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时语文课分为“语言”和“文学”两门课

2019-11-21鲁世杰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系秋景景色

鲁世杰

看过了70年来的语文课本,再和小编一起坐上“中学生天地”号时光机,走进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高中语文课堂,一起体会那时的语文课,感受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与进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语文教学也是,从教材到教学纲要,一切都要重新制定。

当时,中国提出向苏联学习现代化、工业化建设经验,这也体现在语文教学上。20世纪50年代初期,借鉴了苏联将课本分为“俄语”和“文學”的做法,语文课分“语言”和“文学”两部分,分科教学;语文教材的外国文学作品,也首选苏联作品。

如果你在此时上中学,你用的课本可能不叫“语文”;而你的语文老师,很有可能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那一个个响亮的名字。

1957年从杭州市第一中学(即现在的杭州高级中学)毕业,考入南京大学数学系。曾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51年夏,我从弘道小学(当时是教会学校)毕业,考入杭州市第一中学,在那里度过了初中加高中的六年时光。

现在回想起来,初中的语文老师沈又征,年轻帅气,长得有点像苏联电影《金星英雄》里的一个会计——那时学校经常组织观看苏联电影。

有一次上课他说:“有的人描写西湖景色‘桃红柳绿,大雪纷飞,好一番秋景也。这分明是春、冬的景色,独独缺了秋天的景色,怎么能说‘好一番秋景呢?”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了写景可千万不能“乱搭”。

到了高中,高三时语文课分为“语言”和“文学”两门课。正好有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班的学生来实习。这位实习老师用古音朗读了《桃花源记》,我很快就学会了,后来还被叫到教研室,朗诵给本校老师听。

猜你喜欢

数学系秋景景色
《海那边的景色》
摄影·美好安徽
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
——丘成桐
咦,春天!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葛建全
秋景
画秋天,写秋景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
羊艾茶园秋景
论Gross曲线的二次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