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侗族大歌看贵州非遗保护传承

2019-11-21龙佑铭

藏天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歌侗族贵州省

文/龙佑铭

保持人类文化创造力,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是非遗保护目的所在;贵州是非遗资源大省,也正逐步向非遗保护强省迈进。贵州非遗的保护实践,有不少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本文拟从侗族大歌的传承保护来窥视贵州非遗的保护传承。

◎胡官美组织歌队在鼓楼里为游客演唱侗族大歌

一、侗族大歌,谁在唱谁在听?

2013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侗族大歌,谁在唱谁在听”。

文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时光的蹉跎与文化的入侵,正渐渐碾压这“清泉般闪光的音乐”,即便头顶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光环,也似乎难逃失传与衰落的命运。侗族大歌,今可安好?

文中说到,通过调查,发现侗族大歌现状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受到现代化冲击比较厉害,侗族大歌的生存土壤发生改变,面临失传;一种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寨仍较好维持着唱大歌的旧有习俗;还有一种则是政府积极干预,某些村寨被作为旅游区保护起来,侗族大歌已演变为一种文化商品。

客观地讲,文章比较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贵州“侗族大歌”的存续状态。

为此,在《人民日报》对侗族大歌报道两周后(2014年1月6日),在贵州省委常委会议室,省委领导主持召开了由传承人、非遗工作者、地方政府、宣传部门、文化部门和省相关厅局,近80人参加的会议。专题研究侗族大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提出了制定贵州省非遗保护发展规划和制定侗族大歌振兴计划的要求。

◎黎平侗族大歌实景展演现场 (熊正安/摄)

二、保护非遗,贵州做了什么?

以《侗族大歌,谁在唱谁在听?》这个问题为契机,贵州制定并推行了关于包括侗族大歌在内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一系列规划和行动,使贵州省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项:

(一)编制实施非遗保护发展七年规划

针对非遗保护的突出矛盾和特殊问题,2014年,贵州编制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划》专门部署了八大“重点任务”。一是开展非遗资源深度调查,建设数据库。二是对非遗实施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三是培养非遗保护人才队伍。四是开展非遗保护理论研究。五是合理利用非遗。六是推动非遗精品创作。七是开展非遗系列活动及品牌建设。八是建设非遗展示交流平台。

随着《规划》印发,首先,非遗保护发展专项资金在原来1600万基础上又新增1000万元,这标志着贵州非遗保护发展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接着,2015年颁发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发〔2015〕14号),为保护非遗存活的土壤提供了保障。

紧接着,编制实施《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保护发展行动计划》。

为解决“侗族大歌,谁在唱谁在听”的问题,更好地传承保护发展侗族大歌这一优秀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省非遗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保护发展行动计划》。同时,贵州省文化厅决定将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骨干人才培训纳入国家实施的“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并得到了贵州省民宗委的大力支持,连续3年在黎平、从江、榕江三县开展培训,并通过“贵州省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百村歌唱大赛”的形式进行检验,培养了一批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骨干人才,提高学员们对侗族大歌的认识,使他们能学、能唱、能传、能带、能编,担负起传承侗族大歌、弘扬优秀文化的使命。

◎侗族姑娘在演唱《侗族大歌》 (杨代富/摄)

◎比利时流行钢琴家尚马龙与侗族姑娘同台演绎《侗族大歌》

同时,还开展侗族大歌深度普查,建立数据库;建立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和侗歌进课堂教育活动;依托文化旅游,探索生产性保护新途径和文企联姻新模式,以及加强对外交流等。

(二)建立贵州非遗数据库

通过争取,2014年贵州成为了非遗数字化试点省;在试点的基础上,2015年贵州开发和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启动了数据库建设。

(三)制定了《贵州省传统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非遗助力脱贫

分层级,实施非遗传承人群“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围绕在提高中保护、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计划,让非遗传承保护融入贵州社会发展,尤其是贵州当前的脱贫攻坚。

依托非遗传统工艺,注重学研结合。在原文化部非遗司指导下,贵州省文化厅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共同建立了“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设计师工作坊”。到2020年,在工作站的框架下,还将与地方文化部门共建10个非遗特色小镇和100个非遗特色村落。

◎小黄村8岁的潘岁仙在母亲和外婆的打扮下参加侗族大歌的演出

三、贵州非遗保护传承,有何效果?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贵州非遗保护传承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主要有:

