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什地区草原鼠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2019-11-21周乐王亮力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鼠害分布防治对策

周乐 王亮力

摘 要 本文概述了喀什地区草原鼠害现状,鼠类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常用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草原;鼠害;分布;生活习性;防治对策

喀什地区草原面积5116.79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4306.97万亩。由于草原面积大,类型丰富,鼠害发生面积也较大,2018年全地区草原鼠害发生面积达105.8万亩。由于喀什地区草原鼠类种类多,分布广,如何有效防治和控制鼠害的发生,将鼠害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保护草原生态安全和牧民经济效益,我们将对喀什地区草原草原鼠害现状及防治对策进行简述。

1 分布与危害情况:

喀什地区草原分布的老鼠种类有18种以上。在平原区草场及农牧交错带危害种有子午沙鼠、灰仓鼠、小家鼠、小林姬鼠、褐家鼠、印度地鼠和跳鼠,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及河流两岸的农田、林区和草场等地。在牧区草场危害种有:帕米尔松田鼠和旱獭。帕米尔松田鼠主要分布在帕米尔高原,而我区该鼠种主要分布在塔什库尔干河流上游海拔3500-4000m且土壤湿润植被覆盖较好的山谷及天然或人工打草场;旱獭主要分布在帕米尔高原和卡拉昆仑山海拔3500-5000m的高寒草甸。旱獭在山区草场上的危害较为严重,2018年我区旱獭发生面积就达72万畝。

2 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1 子午沙鼠——体型中等大小,体长100-150mm,尾长几于体长相等,一般在84-130mm。体背面为沙黄色或浅棕黄色,尾稍延伸成束。每年可繁殖2-3次,每胎3-10只,每天食量20-35g。

2.2 褐家鼠——褐家鼠又叫大家鼠,体型较粗大,体长140-170mm,加上尾长可达300mm,体重最大可超过500g,尾部由鳞片组成的环节明显,鳞片的基部生有白色和褐色细毛。背毛棕褐色至灰褐色,毛的基部尾深灰色,毛的尖端棕色,腹面苍灰色,略带乳黄色,腹毛基部灰褐色,尖端白色。足背白色。尾上面黑褐,下面灰白。耳短而厚。繁殖能力很强,在条件适宜时全年均可繁殖,每年可繁殖3-4次,每胎6-8只。食性较杂,每日食量于体重相当。原来我区没有该鼠种,属外来鼠种。

2.3 灰仓鼠——体型中等大小,体长97-125mm,尾长小于体长,尾长为20-30mm是体长的1/4-1/3;从背部到尾基为灰色,前肢、体测的下部、后肢内侧、吻部周围及整个腹面均为白色;口内具有颊囊喜欢把食物藏在腮两边的颊囊里,然后再走到安全的地方吐出来再吃。灰仓鼠每年可繁殖4次,每胎可产4-8只,每天食量10-20g。

2.4 小家鼠和小林姬鼠——体型较小,两种鼠不易区分。它们的主要区别:小家鼠尾较短40-70mm,小林姬鼠尾巴较长64-91mm。小林姬鼠尾部组织较软,在制作标本时,抽取尾巴易断,而小家鼠却不然。每年可繁殖3-4次,每胎可产3-5只,每天食量5-10g。

2.5 跳鼠——体型较大,体长105-150mm。尾很长,约超过体长的1/3。头大,眼大,但耳短。每年繁殖1次,少数可每年繁殖2次,每胎3-5只。每天食量15-30g。

2.6 帕米尔松田鼠——体型较小,体长65-80mm。尾短。半地下活动。每年繁殖2-3次,每胎2-6只,每天食量5-10g。是一种高寒鼠种,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

2.7 旱獭——我区有红旱獭和喜马拉雅旱獭两种,旱獭是一种大型的啮齿动物,红旱獭体长480-670mm,体重5200-7950g。喜马拉雅旱獭体长450-670mm,体重4500-7250g。旱獭一般一年繁殖一次,每胎可产4-6只。每天食量1000-1500g。旱獭繁殖率低,寿命长(一般旱獭可存活8-12年),由于旱獭体型大食量大,对草场的危害也大。

3 防治对策

3.1 防治时期

防治前首先对受灾区分布的鼠类及各鼠种的生活史和繁殖情况进行调查,喀什地区平原区3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鼠害防治最为合理,该时间段鼠种处于繁殖期,是鼠害防治的最佳时期。山区草场帕米尔松田鼠在草场开始返青时对草场危害最为严重,此时进行防治可提高采食毒饵量,保证防治效果。旱獭一般在7月中旬进行防治,防治旱獭时应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进行防治。因为低海拔地区气温回升快,旱獭出蛰早,此时进行防治可提高防治效果。

3.2 防治方法

3.2.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各种捕鼠器械进行防治的方法。捕鼠器械种类较多,如捕鼠夹、捕鼠笼、粘鼠板、电子捕鼠器、弓箭等,如何选择各种器械进行防治,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鼠种选择合适的捕鼠器械。根据老鼠昼伏夜出的习性使用器械灭鼠时一般在傍晚或夜间。如:使用鼠夹灭鼠在鼠夹上投饵一般是在傍晚。

3.2.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用有毒的药物——杀鼠剂来杀灭鼠。

化学防治的特点:化学防治是当前灭鼠方法中使用最广、见效最快、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化学杀鼠剂多数是高效低毒药物,但对人畜还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化学灭鼠的安全性,目前逐渐被生物防治替代。

3.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动物捕鼠或使用对人畜无害而对鼠有致病力的病原微生物,使鼠群因疾病流行而死亡。

生物防治的特点:生物防治有高效、低毒、专一性强等特点。

3.2.3.1 天敌

害鼠的天敌是调节害鼠种群密度,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发挥天敌自然抑制能力,加强宏观控制作用。猫、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捕食鼠类的天敌,一只猫年均每天可以捕鼠3-5只,多的达十几只;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可捕鼠千余只;一只狐狸一昼夜可以吃掉20只老鼠。因此,要大力提倡生物灭鼠,保护鼠类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抑制能力,可以有效地控制鼠害。

3.2.3.2 病原微生物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C型、D型肉毒梭菌毒素。利用病原微生物或病原微生物制剂进行鼠害防治,由于其低毒对人畜基本无害,且不会产生二次中毒,使用方便,是理想的灭鼠药剂。

3.2.4 生态防治

采用草原生态工程方法,调整农牧业生产措施,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维持自然平衡,是根除鼠害的基本途径。如:开展补播、封育、合理放牧等措施保护草原,增加草原植被覆盖度。消除农牧交错带附近的荒地,缩小老鼠栖息地。在人工草场合理灌溉,直接改变害鼠的生活环境。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控制草原鼠害的发生。

猜你喜欢

鼠害分布防治对策
防治鼠害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
浅论吉木乃县草原鼠害发生与治理对策
浅谈人工营林措施防治森林鼠害技术
大叶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积累动态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