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析论

2019-11-22管永刚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1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管永刚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新时代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强化主流思想、在个性化发展需求中强化共同理想教育、在多元文化中强化核心价值观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亲和力和针对性,要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平台建设,注重教育内容的转化。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应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提高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增加大学生的获得感。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建立在现实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大学生真心信服,并化为行动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世界为之瞩目,这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文化基础。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思想家坐在书斋里想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有利的现实条件。生动、具体的现实最有说服力。这些成就都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取得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發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这些成就讲清楚,讲深刻,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心信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心信服。

2.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一经成立就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才有了主心骨,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全面从严治党,旨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永葆青春和活力,更加能够担负起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已取得卓著成效,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满意度显著提升。

3.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的魅力充分彰显。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后来又不断地吸收其他优秀文明成果,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已充分证明其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其思想魅力已得到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文化优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错综复杂的,要让学生自觉地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就要抓根本,这个根本就是用正确的价值理念和科学理论来武装学生的头脑,提高其辨别力和免疫力。一旦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掌握科学的理论,就会自觉地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袭。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在多样性社会思潮中强化主流思想。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都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重大问题与现象有关。“可以断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六大思潮不但不会消隐,而且还会持续影响着中国人的政治与精神生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前所未有的新格局。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只有一种思想,一个声音,马克斯韦伯曾说过,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程度,思想文化的多元并存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进步和文化的现代化。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来自这些思潮中的极端声音对主流价值思想的可能冲击。面对不同社会思潮发出的不同声音,我们固然要对其错误思想加以抵制、批判,但更要强化主流思想的宣传与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思想辨别力和对错误思想的免疫力,而抵制、判断错误思想是强化主流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第二、在个性化发展需求中强化共同理想教育。人是个性化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个性是个体的情感、心理、精神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个体最本质的特征。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当代中国最能够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也是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得以实现。习近平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理想是方向,信念是力量,没有理想信念,人生就会陷入迷茫,生命的意义就不能得到彰显,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当个性的发展与理想信念一致时,才能得到最完美的展现。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其个性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三、在多元文化中强化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华文化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曾经并正在为推进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不是抵制其他文明,而是彰显中国精神、中国特质,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奉献中国智慧。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是文化的强大。中华民族要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坚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弘扬中华文化的关键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当代表现,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要把这些条件转化为教育优势,完成新时代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还需要深入研究学生、加强平台建设、转化教育内容。

第一、深入研究学生。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思想的表达更加自由,网络新媒体又为这些思想的表达、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因此,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新媒体方便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无疑会对其思想的形成产生影响。理性的有深度的思想能够加深大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而消极错误的思想则会使其偏离主流思想和主流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什么亲和力和针对性不足?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教育对象的深入了解。了解学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而这一环节已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忽视。没有对学生的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二、狠抓平台建设。首先要抓好课堂这一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加强建设,使之发挥出主阵地应有的力量。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点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学生的获得感。其他课程教学也要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获得思想提升。其次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教育功能。网络平台只是一个工具,工具能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人。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把学生最关心、最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思想、观点、评论等传达给学生,而不是转发一些高大上的东西,那样必然会失去学生的关注,没有关注的平台是没有意义的。南航徐川的微博为什么受到众多学生的长期关注?因为他的微博为学生而写,解决的都是学生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提出源于对学生的了解。因此,没有教育人的责任心和对学生深沉的爱,再便利的平台也不能有什么作用。

第三、注重内容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马克思说过,过去的哲学都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哲学,是可以用来改造世界的,不是书斋哲学,供人无聊时赏玩的。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要注重教育内容的转化,把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的性格與特点,才能把道理讲准、讲透。要善于借助生动的事例来讲,特别是学生身边鲜活的事例来讲,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才易于打动学生,使之受到教育。我们有着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宝贵的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开展教育,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要把故事讲好,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教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

[2]萧功秦.困境之礁上的思想水花——当代中国六大社会思潮析论[J].社会科学论坛,2010(08).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题项目“生活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2018SJSZ53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构方略研究”(B-b/2018/01/57);淮阴工学院2018年党建思政专项课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研究”(编号:2018DJSZA02)。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人事处)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