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环境影响研究

2019-11-22田丰高鹏程陶涛齐杰朱晓玉

绿色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修复防治工业

田丰 高鹏程 陶涛 齐杰 朱晓玉

摘要:指出了关停、搬迁后的工矿企业通常都会遗留大量场地污染环境,且通常表现为复合型污染。污染场地修复应在完成污染场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修复范围,选定修复方案。对某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实例分析。总结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污染特征;防治

中圈分类号:X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6-0165-03

1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工业化进程加速,国家产业调整、退城进园等一系列环保政策的调整和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众多位于城区和近郊的工矿企业需要退城进园,关停、搬迁后的原有企业、工厂、园区需要转换用地性质和功能,而原有场地的土壤污染问题不容忽视,遗留场地的污染调查与修复治理变得尤为关键。

2污染场地修复相关法规标准

现今,污染场地修复问题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颁布了一系列土壤污染管控及修复相关的法规、办法、制度及标准。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全体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这是我国首部专门规范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相关的法规标准有:《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环办法规[2018]46号)、《工礦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部令第3号)、《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部令第42号)、《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部令第46号)、《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 25.5-2018)、《污染地块勘探技术指南》(T/CAEPI 14-2018)、《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 25.6-2019)、《污染场地术语》HJ682-2014等。

3污染地块分类

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潜在危险废物,以及从事矿山开采等活动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构成潜在风险的场地,称为潜在污染场地。对潜在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后,确认污染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场地,又称污染地块。

污染场地可以按多种特性进行分类,如按原场地活动类型可分为工业污染场地、市政污染场地、农业污染场地和特殊污染场地。按污染物类型划分,可分为无机污染场地、有机污染场地和复合污染场地。

无机污染:无机污染包括氮污染、磷污染、矿化度、硬度和重金属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危害更大。在我国工业场地土壤污染中,重金属类型包括砷、镍、汞、镉、铬、铅、铜、锌等,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冶炼企业、化工原材料、皮革及蓄电池制造业等。

有机污染物:有机物污染是当前工业场地土壤主要污染物之一,种类繁多。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农药、多环芳烃、及石油类污染,来源包括各类有机物生产及使用环节和场所,如农药施用,石油、化工、焦化生产场地,各类涉及相关物料的生产、储存车间等。

复合污染:复合污染是当前工业场地土壤污染的主要方式,指存在有机与无机或向种污染物的混合污染。主要为多种重金属、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及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由于不同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致使业场地修复难度大大增加。

4某搬迁场地污染现状调查

某已搬迁地块原为工业机械生产场地,始建于1958年,主要生产各类工程机械、铸锻件、热处理件、铅酸电池等。根据统一部署安排,该场地落实了退城进园政策,于2009年实施搬迁,并回收土地使用权,变更用途为居住、商业用地。按照《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要求,针对疑似污染地块开展了初步场地环境调查;针对初步调查阶段发现的潜在污染区域开展了详细调查工作。确定该地块原电镀车间区块存在污染物超标问题,主要污染物为总铬和六价铬,其中少数土壤存在酸污染问题,原厂区受污染区域必须经过治理。

4.1潜在污染区域划分

整个调查范围划分为7个区块,其中场地潜在的污染区域主要包括A02地块的加油站、油漆部、联合厂房、涂装工部、配电房等9处,A03地块的铸铁车间、充电房、锻工车间、喷塑工部4处,A11地块的铸钢车间、废钢铁处理工部、喷漆线、加油站、蓄电池充电房等9处,A07地块的电镀车间和热处理车间2处。

4.2土壤污染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场地原电镀车间区块存在污染物超标问题,污染物主要为总铬和六价铬,少数监测点的土壤存在酸污染问题。区块总铬超标范围如图1所示,pHi5酸性污染土壤如图2、图3所示。

4.3地下水污染现状

根据在原电镀车间区块10个上层滞水监测井和1个深层风化砂岩裂隙水监测井六价铬的监测结果,4个上层滞水样品的六价铬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水0.05mg/L的限值,上层滞水的超标率为40%。

