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有效主问题形成的途径

2019-11-21刘少芳

师道·教研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名堂丑小鸭安徒生

刘少芳

一、以学定教满足阅读期待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学生想学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的阅读期待”。

如在教学《玩出了名堂》前,老师设计了前置学习,让学生自学并提出疑问。绝大部分学生虽然表述不一,但所提问题都集中归纳为下面两点:他为什么能玩出大名堂?为什么连英国女王、俄国沙皇也来要看他的玩具,看新世界的“公民”?

对于第一点,学生可以通过读第3、第4自然段,从“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等句子中初步读出列文虎克玩的过程,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一般人的玩都是浪费时间的,而列文虎克却为什么能在玩耍中玩出大名堂?

第二点,课文在第四自然段有三句话的简单解说,但“微生物这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英国女皇”、“俄国沙皇”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全新的、陌生的。

学生的疑问正反映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理解感悟能力。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来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问题1:一般人的玩都是浪费时间的,而列文虎克却能在玩耍中玩出大名堂,可想他的玩肯定与一般人的玩是不一样的,那么他究竟是怎么玩的呢?

很显然,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能由“他”及“己”,文本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读出“不一样”,品出“玩味”: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善于观察,良好观察习惯的种子在学生身上悄然播下。

问题2:列文虎克的发明和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究竟他的发明和发现有多重大?

问题抛出后,老师先用牛顿、霍金都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为例简介英国皇家学会,体会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受重视的程度,再简述天花病、疫苗、乳酸菌等“微生物”事件,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名堂”的重大意义,很自然就理解了为什么高高在上的英女王和俄国沙皇“千里迢迢”来拜访、观赏了,对列文虎克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培养其感受、理解、评价的能力。

二、遵编者意图,明教学目标

以童话教学为例。小学三个年段都有童话故事,但是,编排的年段不同,其教学目标也不同。《丑小鸭》安排在低年段,根据课标“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的要求,教师设计出这样的提问:

1.看图一、图二,读第2至第5自然段,说说这是一只的丑小鸭?

2.看图三,读第6、第7自然段,此时你认为这是一只的丑小鸭?这时候,它会想些什么?

在这两个问题的牵引下,学生图文结合,互相交流感受和想法,体会到这只可怜的丑小鸭,面对艰难曲折的遭遇,仍然一心一意的追求美好的理想。丑小鸭的成长经历和美好的结局,让低年段的孩子感到宽慰和温暖,从而懂得在苦难中学会忍耐、学会坚守,不放弃自己、不放弃追求。

同样是安徒生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安排在高年段,依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的课标要求,设计出这样的讨论话题:

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死去了,跟着她奶奶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有人说,这是一个像《丑小鸭》一样的圆满结局,因为小女孩的死是一种解脱,是幸福的,她再也不用经历寒冷、饥饿、痛苦了,你认同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很明显,这个问题牵动了学生对全文的整体把握、整体理解,走进名著,走近名作家,通过反复阅读,领悟作品的内涵:小女孩深处寒冷、饥饿、痛苦之中,死亡是必然的,可她有强烈的的求生欲望,希望能得到温暖、食物、疼爱,所以一次比一次多地擦燃火柴,可惜得到的都是幻境,还是死去了,这显然是一个悲剧。但安徒生却用同情与善意写她带着微笑、飞向幸福,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这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让学生折服于安徒生卓越的童话创作才华,激起了读安徒生作品的兴趣。

教材在單元里的位置不同,其教学目标也不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外童话”,安排了4篇课文,单元目标是“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话语言,体会童话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语文应该有所教,有所不教。《巨人的花园》编排在单元的第1课,理所当然要承载落实单元目标的任务,主问题可从“感受荒诞色彩的童话写作手法,进入奇妙的童话世界,感悟童话深刻的内涵”这个单元目标中设计。《去年的树》安排在第3课,在经过第1课的深入了解,第2课的复习运用之后,如果再来重点理解童话的文体特点的话,就成了千篇一律、千文一案,学生就容易出现审美疲劳,缺乏阅读欲望。因此,在备课时,考虑到《去年的树》的作者是新美南吉,他是20世纪日本最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日本的安徒生”。去世时年仅30岁,可他的作品文字生动、精炼,短短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的小读者中广为流传。所以把感悟哲理作为了这篇文章的重点教学内容,主问题就设为:

1.新美南吉通过这篇童话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身边的有“鸟”和“树”吗?

第一个主问题引发学生多向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品读字词、朗读、想象等训练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自己的思考,感悟出“好朋友要彼此坚持、要学会欣赏、要懂得尊重、为其担心、要兑现承诺、要善于赞美”。

解决第二个问题前,出示几段《去年的树》的读后感:

台湾作家林清玄写给他的孩子:我告诉孩子,更重要的是“天长地久”。这个世界虽然总在变动,一棵大树可能马上变成火柴,但是有许多东西去不会因为形体的变化而改变,因为形体的失去而消失!

一位母亲写个女儿:我在想,也许我们母女就是新美南吉故事里的那只小鸟和那棵树,也许你是那只小鸟,我是那棵将生命放在最后一根火柴里的树,即使只有最后一点火光,也会等到你飞来的歌声……

通过这些辅助材料,在学生心中种下“鸟儿”和“树”的种子,再让学生来说说身边的“鸟”和“树”。学生虽然似懂非懂,但也被童话中的哲理思想滋润了一下。这样的问题,是学生能够认知又不能完全认知的,尊重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得学生有了渐进深入学习的可能和必要。

三、立足文本,训练语用能力

在教学《蝙蝠和雷达》时,老师可三个板块来进行教学。

第一板块: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蝙蝠在夜间飞行探路的本领到底有多高?”为主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比较有特色的语言,在“无论、从来没、即使、也能、极细”这些关键词中品味;通过“脑中出现那只飞行本领出神人化的蝙蝠”的朗读来感悟;通过“蝙蝠的飞行本领真绝啊!无论,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它也能。”练说来表达运用。

第二板块:探究科学家的实验,发现说明性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变化、详略安排得当的表达方式。主问题设计为:

把科学家记录的第二、第三次试验过程和课文作者写5-6自然段的语言比较一下,你发现作者高明在哪里?

第三板块:让学生学习用“简洁明了、详略得当、富有变化”的方法来介绍一件熟悉的物品,在语言实践中达成言语生成。

通过三个问题的设置,我们已经能感受到语文的语用功能,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得能,这样才能上出了语文味。【此文系广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策略研究》(立项编号:1201574578)阶段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名堂丑小鸭安徒生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安徒生的世界
跳高者
丑小鸭的蜕变
magmode名堂杭州嘉里中心店
立体的杂志,活着的店铺
——magmode名堂
“扶贫就要扶出个名堂” “扶贫功臣”史军辉的故事
《丑小鸭》续编
灰灰鼠要娶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