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棵树
2019-11-21郭易安
郭易安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梵 高
褚红、褐绿、裙青,交错、缠绕、盘旋,在一道道狂荡不羁的笔触下,我被创造出来。我是什么?一棵柏树。我的创造者是谁?一个疯子——文森特·梵高。
世人皆道我的创作者是个疯子,我也打心底里这么认为。不然,他怎么会在与人争执中割下自己的耳朵?不然,他怎么会被关进精神病院?不然……他怎么会创造出这样一个我?
我是一棵柏树,没有叶子,也不挺拔,似乎唯一拥有的,是那狰狞扭曲的枝干。噢,对了,那个疯子还毫不吝啬地赐予我一身压抑的色彩和杂乱的纹路。
我时常仰望头顶的一片星空和身后宁静的村落,似乎看见了这些迷人的景物,可以暂时忘掉自身的丑陋。夜幕中,金黄的满月散发出的流光,在夜空中形成巨浪、漩涡,点点繁星在浪中游走,在漩涡中交织起舞,那是一场盛大的歌舞晚会。远处一片片宁静的村落充当舞台的幕布,睡梦中的人们做着甜美的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安详、和谐。而我,是破坏这美好的始作俑者。我那暗绿色的枝干无情无畏地争抢着向天空伸长,像一条条可吞噬一切的火龙,直逼星空。我心中愤恨地哀嚎着:“为什么?为什么要创造出不被人所认可的存在?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的我?”
我的创造者,那个疯子倒是很喜欢我,经常痴痴地看着我,一看便是一整天。有一天,疯子的主治医生来察看他的病情,看见了我所在的那幅画。医生对那个疯子说:“你看,这么好的一幅画怎么画了这么丑的一棵树啊!趁画还没干透,你要不用油画刀刮掉改改?”疯子的目光凝视着我,低语道:“怎么能改呢……那画的是我自己啊……”医生不解又无奈地嘟囔着“真是个疯子”,离开了。而我,却被那句話点燃了心中压抑的点点星火,我好像,突然明白了。
我的枝条更加肆无忌惮地长。我要刺破这星夜,刺破这面上的宁静,我在奋力挣扎,如那疯子在奋力挣扎,即使穷困潦倒,即使被谩骂与误解,也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存在!他让我以狰狞的面目示人,与世俗的文明决裂。他让我不屈乖张地生长,是因为我们都坚信,自己的身躯中蕴藏着不熄的生命之火,可以燎原!
后来在一声枪响中,那个疯子结束了年仅37岁的生命。人们都惋惜他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可我知道,我的创造者正奔向他一生所追逐向往的、自由的璀璨星河,而那声枪响,是他启程的号角。
再后来,那个疯子的作品被众人所认可、追捧。我所在的那幅画,几经转手挂在美国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中,被冠上《星月夜》的美名,受千万人驻足欣赏。可这一切,那个疯子不会知道了。即便知道,他也不在乎。因为此时,文森特·梵高正在他自己所创造的自由国度中,用画笔描绘他绚烂的人生,一如我永远在画中刺破世俗的苍穹。
【评点】
本文视角独特,通过梵高笔下创作的一棵树的自述,道出了梵高不为人知的一面,阐述了对梵高作品的独到见解。开篇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出本文的主人公。接着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是借环境描写,侧面展现梵高画作的内容,流露出树的内心独白——对自我的否定和对梵高的不解;然后借助主治医生与梵高之间的对话,点明梵高画作的精髓以及树的象征意义——勇于挑战世俗、永不放弃信念的生命张力。最后,以梵高的离世为结局,营造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境,给人无限回味与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