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语境下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创新传播初探

2019-11-22黄利金陈晨

绿色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全媒体创新

黄利金 陈晨

摘要:综合讨论了全媒体、南京民国建筑文化、创新传达等方面,引出了依托全媒体技术创新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传播方式,阐述了在提升大众的民国建筑文化认知、激发民众承续南京民国建筑资源的主体意识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基于创新传播思路与方法,生动再现了南京民国建筑发展过程与特征成因的研究目标,整理并分析了南京民国建筑分布范围与分布特点的方法,调研、记录、传播南京民国建筑视觉信息的技术手段,以及实施公众参与文化的方法、创新文化衍生品设计观念与技术手段的平台建设等。

关键词:全媒体;南京民国建筑;文化传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6-0212-05

1研究现状

1.1全媒体概念

面对新时代城市文化建设与传播的需求,以多种媒体整合传播为特质的全媒体概念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重要导向。在南京城市、建筑文化形象的传播方面,南京市科委立项课题《提升南京城市文化形象的战略研究》,详细梳理了南京城市文化的定位及发展途径。南京理工大学传播学硕士论文《全媒体语境下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高度,分别从塑形传播和矫形传播两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全媒体框架中南京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在全媒体与视觉传达创新结合方面,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论文《全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形态研究》,论述了全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形态与概念特质,但对于结合应用并未深入涉足。由此可知。全媒体、南京城市文化和创新传达3个领域的单独研究,以及其中2个方面的综合论述已经全面展开,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与宏观性的学术构想。但是,当前能够将三者综合讨论的研究甚少,能够将南京城市文化的标识性要素——南京民国建筑文化作为创新传达对象的,更是屈指可数。

1.2南京民国建筑文化

1.2.1建筑文化本体

国内的民国建筑研究起步较晚,建国后30余年,民国建筑的研究呈空白状态,众多珍贵的民国建筑得不到有效保护与利用。1985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宪文先生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纲》出版,标志着大陆史学界打破了一度受制于意识形态的传统史学。随之,由清华大学汪坦教授与东南大学的刘先觉教授开启了系统阐述近代建筑特色的新篇章。但是,当时学界并未给民国建筑一个明确的名称,而是将它归入近代历史建筑的范畴内,导致民国建筑的时代特色未得彰显。

21世纪以后,随着政治意识形态进一步松绑,民国建筑系列专著纷纷出版。由于南京是民国重要的首府之一,在此形成民国黄金十年的经济、文化建设高峰期,造就了类型高端、风貌多元、分布广泛、现存数量多的南京民国建筑。在民国建筑史以城市和行政区所分的省为研究单元的现状基础上,南京民国建筑研究得到南京高校和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这期间,有关南京民国建筑的代表性研究成果:①从建筑艺术角度介绍南京民国建筑艺术风格的流变,如张燕《南京民国建筑艺术》;②通过文字与图片综述南京民国建筑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成就,如卢海鸣、杨新华《南京民国建筑》。2005年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之行后,民国建筑引起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关注,加强民国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呼声也越发强烈,其中,以曾经的民国首府南京尤甚。2008年南京民国建筑研究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南京民国建筑研究进入了系统化与理论化的阶段。到21世纪以后,南京先后有160多个民国建筑被列为文保单位,134处民国建筑被列入《南京市民国建筑保护规划名录》。这些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资料和思路。但是,也存在如下亟待完善之处。

(1)研究的完整性与深入程度不足,大多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分析人手,管窥南京民国建筑的风貌特征。案例分析停留于浅表层面,不利于立体、全面、生动地还原南京民国建筑所依存的复杂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象征主义的思想观念。

(2)对于在南京从事建筑工作的建筑师群体及个体不够关注,对于建筑师的家世背景、受教情况、成长与实践经历的梳理也欠深入。其中,对从事南京建筑工作的西方建筑师的系统研究,尤其欠缺。因此,轻视建筑背后“人”的因素,将影响南京民国建筑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深人性。

