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龙巧点睛

2019-11-21何长平

小星星·作文100分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画龙结尾处画龙点睛

何长平

成语画龙点睛原形容南北朝时期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突出重点,使内容生动传神。

作文中,画龙点睛一般用在文章的结尾处。比如这段文字:

早晨,风很大,我蹬上自行车向学校骑去。偏偏是逆风,真不好骑……我看见旁边骑自行车的人们,他们的身子向前倾,两条腿一上一下用力地蹬着,每前进一步都是那么不容易。我学着他们的样子,使出浑身的力气拼命地蹬车。说来也怪,我忽然觉得风好像小了许多。

如果仅写到此,那只是记叙了上学途中骑车逆风而行,显示不出文章的精华所在。有位善于写作的同学,就注意了“点睛”,加上了:

由此我深深地懂得: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就像逆风骑车,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逆风骑车的人。

这位同学通过这画龙点睛之笔,从平常的生活小事引申出深刻的道理,使文章由表及里,有了闪光的思想。

同学们在作文时,也要学会这一技法,让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

画龙点睛在具体运用中,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点理。

就是点明文章所包含的道理,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走向生活》一文的结尾:

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

这句话既写出了自己明白的道理,又表现了深刻的主题,具有提纲挈领、总结全文的作用。虽然笔墨很少,却是画龙点睛之笔。

二是点意。

就是在结尾处点出一种意境,来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白杨》一文的结尾: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这几句话点明了《白杨》的意境。

三是点题。

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处点题,对升華主题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的开头: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它既点明了题目,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晋代陆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我们写文章时,也应用心揣摩、体会,做到画龙巧点睛。

猜你喜欢

画龙结尾处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
蛋炒饭的哲学
画龙小能手
画龙贵在点睛——浅谈语文课题板书时机
用"设疑"体现“学让引思”
左手右手一起抓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