(一)以有形化建设促保护传承

贵州在全国率先建起了非遗馆。通过非遗馆传播传承贵州非遗。根据贵州省非遗保护发展七年规划,2015年7月24日,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领导下,约5000平方米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正式落成在多彩贵州文创园,成为国内最早建成的省级非遗馆之一。目前国内外已有100余万人次到馆到园体验参观。

该馆分为公共大厅、展示厅(含室外芦笙坪、环廊等)和传承厅(含室外手工作坊、传承人工作坊等)。

展示厅按非遗十大类进行关联组合。

传承厅是以传承人及传承人作坊为区块,其工艺流程都在作坊中展示。传承厅里有十几个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和体验,这是非遗馆最大的特色。

不同于一般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非遗馆“以人为主”,重在传承人及传承人群的参与。贵州省非遗博览馆从2016起到2018年连续3年,坚持举办“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周周有主题、县县有精彩,每年有近6个月的时间,有20个县参与,各县独有的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精彩展演展示,调动了民众热情积极参与。通过非遗展演、非遗课堂、文化推介等方式,进机场、进校园、进社区以及各种媒介传播到大江南北、世界各地。

(二)以抢救性保护促传承发展

贵州是非遗资源大省。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名录140项,省级名录709项,市、州级名录1134项,县级名录4000多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6名,省级402名。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2个;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57个。非遗保护传承刻不容缓,贵州制定和实施了多项计划和行动来抢救保护非遗。比如:

1、有效实施《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保护发展行动计划》

对侗族大歌,贵州省摸索和实践了这一模式,集中培训与驻村组织歌队开展辅导相结合、教学成果与参加重大活动检验相结合。如今,侗寨很久以前那种青年人三五成群、歌声绕寨恍若隔世的光景又回到眼前。这种行之有效的侗族大歌传承保护方法在侗乡广泛展开,连续三年在黎平、从江、榕江举办了侗族大歌“百村大赛”活动。共有2万余人登台展示表演,营造了侗族大歌传承保护的良好态势,对推动侗族大歌的传承保护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启动实施了数据库建设;建立了堂安、地扪、述侗等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开展了进校园和进课堂等。

2、实施非遗数字化工程

依托贵州大数据优势和资源,实施非遗数字化建设。贵州省非遗数字化管理软件在全省各地安装运行。启动实施了四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数字化采集工作。2018年全国首批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优秀项目数,贵州获全国第一。

对非遗项目按图、文、音、视框架,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以条目形式进入数据库,每个项目均在3000条以上。

对非遗传承人则按文献篇(口述篇、项目实践篇、传承教学篇)和综述篇,以及工作卷宗的框架进行采集。

(三)以对外交流促传承传播。

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中,贵州是“部省合作”的代表省。从2014年起开展对西班牙、俄罗斯、墨西哥、马耳他、尼泊尔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的交流。

以2017年为例:在马耳他做展览展演,做传承人工坊,包括到国家艺术中心、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等。

在台湾佛光山、台东部落、学校,做展览、展演、论坛、传承人交流、美食互动等等。随着对外交流的深度合作,极大的提振了非遗传承人群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通过有力的传播促进了非遗保护传承。

(四)以传承培训实现非遗助力脱贫。2017年贵州作为非遗助力脱贫先进省,在全国做了交流经验。

根据《培训计划》要求,2016年非遗传承人群培训总人数达到23931人,总产值超过10亿元,全省研培学员创业达200多家,带动就业50余万人。

黔东南州,非遗优秀学员返回当地培训新的学员,带动就业人数8992人,每家企业平均带动就业人数约47人,实现带动就业人员年人均收入2.18万元。其中的苗妹银饰公司有员工217人,带动856户1600余人就业。

黔西南州布谷鸟公司有员工200余人,带动移民搬迁户1200余人进行纺织土布、刺绣等;

铜仁地区松桃梵净山公司直接带动3800多人就业,开展染、织、绣等非遗传统技艺,年产值6000多万元;

还有三都马尾绣合作社、都匀茶叶合作社、丹寨的宁航蜡染公司等均带动非遗传承人群通过传统手工技艺助力脱贫。

结语

就像侗族大歌一样,非遗是贵州,是中国,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非遗保护,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人类的创造力;非遗保护,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让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非遗保护,根本是要坚持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保护非遗,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大歌侗族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