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为何能实现“非常态”
2019-11-21廉德瑰
廉德瑰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至本月20日累计在职2887天,打破了106年以来的纪录,成为日本在职时间最长的首相。到明年8月,他还将超过佐藤荣作成为连续不间断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然而,从日本的政治文化角度看,集体主义和轮流坐庄才是权力运作的常态。安倍之所以能实现“非常态”有其内外原因。
首先,选民期待长期稳定。虽说日本人不喜欢某个特定的政治人物长期专权,但是他们对过于频繁政权更迭导致的政治不稳定也有所不满。从2006年到2012年的7年间,日本经历了安倍晋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鸠山由纪夫、菅直人、野田佳彦等6位首相。这种现象使日本政治外交失去了延续性,严重影响了日本的国际形象。日本选民希望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安倍晋三在这种背景下于2012年年底率领自民党夺回政权。自民党顺应民意,停止公开内斗,维持了安倍内阁的长期执政。
其次,自民党缺乏人才。在自民党内,森喜朗、小泉纯一郎、福田康夫、麻生太郎等有首相经验的政治大佬因年龄过高,无法再度出马挑战安倍。自民党七大派阀中,安倍所属的党内最大派阀细田派内除安倍、小泉、福田之外,无人有首相之才;第二大派阀麻生派中麻生太郎今年已经79岁,前外相河野太郎虽能见度较高,但尚需历练,其他无人被认为适合做首相。其他派阀,石破派虽然已经表态挑战安倍,但首领石破茂曾脱离过自民党,这是他的政治“污点”,在党内难聚人气。
尤其重要的是,由于安倍在权力分配上维持了各派平衡,除了自身所在的细田派之外,其他各派基本都有人入阁,形成了“举党一致”内阁。
第三,在野党一盘散沙。在野党曾经在2009年以民主党为核心迫使自民党下台,但是由于内政外交失策,它于2012年底被自民党赶下台,目前处于分裂状态,重新执政希望渺茫。民主党下台之后,经过分化组合,一度更名为民进党,但并未获得国民支持。从民进党分裂出去的立宪民主党,是第一大在野党,但该党在国会所占议席也不过50多个。其他政党即便能够联合起来,也无法与占300席以上的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相抗衡。况且这些党的政治理念大相径庭,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
第四,经济政策效果明显。长期执政给了安倍检验其经济政策效果的机会。有力的财政刺激、货币宽松和结构改革政策被称为“安倍经济学”,虽然各界对此褒贬不一,但在多年来其他内阁都没有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的背景下,安倍的经济政策帮助日本实现了1.5%的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经济困境。
然而,从日本传统的政治文化角度看,安倍虽然实现了政治的稳定,但长期执政也带来新的政治隐患。迄今为止,各种丑闻多次发生,党内外的倒阁阴谋一直不断,近期两位阁僚的辞职,暗示了党内外对安倍长期执政的不满,要求“换马”的呼声再次显现。最近“赏樱会”丑闻的矛头直指安倍的选举后援会,今后如何发酵,将决定安倍内阁的政治命运。▲
(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