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从教学语言凝炼和板书设计巧妙做起
2019-11-21赖红准
赖红准
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达到课堂教学的规范化与艺术化。开展“克服课堂两种病”活动,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规范化。何谓“课堂两病”?即“语言病”“板书病”。怎样才能消除“两病”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从“听”中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声语言要做到精练准确。教师要把丰富的知识经验、科学文化,运用语言在有限的时间传授给学生,就必须使自己的语言精练准确。精练就是指教师的语言紧扣课本,抓住要害,简洁概括地表达讲授内容。常见的病是重复、罗嗦,甚至有远离课题的闲话和空话。有经验的教师讲起课来,并非都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是要言不烦、“话无虚发”。准确性主要是指教学语言要准确地使用概念,正确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常见的病是不合科学,不合客观语际,不合语法,不合逻辑等。生动活泼。这是发挥教学语言直观功能和感染性的重要途径。它要求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含蓄,具有感情色彩和趣味性。使讲授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方法很多,如恰当地使用比喻,适当地联系实际,巧妙地运用幽默,引用诗歌、谚语、典故、成语等。不少教师在讲究教学语言的生动活泼时,易犯的病是语言不纯净、庸俗、低级、不文明、不健康、污染教学的环境和学生心灵,这种毛病要力避,要做到生动有度,活泼有格。通俗易懂。课堂教学的目的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启迪其智慧,要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教师的语言通俗易懂,明白了然。通俗,就是要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易懂,就是把复杂的语言简明化。教师上课用语要看对象,要有针对性。不说生僻的名词术语,不讲似懂非懂、文白夹杂的话,要讲普通话。要避免使用多数人听不懂的方言土语,杜绝语病,减少口头语。当然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并不是不分良莠,把那些脏话、土话搬上讲台,而是选择群众语言中的优秀部分,以期达到教学语言的通俗易懂和美化的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常常是以有声语言作为载体来传递知识技能的。教师发出的有声语言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传递知识技能的效果。有的教师讲课发音含混不清,怪声怪调,结结巴巴,平板单调,或高或低,快慢悬殊,这些语言会影响学生听讲,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配置相应的语声、语调,使语声有高有低,形成旋律线,体现出不同的调式特征,或高昂,或低沉,或急促,或舒缓。一般地讲,教学重点难点、哲理性强的内容音速要加快,音量可放轻点。巴甫洛夫学说指出,人的优势兴奋中心不是长期固定不变在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而是随着外界刺激而变化,时重时轻,时急时缓,抑扬顿挫,有板有眼,学生的优势兴奋中心就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音调不断转移和强化,大脑工作效果就得到加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只要达到上述四个要求,不断减少和克服存在的“语病”,必能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更上一层楼。
二、注重板书设计,保“视”出质量
视觉识记的效果好,而视听结合的效果要比单纯视觉的效果好。因此,在課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有声语言的运用水平,而且要提高板书的艺术水平,使板书更好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好的板书设计应该达到内在美。这是就教师板书的内容来谈的,它要求教师板书的内容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内容正确,逻辑性强。板书形式多种多样,无论用何种形式,都应整齐、对称、均衡,多样的统一,使板书美观有序。为此,设计板书应做到布局合理,色彩鲜明,结构严谨。教师的板书若能做到如欧阳修所主张的“四面停匀,八面具备,长短合度”,则板书就能达到严谨工整、生动有致。学生面对这样的板书,必然产生愉悦感,引起听课兴趣,在美的氛围中积极接受知识。为此,板书书写应做到:书写工整,字体一致;排列整齐,字距均匀,体平字正,重心平衡,间架匀称;不写错别字,不遗字加字。
实践证明,精心设计的良好板书,不仅能正确地揭示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概括教师的讲解,补充教师的语言不足,而且富有直观性,能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