(3)有关南京民国建筑风格和技术的讨论,能够与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美术史研究视角相结合,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但由于缺少较可靠的分类标准和依据,导致南京民国建筑的风格论说庞杂且有诸多争议。如:部分硕博论文在定义“中西合璧”、“民族固有式”、“宫殿式”、“混合式”、“装饰艺术式”等术语时,出现重复界定或概念不清的问题。著名的民国建筑学者对这一问题,也有多元化解读。如:刘先觉将民国建筑大体划归为西式古典、折衷主义建筑与中西合璧式建筑类型;林挺将南京民国建筑风格划分为西式折衷主义和古典式、西方现代派、中国传统宫殿式、新民族形式等主要的四大类型;潘谷西在《中国建筑史》中,将中国近代建筑分为西式折衷主义、传统复兴式(宫殿式、混合式、装饰艺术式)与现代主义。此外,由于对风格的探讨停留于学院派建筑观念中的形式分析,而轻视了材料与建构这种能够左右风格样式的建筑本质,因此,在有关南京民国建筑风格的分类标准或依据中,较少材料、结构方面的考量,这就导致风格与技术的关系割裂,以及建筑风格史遁人形式主义的窠臼。

1.2.2建筑文化传播

1.2.2.1民国建筑文化传播的途径

(1)依托文化衍生品的创新设计传播民国建筑文化。对此,首先需要建立、完善南京民国建筑旅游目的地。常言道:“民国文化看南京”。散布于城市中的民國建筑构成城市美丽风景线,也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因为利用这一文化形象有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传达城市个性,带动城市旅游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将南京民国建筑作为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是十分有利于民国首都的城市形象塑造与民国文化传播的,在此基础上,汲取其中的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进而传承给后代,可践行保护、创造文化的大文化理念。其次,从民国建筑中提取文化内涵与艺术特点,依托互联网+文化创新应用服务平台,通过设计、生产、销售文创产品,推进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传承及其衍生品创新设计。

(2)影视、文学、文博等领域的民国文化传播。近年来掀起缅怀民国风华的浪潮,影视界一部《无问西东》,最具话题意义的,便是80年前西南联大在烽火硝烟中对真实与初心的坚守。此外,以民国为时代背景的文艺片、谍战片热播,它们激发了民众对民国文化的想象。自从文学领域的张爱玲回归大众视线,林语堂、梁实秋、胡适、萧红等建国后几乎被尘封的文学巨匠也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与解读兴趣。文博界紧随其后,例如:南京博物院积极建设、运营民国馆,它将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教育功能同旅游地的休闲、消费功能结合起来,比较超前地实践了将文博展示空间与民国建筑文化相融合的文旅产品深度融合模式,深得市民欢迎。

(3)政府出台近现代建筑及其风貌区的保护条例与整治实施方案。曾经的民国首府南京,现存民国建筑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因此有“民国文化看南京”之说。以民国建筑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建筑,也因其类型高端、风貌多元,而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对此,南京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印发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南京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特别就近现代建筑(民国建筑群)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重点。文件指出:以重要民国建筑为点,以中山大道为线,以历史街区和风貌区为片,打造“民国文化看南京”的城市品牌。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中山大道沿线4片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规划,完成立面出新、环境整治等工作。推出重要近现代建筑旅游专线。梳理矿路学堂、水师学堂、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等近现代科教资源,建立文物保护片区及主题博物馆,充分挖掘近现代教育遗存。

1.2.2.2存在的问题

(1)目前衍生品历史原型多为民国服饰、家具、日用器物、绘画等方面,且地区特色不鲜明。从民国建筑中提取文化内涵与艺术特点的衍生品做得并不充分,大多数衍生品依然停留于:提取原型要素进行装饰的再创造层面,也就是文创产品所应有的“巧思”并未得到充分体现。这与南京民国建筑之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大意义及其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作用,是极不相称的,也是尚未规模化建设、经营南京民国建筑旅游目的地间接导致的。

(2)传播民国建筑文化所依托的媒体技术比较低端,媒体类型较为单一。例如: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市场推广,及这一过程中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主要依托简单的网络传输与信息传达方式,导致设计者与消费者的实时互动、产品体验不足。当前影视传媒也存在传输民国建筑文化时的单线运作问题,也就是观者与媒体信息缺少互动,甚至观者还要被动接收违背史实的信息。

