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应融入工匠精神
2019-11-22冯志远
冯志远
摘 要:作为培养未来产业工人的摇篮,职业院校应以工匠精神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引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特别是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大力融入工匠精神,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职业院校;思政课;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要求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这一切说明当今社会对工匠精神之需要。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各级职业院校要紧跟时代步伐,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优良的新时代产业工人。要充分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政课教学中大力融入工匠精神,让学生在校期间迫切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积极践行工匠精神,实现理想抱负。
一、强化培育意识,广育工匠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广大思政课老师要积极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吃透讲话内涵,将讲话精神融入教书育人工作之中。职业院校学生作为工匠精神的直接践行者,广大思政课老师责无旁贷,要勇挑重担,用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通过上好每一节思政课,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课堂,引导学生以大国工匠为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打好基础、练好本领、提高素养,成长成才。教学中要实时围绕工匠意識的培养,用生动鲜活的事例,讲清楚一个个大国工匠的成长成功经历。特别是对那些几十年如一日苦练、精练基本功,不为金钱名利所动,不忘初心,永守匠心的大国工匠事迹,让学生铭记于心,并付诸于行动。
思想道德教育是每个学生都要上的课,授课时老师着重引导学生的价值追求和就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坚定学生的工匠信念,认识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工匠精神虽生长于岗位,但萌芽于职前,学校培养的好不好是关键。如果学生热爱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并且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这就是可造之才。职业院校要在思政课程中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技术工人为目标。将工匠精神培育作为学校的神圣使命,自觉引导学生勤于动脑、敢于动手的学习精神,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实现其人生价值。工匠精神充分运用到思政课堂,会进一步坚定学生对工匠精神理想信念的树立。思政课程教学的效果更多体现在对一个人理想信念的引导,如何使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不迷失方向,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经历了中考和高考的失意,有一部分被迫选择职业学校。这对于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的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尤为重要。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可以将同学们的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细致的学习体会大国工匠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把个人成长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人生价值。
二、 明确教学重点,浇筑工匠之魂
通过我们学习大国工匠的事迹,我们知道工匠精神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是一个人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的逐步升华,是学生在长期的参与客观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生成。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参差不齐,千差万别,大多数抱着混日子的思想,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信心,人生没有目标可言。认为上职校就是找一份工作,好多人把自己定格在靠体力,靠一定技能养家糊口的层面。对于通过自己的技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持否定态度,而职业院校思政课正是破解学生这种疑惑的指路明灯。所以,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要围绕学生的疑惑,以破解这些疑惑为教育教学重点,有的放矢,从一入学就要对学生灌输工匠精神,让他们对人生、对前途充满信心,要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院校要结合实际,明确学校教学重点,充分认识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的难易之处,增强教育教学工作实效,造就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技能人才。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工匠精神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浓厚的职业情感和优良的职业作风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思政课教学的新形势、新任务,始终不忘初心、秉承匠心,以虚心、细心和恒心坚守教育热土,上好思政课,职业院校必须践行立德树人的“铸魂”工程。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要以大国工匠的成长事迹为教学的主要案例,全面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标杆、有榜样、有依托,激发每个人的学习动力。面对不爱读书、文化基础差、逆反心理正强的部分学生,只有坚持教育的初心,通过思政课教学,让我们的教育思想真正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所想所思所需,潜移默化的浇筑学生的工匠之魂。要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培养他们铸匠魂、立匠德,工作中要遵章守纪、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三、开展教育实践,培育工匠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产业工人的摇篮,必须注重实践。要将工匠精神培育实践贯穿于学生理论学习、实训操作、实践检验的全过程,提高他们对工匠精神当代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培育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工匠情怀。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专业实训环节的教育培育效能,严格实训环节与过程对工匠精神的塑造和培育,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通过教育实践培育工匠精神。要通过思政教学厚植学生的文化底蕴,培育工匠情怀,为将来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岗位成才打下思想基础。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更要培养他们大国工匠身上崇高的家国情怀、职业的敬畏情怀、负责的担当情怀、精益的卓越情怀,这些优秀品质是每一名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态度的前提。要发挥思想政治课育人的主导作用,认真把握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努力做好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培养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培养特色,秉承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学生的教育实践落到实处、对培育工匠情怀落到行动中。
四、增强职业自信,筑牢工匠精神。
广大思政课老师要认真学习和实践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积极学习和提高教学技能,增强职业自信,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学习和讲授,认真研究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成才事例,了解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学生的领路人,浇筑工匠之心。要提升育人本领,积极完善自身建设,强化个人思想追求,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倡导学生积极行动,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专注做事的精神。
要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反复推敲思政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将其固化并丰富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把创新创业的种子和梦想根植在学生心中,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要增强职业自信和专业自信,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修养,构筑起坚实的工匠之魂。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对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核心在践行,关键在培育。要明确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目标维度,只有确立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才会有方向、有定位,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而言没有怀着一颗“匠心”进入职业生涯,才能瞄准标高,凝心聚力,逐梦前行。
[参考文献]
[1]邓宏宝:培育工匠精神,职业院校何在《中国教育报》2019年1月29日第四刊
[2]吴启勇.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6):51-52.
(作者单位:甘肃省煤炭工业技工学校,甘肃 白银 7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