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教育,帮孩子放飞想象力

2019-11-22李司坤

环球时报 2019-11-22
关键词:北京市教委戏剧青少年

本报记者 李司坤

11月21日至12月4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校园戏剧系列活动暨2019青少年戏剧教育成果展演”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举行。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戏剧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上正彰显其独特功能,并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认可和重视。

今年参加展演的所有剧目包括儿童剧《小红军》《将军胡同》《董存瑞》《我的二十斤》等,均围绕爱国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进行创排。除部分剧目为邀请外,大部分剧目是由各院校自主报名,经相关专家选拔后进入展演。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介绍,青少年戏剧教育成果展演由北京市教委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共同创办于2017年,该展演既是中国儿艺近年来与北京市教委共同推进校园戏剧课程的成果展示,也是中国儿艺推广校园戏剧教育的艺术文化品牌活动。据了解,北京市教委2014年推出“北京市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工作发展”项目,共有21所高校、11家社会机构与164所中小学开展了美育教育结对帮扶工作。中国儿艺利用其国家院团的剧目优势、剧场优势和人才优势,先后派出国家一级、二级优秀演员、导演、编剧等各类艺术专业人才40余名,为学生开展戏剧表演、声乐、形体、剧本创编、戏剧赏析等10余类校本及社团课程。

《未来简史》里说,下一代将生活在大数据和算法里。在人脑远不如芯片的时代,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戏剧等艺术教育是不是其中一个答案?前不久,由小不点大视界发起、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TIE2019青少年戏剧与创新教育国际论坛上,来自全球的戏剧导演、演员、创意总监、美术馆和教育机构的负责人齐聚一堂,探讨戏剧与教育创新。“大家已经形成共识,教育应该是滋养灵魂、雕塑灵魂的工程。我们用什么滋养灵魂呢?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陈圣来在论坛上表示,“戏剧如水,”戏剧可以让教育形式悄然发生变化,在充满情趣的儿童剧场里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这种教育与艺术的融合是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澳大利亚斯林斯比剧团导演安迪·帕克认为,戏剧本身在内容上就是无比丰富又高度浓缩的:“戏剧是科学、政治、文化、文学、视觉艺术、音乐、历史、想象、发明、工艺、生理学、安全、数据、心理学、时间、控制、健康和福祉、工程、建筑、市场营销、金融、政府政策、性别和性政治、自由、迫害、信任、领导力、梦想和其他需要因素的结合!”南科大北京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周笑莉认为,戏剧教育可以塑造青少年的人格,因为戏剧表演是与心理学最近的一门艺术。“戏剧艺术是在虚拟环境下让你尝试没有尝试过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弥补你认为的短板。”

尽管在专家看来,对青少年开展艺术教育,戏剧是不可或缺的门类。但目前,戏剧教育在我国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戏剧目前还没有被正式列入艺术教育必修课。据陈圣来介绍,1960年,美国教育部就将创意戏剧纳入小学课程。本次论坛的发起方、小不点大视界的创始人陈忌谮,在女儿两岁时就带她开始了全球看剧之旅。陈忌谮表示,一些发达国家有针对不同年龄段小朋友的戏剧,连0-18个月的婴儿看的戏都有。”在儿童戏剧的形式上,国外也有很多奇思妙想。打造现象级沉浸式戏剧《SleepnoMore》的英国Punchdrunk戏剧公司创作总监兼联席CEO皮特·希金在此次论坛上表示,“戏剧释放了无限可能,并且把我作为孩子带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方。早在2013年,皮特·希金就创建了一个沉浸式移动图书馆项目,在学校里打造出一座“魔法图书馆”,孩子们进入图书馆后,会遇到演员扮演的图书馆管理员,“管理员”用馆内的装置道具,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和他们一起演一出戏。该项目已在伦敦、澳大利亚等62所学校实施,让教师变成了魔术师,学校变成了一所魔法学校。▲

猜你喜欢

北京市教委戏剧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从美育视角谈城宫计划舞蹈教育
2019年首都体育学院推广普及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和冰雪运动情况总结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