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茄灰霉病防治技术研究

2019-11-21李宝庆王伟娟鹿秀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防效生物防治

李宝庆 王伟娟 鹿秀云

摘要    为明确番茄灰霉病的有效防治技术,开展了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防治药剂枯草芽孢杆菌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番茄灰霉病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6.21%和85.74%,防治效果分别为76.70%和77.28%;物理防治药剂臭氧化葵花油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85.18%;化学防治药剂氟菌·肟菌酯、醚菌·啶酰菌、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和嘧霉胺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6.68%、86.92%、84.62%、84.97%、79.71%和73.33%。说明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均能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6.412.13;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9-010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番茄灰霉病是影响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可危害茎、叶、花和果实,严重发生时可导致绝产[1-3]。目前,生产上防治灰霉病的措施多为化学防治,常用化学药剂主要有嘧霉胺、腐霉利和啶酰菌胺等[4-6],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相对较少,缺乏有效的绿色防治措施。本试验拟通过筛选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药剂,为集成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生物防治药剂为80亿个芽孢/mL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物理防治药剂为臭氧化葵花油(陕西省微生物所提供),化学防治药剂为嘧菌酯、嘧霉胺、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氟菌·肟菌酯和醚菌·啶酰菌。

1.2    试验方法

1.2.1    生物防治。选取枯草芽孢杆菌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作为生物防治药剂,分别在植株定植后进行预防喷施和病害发生后进行治疗喷施,设置化学药剂醚菌·啶酰菌对照(CK1)和清水对照(CK2)。其中,预防喷施在番茄定植缓苗后开始喷药,间隔期7 d,直至CK2明显发病后调查全部处理的发病情况;治疗喷施在病害初步发生后开始施药,间隔期5 d,连续施药3次,最后一次用药7 d后调查发病情况。

1.2.2    物理防治。在番茄灰霉病发病初期,选取臭氧化葵花油100倍液作为物理防治药剂喷施防治,间隔期5 d,连续施药3次,最后一次用药7 d后调查发病情况。设置化学药剂醚菌·啶酰菌对照(CK1)和清水对照(CK2)。

1.2.3    化学防治。选取嘧菌酯、嘧霉胺、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氟菌·肟菌酯和醚菌·啶酰菌等作为化学防治药剂开展番茄灰霉病化学防治试验,并设清水对照(CK)。于病害发生初期进行叶面喷施,兑水量900 L/hm2,间隔期7~10 d,连续施药3次,最后一次用药7 d后调查发病情况。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依据《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蔬菜灰霉病》(GB/T 17980.28—20000)计算病情指数和防病效果。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效(%)=(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采用SPSS软件利用Duncan新复极差法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显著水平为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防治效果

2.1.1    对番茄灰霉病的预防效果。由表1可知,枯草芽孢杆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和化学对照药剂醚菌·啶酰菌(CK1)的预防效果均较好,分别为86.21%、85.74%和86.58%,并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利用生物药剂防治灰霉病效果较好,与化学药剂醚菌·啶酰菌的预防效果相当。

2.1.2    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由表2可知,枯草芽孢杆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和醚菌·啶酰菌(CK1)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70%、77.28%和86.67%,2种生物药剂处理防治效果相当,但均低于化学农药醚菌·啶酰菌(CK1)处理。说明在病害发生后使用生物药剂防治效果相对较差。

2.2    物理防治效果

由表3可知,物理防治药剂臭氧化葵花油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病情指数为3.18,防效为85.18%,与化学对照药剂醚菌·啶酰菌(CK1)差异不显著,可以较好地防治番茄灰霉病。

2.3    化学防治效果

由表4可知,复配药剂氟菌·肟菌酯和醚菌·啶酰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能达到85%以上,分别为86.68%和 86.92%;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防效分别为84.62%和84.97%,与上述2种复配药剂差异不显著;嘧菌酯和嘧霉胺的防效相对较低,分别为79.71%和73.33%。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药剂枯草芽孢杆菌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防效均大于85%,物理防治药剂臭氧化葵花油的防效为85.18%,复配化学药剂氟菌·肟菌酯和醚菌·啶酰菌的防效均大于85%。利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综合技术协同防治作物病害是设施蔬菜病害防治的一个发展趋势[7-8],下一步将把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形成整套番茄灰霉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4    参考文献

[1] 王金城.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果菜,2015,35(10):67-69.

[2] 白静.番茄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9(8):84.

[3] 张静,吴明德,杨龙,等.设施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长江蔬菜,2019(6):25-28.

[4] 安景龙,韩琳,付玉亮,等.43%腐霉利悬浮剂防治温室大棚番茄灰霉病防控试验[J].現代农村科技,2018(6):69-70.

[5]王志杰.几种杀菌剂防治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9):111.

[6] 赵建江,路粉,吴杰,等.河北省设施番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和咯菌腈的敏感性[J].植物病理学报,2018,48(6):817-821.

[7] 牛贞福,国淑梅,张鹤,等.防控番茄灰霉病的化学药剂和生防菌株筛选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16,41(3):41-45.

[8] 赵杨,苗则彦,李颖,等.番茄灰霉病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7):21-29.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防效生物防治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抑病型土壤文献计量分析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鸭脚树星室木虱的防治药剂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