(3)整治民国建筑风貌区,传播南京民国建筑文化形象的过程中,各个民国风貌区片的建筑风格出现趋同问题。如:1912历史文化街区和浦口林公堤。应该说,这两处民国风貌街区拥有完全不同的区位环境,也存在于迥异的历史脉络中。1912历史文化街区毗邻总统府,民国时曾作为政府要员的居住、办事机构而存在,诞生之初即以西式折衷主义建筑为主。作为当时的新式里弄,区片内的建筑风貌被打造得比较统一。因此,延续西式折衷主义,整治1912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貌,倒也无可厚非。相比之下,远在浦口的林公堤,是因为林散之任原江浦县副县长期间有重大作为,后人为纪念他而建造的。但是,却也依照西式折衷主义定位此处建筑风貌,就有些不妥。一方面,与1912雷同,民国风历史街区的风格识别性不强,另一方面,清一色西式折衷主义,也无从体现南京民国建筑的地区特色。再一个,公共设施的风貌整治与建筑设计脱节。这在中山东路、中山路、中山北路等民族形式机关公务类与教科文体类建筑密集分布的干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止路栏、路灯、候车亭、花坛、店招等公共设施,皆未体现出民族形式建筑应有的视觉特征。这削减了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利于观者形成南京民国建筑的整体文化意象。

2研究意义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笔者依托全媒体融合技术,拓展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传播途径,创新建筑文化的传播方式,它的研究意义如下。

2.1提升大众对南京民国建筑的文化认知

如何吸引大众关注南京民国建筑的文化价值,对它传达出的地区特色、历史典故、艺术特点形成价值判断?这就需要将场地、空间与文化内涵紧密结合,必须依托空间载体与物品载体传播南京民国建筑的文化属性。基于此,在推进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政策支持下,积极发掘南京民国建筑文化资源,通过影视传媒技术,借助互联网+文化创新应用服务平台,推广、传播南京民国建筑的影像信息。媒体信息发布者与观者可以通过线上论坛,交流南京民国建筑的观览体验,因此,藉由实时观览与互动交流,大众对南京民国建筑的文化认知得到提升。

2.2激发民众传承与再利用南京民国建筑资源的主体意识

在当今将互联网与传统设计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藉由“互联网+设计”的技术平台与产业升级平台,同消费者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让消费者参与南京民国建筑文化衍生品的设计与体验,是当前设计文化衍生品与传达文化信息的创新方向。以互联网为纽带的公众参与文化传承、部件选配、生产实践、产品展示、意见交流、专利申请等产品策略,可以激发公众参与文创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过程的热情,提升文创产品的情感价值。从而,让公众体验南京民国建筑文化信息的同时,提高公众传承与再利用南京民国建筑资源的主体意识。

3研究目标

全媒体语境下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创新传播研究,涉及一个总体目标和两个分目标。

3.1总体研究目标

发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勢,更要跟上传播技术发展的步伐,加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建设,发挥全媒体作用,建构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传播平台,以便从纵向维度生动再现南京民国建筑在发轫期、发展期、兴盛期、衰落期出现的主导建筑类型、建筑风格与建筑技术,对从事南京建筑工作的民国建筑师进行系统梳理,挖掘建筑背后“人”的因素;从横向维度展现南京民国建筑中,因为民国黄金十年时代背景与城建政策而盛行的独具地区特色的民族形式建筑,进而,将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同北京、广州等地进行比较,呈现民国南京民族形式建筑在主导建筑类型、分布区域与民族性表达手法等方面的特殊之处。

3.2分目标

3.2.1创新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传播思路

将南京民国建筑作为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汲取其中的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进而传承给后代,可践行保护、创造文化的大文化理念。基于此,针对民国文化衍生品现状问题,形成具有经济、文化价值与地区特色的南京民国建筑文化衍生品是研究目标之一。

3.2.2創新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传播方式

依托“数字技术”,搜集南京民国建筑的视觉信息,通过电视、移动互联网等媒体,传播南京民国建筑文化形象,讲述它的历史故事。依托“互联网+文化创新应用服务”以及线上研讨平台,大众可以共享南京民国建筑文化资源,实时互动交流对民国建筑的文化认知,从而拓展公众参与南京民国建筑文化传承及其衍生品创新设计的渠道。

