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化班级环境创设之我见
2019-11-21保洁敏
保洁敏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更是一种“隐性课程”,在促进幼儿智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一、打造个性化环境,体现班级特色
班级环境布置应真正体现文化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目的,起到教育和引导幼儿的功效。本学期,我园各班尝试创设以色调划分的个性化环境。我班以“中国风”为特色,在活动室内设计了一些个性化的环境布置,不管是主题墙,还是挂饰、作品栏、活动区域等,都能做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每一个角落,体现鲜明的班级特色,展示丰富的班级文化。并融入了教师、幼儿和家长的合作,给孩子们营造出了一个温馨舒适、整洁灵动的“家”。让幼儿在与每一个区角、每一面墙壁的“对话”中,感受班级文化特色。
二、聆听幼儿心声,与幼儿共同布置班级环境
以往幼儿园的环境一般都是由成人为幼儿提供,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参与到环境布置中去。如今,幼儿园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机会。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聆听幼儿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追寻他们的兴趣点,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使幼儿对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为此,我们更换主题墙饰时,总是会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商量,听听他们的想法和见解,再将教师的想法与他们进行交流、分享,达成一致共识,最后我们共同分工、分头寻找材料。孩子们在参与环境布置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的信息刺激,获得各种情景体验、知识启迪;这一过程满足了幼儿对动态环境的好奇和求知欲,使幼儿体验到了成就感,从而更加爱护、珍惜环境,与环境产生更充分的互动。
三、注重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环境要素是客观的,是被认识的对象,幼儿则处于主体地位。环境要素的教育价值能否实现,要受到主体状态的制约,当幼儿积极主动地作用于环境要素时,环境要素对幼儿的影响就增大,反之就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1.我的环境我做主,自主创设班级特色环境
树立“幼儿是环境的主人”的观念,将环境创设视作“和幼儿一起创造充实的生活”。在学习中国戏剧人物之后,孩子们对于戏剧人物的头饰脸谱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餐后活动中自己设计了喜爱的戏剧人物的头饰,女孩子设计的是公主、小姐的凤冠头钗,男孩子设计的是武将、书生的冠冕,每个作品都充满了孩子们的童趣与构思。我发现:凡是幼儿自主创设的环境,就是幼儿最感兴趣、最乐于参加活动的地方。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到教育过程中,这使幼儿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长大了,我们的力量能使环境发生改变”。对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学习兴趣非常有益。
2.以兴趣为出发点,创设幼儿喜爱的班级环境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创设班级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更具有意义。由于幼儿喜欢介入环境,体验自身的行为过程,我们在创设环境时,注重环境设计过程的指导,让幼儿在参与环境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增长才干,发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作用。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3.班级环境創设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透过班级环境创设,可了解幼儿的关注点、发展情况,看到幼儿的学习过程,看到不同幼儿在同一个活动中的个体反映,及环境创设中幼儿的学习热点。同时,也根据幼儿的“关注点”“发展情况”“个体反映”“学习热点”等,再一次设计新的班级环境创设的主题、内容及形式。美丽的青花瓷、中国特色建筑、戏剧人物……我们尽可能将每个教育活动都与墙饰相互呼应,使每一面墙饰都成为孩子学习和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真正做到环境为幼儿服务,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经验。让环境追随幼儿,使幼儿的身心更全面、更和谐地发展。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