支持等事务,促进合作社交易费用降低、发展成本降低、报酬递增,让产业发展的红利通过二次分配返利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3.2 促进农村扶贫产业链式融合的外在刺激要素

產业集聚,首先是企业集聚。企业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的影响下,应对外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所造成的交易费用、利润空间、发展潜力等进行理性判断,决定是否进行市场开拓、是否进行市场投资。开展扶贫产业,农村地区应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区域异质性等外部要素,由政府牵头,积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发展政策、专业劳动力培育等方面下功夫,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外部刺激要素,形成良性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式融合发展循环。

产业链式融合发展是农村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产业扶贫的效率,促进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选择。农村产业扶贫地区因受历史发展不足、地形条件差、人力资源缺乏等因素,整体经济、产业发展落后,人们生活相对困难,靠单一的农业种植业发展很难实现该类地区的脱贫致富。因此,应深入挖掘和依托地区区域“异质性”和资源禀赋,利用外在刺激要素,激活产业集聚主体活力,刺激市场需求,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实现企业等市场参与主体报酬递增,形成区域市场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EB/OL].(2016-11-23)[2019-07-11].http://www.cpad.gov.cn/art/2016/11/23/art_1747_651.html.

[2] 何海真.基于产业链延伸与融合的江苏休闲农业星级企业产品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3] 芮明杰,马昊,韩自然.产业过度集聚的形成机制研究——以河北省钢铁产业为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7):94-104.

[4] 李杰义.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动力机制及途径研究[J].理论探讨,2007(4):86-88.[5] Coase RH.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1937,4(16):386-405.

[6] 罗丙能,王雪琳,张国昀.陇山区域旅游品牌问题研究:基于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8):83-89.

[7] 张悦雯.青岛金王全产业链战略的实现路径及协同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9.

[8] 王祥瑞.产业链过窄过短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J].农业经济,2002(9):28-29.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