4主要研究内容

(1)在GIS技术支持下,分析南京民国建筑旅游目的地的分布范围与分布特点。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通过建立一系列规则和制度实施对社会的全面控制。《首都计划》提出的功能分区城规理念以及复兴中国固有形式的城建政策,使得当时诸多官式行政建筑、文教建筑、陵墓纪念类建筑呈现出中国本土现代式或宫殿式民族形式。与此同时,留洋归国建筑师也以南京为据点,探索“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建筑样式。他们一方面依赖曾给国人带来民族屈辱的西方建筑技术与古典形式、比例,另一方面在著书立说与建筑实践中旗帜鲜明地强调民族主义精神。这种当时社会精英阶层共有的矛盾心态,在民国首都南京得到最集中地表达;社会精英的“英雄般的理想主义”与国民政府的“政治理想主义”也在南京形成一种由时势造就的“珠联璧合”关系。这在江苏民国建筑乃至中国近代建筑史中都是极具地区特点和历史意义的。此外,中国本土与外籍建筑师在南京创造的一大批民族形式建筑,及其探索中国本土现代式建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仍为今日中国创建自己的建筑理论体系提供镜鉴。另外,基于南京在当时的政治中心地位,一种“从政府规划管理、业主组织招标到建筑师的创作、营造厂和承建商的技术操作”的“相对成熟的建筑运作体系”率先在国民政府所在地形成,它依旧是今日中国完善建筑机制,推动建筑行业向规范化、学理化发展的重要参照。

鉴于南京民国建筑在江苏乃至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历史地位、艺术特点,以及在塑造“民国文化看南京”这一城市品牌形象中的现实意义,课题组以南京民国建筑为研究对象,首先需要分析它的分布范围与分布特点。不同于按图索骥式调研、绘制建筑空间分布图的传统研究方法,本议题拟依托GIS技术,分析现存南京民国建筑的空间分布情况。GIS的基本分析功能包括空间分析功能和三维分析功能,其中,空间分析主要是基于图形数据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分析运算,包括表面分析、空间查询分析、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GIS的强大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帮助实现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该软件可以使综合评价结果在地图上直观地显示出来。与此同时,综合现存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级别、建筑完整性、建筑风格典型性、区位环境以及与建筑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等评价指标,确定文化价值较高的旅游目的地,并在GIS分析图基础上,绘制旅游目的地的分布范围图,研究其分布特点。

(2)依据南京民国建筑旅游目的地分布图,依托全媒体与数字技术,调研、记录、传播南京民国建筑的视觉信息。①以整合传播和复合传播为特质,以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契合为框架的全媒体传播理论,是新近较为热门的传播学和设计学话题。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文化传播的媒体环境和舆论环境,突破了传统模式,为最优化、最大化地传播南京民国建筑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②传统的南京民国建筑视觉特征研究多采用考古类型学研究方法,通过制作谱系列表的方式比较分析南京民国建筑的造型、装饰特征与演变过程。这种主要依靠研究者视觉敏锐性以及拘囿于造型、装饰层面的研究方法,一方面,使得建筑视觉特征的研究结果未必客观、准确,另一方面,也导致视觉特征中的材料、色彩要素被剥离出去,致使视觉特征研究不够全面。相比之下,采取实物——图像、色彩转移与分析的间接测量方法,提取建筑视觉特征,通过数据计算与科学比对,有助于研究者准确把握南京民国建筑视觉特征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联合计算机工程专业建立南京民国建筑造型、色彩、装饰、材质等视觉信息数据库,以期为之后的南京民国建筑文化衍生品的设计,提供真实的历史原型与可参考、移植的原型要素。③加大全媒体融合力度,借助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布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文献与视觉信息,动静结合、夹叙夹议地述说南京民国建筑在各历史时期中的风格流变、地区特点,以及建筑制度、政府政策、经济技术与建筑师、营造厂的情况。

