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退化期大叶相思林套种树种生长情况的比较研究
2019-11-22陈文音林建平林必志叶晓广
陈文音 林建平 林必志 叶晓广
摘要:为研究退化大叶相思林套种改造的适宜期,在珠海市大镜山水库区退化大叶相思林,选取了退化严重、中度、轻度3个不同退化程度片区,对3个片区中套种的山杜英、枫香和火力楠的生长情况进行了4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山杜英、枫香和火力楠在3个片区套种均能适应,但山杜英在退化严重的大叶相思林片区中生长相对较好,而枫香和火力楠则在退化轻度的片区中生长情况更优。初步显示了退化大叶相思林在不同退化期均适宜开展套种改造,但须根据退化程度选择适宜的套种树种。
关键词:大叶相思;退化;套种树种;生长情况;适宜期
中图分类号:$7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089-03
1引言
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 formis A Cunn.exBenth.)是含羞草科相思属速生乔木树种,其生长迅速、生物量大、固氮能力强,具有耐贫瘠、改良土壤和保持水土等特点,在各类困难立地适应性强,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营造大叶相思林,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造林面积远超7.1×104hm2。经过20、30年的生长,目前这些大叶相思林已逐步进入退化期,其生态功能和景观正逐步下降,急需要进行生态更新,而大叶相思林改造的适宜期目前还尚未见报道。通过对珠海市大镜山水库区不同退化期大叶相思林套种树种生长情况的比较研究,探索在不间伐或尽量少间伐条件下退化大叶相思林套种改造的适宜期。以期为退化大叶相思的生态更新提供依据。
2材料和方法
2.1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大镜山水库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22.4℃,平均降雨量为1900~2200mm。该区为丘陵地区,岩性以中粗粒黑云母为主。
试验地为严重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区域,自1990年起营造的大叶相思林,目前已处于退化状态。
本次研究在试验地内选取3个不同退化程度的大叶相思林片区,其中试验区1为退化严重的大叶相思林片区(郁闭度小于0.3),试验区2为退化中度的片区(郁闭度0.3~0.6),试验区3为退化轻度的片区(郁闭度大于0.6)。于2014年4~5月在3个试验区开展林下套种,套种树种选用1年生营养袋苗(树高约30~50 cm)。
2.2研冤方法
在3个试验区内,选择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Hance)和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 Dandy)3个树种作为观测树种,各观测树种在每个试验区中随机选择5株观测树,在2015~2018年连续4年对观测树的存活率、树高、地径、冠幅等生長指标进行观测,地径使用游标卡尺统一测量。
2.3数据处理
采用Ecxel和SPSS2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差异显著性的检验,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
3结果与分析
3.1山杜英在不同退化期大叶相思林套种生长情况
山杜英在3个试验区的存活率均为100.00%(图1)。4年的生长,山杜英树高年均生长量在3个试验区中的表现为试验区2(122.93cm)>试验区3(108.93cm)>试验区1(99.13cm),而冠幅年均生长量则为试验区1(122.93cm)>试验区2(108.93cm)>试验区3(99.13cm),但这2个生长指标的年均生长量在3个试验区中的差异都不显著。山杜英在试验区1中地径年均生长量为3.36cm,显著地大于试验区3(1.93cm)和试验区2(1.54cm),而试验区2和3地径年均生长量差异不显著。总体而言,山杜英在3个不同退化期大叶相思林中套种均能适应,但在退化程度严重的试验区1中的生长相对较好(表1、图1)。
3.2枫香在不同退化期大叶相思林套种生长情况
枫香在3个试验区的存活率均为100.00%(图2)。4年的生长,枫香的树高、地径、冠幅在试验区3中的年均生长量均为最大,其中冠幅年均生长量显著大于试验区1和2;地径年均生长量显著大于试验区1,也大于试验区2,但差异不显著;而树高年均生长量无显著差异。枫香在试验区1中树高、冠幅年均生长量均大于试验区2,而地径年均生长量则小于试验区2,但2个试验区间各生长指标年均生长量的差异均不显著。总体而言,枫香在3个不同退化期大叶相思林中套种均能适应,但在退化程度轻度的试验区3中的生长表现最好(表1、图2)。
3.3火力楠在不同退化期大叶相思林套种生长情况
火力楠在试验区2和3中的存活率均为100.0O%,而在试验区1中的存活率仅为80.00%(图3)。4年的生长,火力楠的树高、地径、冠幅年均生长量在3个试验区中的表现均为试验区3>试验区1>试验区2,其中试验区3中火力楠树高年均生长量显著大于试验区1和2;冠幅年均生长量显著大于试验区2,与试验区1中的差异不显著;而地径树高年均生长量与试验区1和2均无显著差异。火力楠在试验区1和2中的树高、地径、冠幅的年均生长量均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火力楠在3个不同退化期大叶相思林中套种也均能适应,但在退化程度轻度的试验区3中的生长表现最好(表1、图3)。
4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在尽量少破坏原植被(不问伐或尽量少间伐)的情况下,对退化程度严重、中度和轻度3个退化期的大叶相思林进行套种,套种树种山杜英、枫香和火力楠在3个退化期中4年的生长情况都基本良好,套种的早期均能适应。结果初步表明,在大叶相思退化程度轻度、中度、严重的3个退化期均适宜开展套种改造。而由于大叶相思林主要分布在城郊、交通干线和水源区,具有重要的景观和生态功能,特别是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的功能等,因此,建议在大叶相思林轻度退化期就开展套种改造,以期减少对生态景观和功能的影响。
由于各树种自身的生长特性不同,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其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在不同退化期大叶相思林套种,不同树种的生长表现不同,本研究中山杜英在退化严重大叶相思林片区中生长相对较好,而枫香和火力楠则在退化轻度的片区中生长情况更优。因此,在大叶相思改造时,要根据退化程度选择适宜的套种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