4.4固体废物污染现状

原生产区搬迁后遗留下了大量建筑垃圾和工业废物。根据调查结果原电镀车间堆土区拆迁形成的建筑垃圾,原磷化车间西侧、北侧和东侧内墙抹面,及原实验楼、原东电镀车间内墙抹面呈黄色的石灰或砂浆,以及现场残留的少量的化学试剂及积液均为危险废物。

5污染场地修复范围确定

根据场地调查报告,原电镀车间区块土壤中六价铬的修复范围。原电镀车间区块pH<5酸性土壤在土层中分布情况见图4和图5。

6污染场地修复方案选定

根据该场地的土壤的污染状况,修复内容包含三部分:危险废物、酸性污染土壤和铬污染土壤修复,其中最关键的是土壤中的铬污染修复。目前土壤中铬污染的治理主要有两条思路:①改变铬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将六价铬还原为毒性相对较小的Cr(Ⅲ),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和生物可利用性;②将铬从被铬污染的土壤/沉积物中清除。国内外已发展出一系列修复技术,如固定化/稳定化、玻璃化、洗土法、原位淋洗法、化学还原法、电动力学修复法、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水泥窑焚烧处置等。

通过比选,该场地受六价铬污染土壤具有以下特点:①土壤工程量较小;②场地急于开发,时间急迫,不适宜用生物法、植物修复、电动修复等原地修复、异地修复技术;③土壤以粉粘土为主,粘性非常大,难以进行分离,洗涤技术更适用于砂壤土,而水泥窑焚烧处置可以将铬污染的土壤作为其原材料综合利用,能够实现铬污染土壤的安全无害化处置、综合利用。最终,决定采用水泥窑焚烧处置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处置。

7修复过程污染特征及污染防治措施

7.1修复过程的污染特征

7.1.1水污染物

项目污染土壤清运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现场遗留废液、污染区域初期雨水、土壤开挖产生的基坑废水、建筑垃圾淋洗废水、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7.1.2大气污染物

清运期间廢气主要为建筑物拆除、施工装卸、运输、堆放扬尘、土壤挖掘挥发的少量扬尘,以及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

7.1.3噪声

项目噪声源主要是施工设备的机械传动噪声,主要有:吊机、破碎机、推土机、破碎筛分机、皮带运输机、挖掘机等施工设备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运输噪声,其声级一般在70~95dB(A)。

7.1.4固废

项目修复期产生固体废物主要为拆除的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现场清理残留的污泥及污水处理站污泥、和废弃药剂包装袋、桶等。

7.2污染防治措施

7.2.1水污染防治措施

场地遗留废液全部交由有危废处置能力单位进行处置。污染区域初期雨水经排水沟收集后进初期雨水收集池暂存,后抽至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期雨水及场区其他区域的雨水经雨水导排管沟进入场区外雨水管网。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依托自住房屋排水系统接入附近市政污水管网。施工机械、车辆冲洗时产生冲洗废水,经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抽至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建筑垃圾淋洗废水全部送至污水处理设备处理,作为淋洗补充水直接回用于淋洗过程,多余废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基坑废水经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再经市政污水管网排人污水处理厂处理。

7.2.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工企业要在开工前制定建筑施工扬尘控制措施实现工地封闭围挡、易扬尘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冲洗、路面硬化、工地湿法作业、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百”等措施处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施工扬尘。要求运输车辆须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作业场所。

7.2.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噪声污染影响,采取了优化施工设计、选用低噪声设备、禁止夜间施工等相应的隔声及管理措施。

7.2.4固废处置措施

危险建筑垃圾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进行处置。一般建筑垃圾严格按照地方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进行外运、消纳。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及时清运至指定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药剂包装袋、桶等,产生量约为0.2t,作为危险废物,收集后交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进行处置。现场清理的残留污泥、污水处理设备产生的污泥以及淋洗池中产生的污泥均属于危险废物,收集后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8修复环境影响及修复效果

在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后,项目修复过程中施工期废水、废气和噪声均可稳定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可得到有效处置,污染地块经修复后可满足相应土地使用功能需要。

猜你喜欢

修复防治工业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复技术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