(3)研究南京民国建筑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文化再诠释及公众参与过程,创新文化衍生品的设计观念与技术手段。拟打造精品互联网+文化创新应用服务平台,通过设计、生产、销售文创产品,推进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传承及其衍生品创新设计。初创期,拟组建文创产品设计研发团队,对研究者进行民国建筑文化与文创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快速发展期,拟打造商业平台+私人定制销售模式,紧密依托互联网平台、线下门店体验店、大型商场专柜等媒介,推广与销售文创产品,真正将新媒体技术与私人定制体验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文创产品定制、研发与销售服务。在这方面,课题组将与江苏鸿仁时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新文化衍生品的设计观念与技术手段。为了加强公众参与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与制造的力度,创新团队开放定制网站,消费者利用这一平台,发表文创产品设计方面的专属需求、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出自己使用文创产品时的改进建议,创新团队接收到用后反馈意见,可以进一步深入、完善方案,升值文创产品,提升产品口碑。与此同时,消费者基于需求提出的设计方案可以申请专利,专利权为消费者与创新团队共同所有,获得专利权的消费者享有销售收益。

上述创新南京民国建筑文化衍生品设计观念、技术手段与开发程序的构想,意在为民众自主传承、利用南京民国建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资源,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反之,公众参与文化衍生品设计,也可提升对南京民国建筑的文化认知,从而实现建筑文化的全方位、多渠道、高效率传播(图1)。

5创新性分析

(1)探研南京民国建筑旅游目的地与其衍生品文化内涵的融合。聚焦南京民国建筑旅游目的地,探研旅游目的地的空间与其衍生品文化内涵的融合,这是基于文旅融合政策,以及南京民国建筑在江苏乃至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历史地位与地区特点,并且,针对民国建筑文化传播现状与民国文化衍生品的设计现状,提出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研究命题。

(2)基于数字技术的南京民国建筑视觉特征研究。依托数字技术以及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工作背景,以民国南京民族形式建筑为典型案例,提取建筑视觉信息,建立视觉特征数据库。可突破考古类型学造型、装饰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依靠视觉进行判断的不确定性,从而,为南京民国建筑文化衍生品设计,提供更真实地体现建筑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的基础素材。此外,对于一些已经消失的民国建筑,可输入影像、图纸资料,采集、提取视觉信息,借助BIM技术进行模型重建。这是留存消失的历史建筑数据信息,以及日后再现这类建筑的更加可靠的方式。

(3)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记录、展示南京民国建筑文化;依托“互联网+设计”的平台,创新文化衍生品设计与开发过程。全媒体是传播学及设计学中新颖、重要的概念,它提供整合式的传播形态以满足受众需求,让受众获得更及时、多角度的媒体体验。概括来说,全媒体有两点特质:其一,全媒体包含了传统媒体与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其二,全媒体概念强调各种媒体的整合与融合,突出不同媒体间的配合以及整体传播的力量。凭借全媒体技术,南京民国建筑形象与文化信息可以更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甚至能够采用实时互动参与的方式,提升大众对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全方位认知。

将创新文创产品设计方式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依托“互联网+设计”的技术平台与产业升级平台,在大文化、大旅游概念相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构想文创产品设计的私人定制方案。将移动终端多媒体微交互的新媒体,引入私人定制文创产品设计、制作过程,通过社交平台实现设计方与消费者的信息共享与互动交流。如此,可调动公众参与旅游目的地文创产品设计全过程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传承与再利用南京民国建筑资源的主体意识。这是针对文创产业的公众参与流于形式,以及文化传播、交流趋于单向度等现状问题的必要措施。

6结语

全媒體语境下信息传播技术的综合性与多元化,改变了南京民国建筑文化传播的媒体环境,突破了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固有传播模式。基于此,应以建筑为原型,依托“互联网+文化创新应用服务”平台,创新南京民国建筑文化衍生品的设计观念与技术手段,以期调动公众参与民国建筑文化传承、再诠释与创造的文化自觉;反之,这一构想也将助力南京民国建筑的文化传播。而依托数字技术提取南京民国建筑视觉信息,并建立视觉特征数据库,则为设计方与消费者共享、交流设计过程,制定私人定制文创产品提供了较真实、可靠的基础素材。

当然,这一过程中也会面临如何引导公众自主选配与设计江苏民国建筑文化衍生品,以及如何将私人定制文创产品最大化地覆盖中低端消费群体等问题。这是将深研究的议题。同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国民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媒介交互性进一步提升,以及民众贫富差距逐步缩小之后,问题终将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全媒体创新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