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
2019-11-21
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里提到的“大案牍术”,其实就是当今大数据时代的“算法”。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今天,信息与用户之间要实现精准高效的对接离不开算法;就长期趋势来看,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算法必将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新闻推荐方式。
主流价值导向是算法的“方向盘”。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我们在享受算法红利的同时就很有可能会遭遇算法黑箱、信息茧房、隐私泄露、低俗内容野蛮生长等问题。从报纸、电视到门户网站,尽管传播载体在变迁、传播技术在进化、传播流程在再造,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范和伦理守则从未退场。互联网时代,算法新闻可以直接分发用户生产的内容和机器算法自动生成的新闻,这就使得到达受众的新闻可能没有经过把关流程,而与主流价值出现大的偏差,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如微软在推特上推出的聊天机器人Tay,上线几个小时后就因宣扬歧视、仇恨和偏见而被迫下线。如果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就能达到用主流价值规范人的行为的目的。
算法本质上是解決问题的方法,在算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已有的伦理规则、法律规范仍然有效,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仍然应当坚持。另外,基于数据和机器学习等的算法有着与人类思维不一样的特征,在算法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保持人类的主导和对算法影响到的具体的人的保护应该作为算法最基本的伦理规则。如欧盟的人工智能准则明确“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应保证“人的能动性和监督能力”,英国数据伦理框架明确算法“应维护现实中的法律和伦理规范,应有清楚的公共福祉的意识”。新闻本质上是公益的和社会价值优先的。因此,在新闻算法的设计和运用中,除了算法伦理逻辑,新闻伦理的原则也应该得到贯彻。这就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算法伦理和新闻伦理的教育,促使其具备基本的新闻和算法伦理意识,真正做到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
人工智能时代,算法科学家、工程师和新闻算法的设计与使用者处于把关人的位置,他们可以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防止或减少新闻算法偏差。但是,如果只有伦理的束缚,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动力去以主流价值和社会公益来设计和运作算法。例如,由于公众注意力有限,如何推荐无限的信息给有限的注意力成为极为赚钱的生意。在此背景下,目前商业的新闻聚合平台和新闻搜索网站大都以流量驱动来分发新闻。因此,人工智能时代更需建立把关人机制。算法把关人在设计、运行算法的过程中至少应当承担两方面的把关责任:一是追踪评估算法的影响,摆脱搭建技术架构、书写代码时价值判断无意识状态,明确新闻主流价值的导向作用,不以片面满足用户需求和追求流量最大化为终极目的;二是当算法出现偏差时的及时纠偏和阻断责任。
当机器算法不可逆转地影响到每个人的信息获取和决策时,算法素养和媒体素养就不应只是专业人士学习的课程,而应该列为中小学和大学的通识教育,使公众有意识和能力监督各平台和机构,始终保持算法警觉,避免新闻算法与主流价值观相偏离。
(摘自2019年8月2日《光明日报》,作者陈晓彦,有删改)
思路梳理
这是一篇关于大数据时代要如何在新闻传播领域正确设计和使用“算法”的论述类文章。文章强调了算法要用主流价值导向来驾驭,以达到规范人的行为的目的。
第一自然段
阐述算法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地位。
第二自然段
阐明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的必要性。
第三自然段
指出算法在使用中应恪守的伦理规则和法律规范。
第四自然段
明确了建立算法把关人机制的必要性以及把关人的角色和责任。
第五自然段
提出每个人都应具备算法素养和媒体素养。
小试身手
1. 下列对材料中“算法”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算法可以实现信息与用户之间的精准高效的对接,它能够根据人们的喜好,准确推送相关新闻信息。
B. 依靠机器算法自动生成的新闻,若无把关审核,就会出现价值偏差,甚至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
C.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其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都必须要保持人类的主导和保护人们的基本权益。
D. 算法是基于数据和机器学习等内容的,它和人类思维不同,但仍然要遵行已有的伦理规则和法律规范。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算法要靠主流价值导向来掌控方向,否则就容易产生以流量驱动来分发新闻等一些牟利行为。
B. 微软推出的机器人Tay,上线几小时后就下线是因为它出现了各种和主流价值有极大偏差的言论。
C. 欧盟的人工智能准则明确规定了算法等人工智能应保证是由人来控制的,并保障人的监督权。
D. 人工智能时代的把关人包括了算法科学家和新闻算法的使用者,其责任有追踪评估算法的影响等。
3. 根据文章内容,要想达到用主流价值规范人的行为的目的,在设计和运用算法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分)
《这些,你一定知道》上期答案
1. C。古人把璋(一种玉器)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2. A。干,象形字,像叉子一样的猎具、武器,用于防御。
戈,象形字,最初是一种在木杆上绑上石刀用以砍杀猛兽的猎具,后来戈头被青铜材质所取代,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进攻武器之一。
3. A。靥,指面颊上的微涡,即我们常说的酒窝儿。古诗文中常用“笑靥”指代美人的笑脸。
4. B。“批把”一词源自演奏弹法,往下弹称“批”,往上挑称“把”,即“正拨”和“反拨”。
5. (1) 山重水复疑无路
(2) 草长莺飞二月天
6. 少小离家老大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