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行动证明一切
——记共产党员、山西援疆干部武亚峰

2019-11-21徐建宏

支部建设 2019年25期
关键词:艺术剧院昌吉州援疆

本刊记者 徐建宏

第一次见到武亚峰,是在援疆指挥部为作家采访团举行欢迎仪式之后的书画活动现场。当时,我几乎不相信他就是我要采访的援疆干部。因为他的年轻和风度,与我想象中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援建干部的形象不太吻合:沉静坚毅的脸庞,高挑刚健的身材,言语温婉,谈吐儒雅,说起援疆工作,总是轻描淡写地回应几句——他给我的印象,仿佛是一个从内地来疆旅游的文艺青年。

然而,随着交谈的不断深入,连续数日的实地釆访与沟通,武亚峰沉稳坚韧、不急不躁的另一面渐渐显露出来。

我们在昌吉州的几天,见过至少十几位来自山西的援疆干部,有的是挂职领导,厅级副厅级正处副处都有;也有技术干部,在各个不同的层级履行职责。他们大都十分健谈,有的甚至是演说家,说起工作内容,激情澎湃,滔滔不绝。而我要写的这位干部,却总是言词简默,静如处子。

兵团六师政委齐新平在一次欢迎仪式上说:“山西的援疆干部,人品好,素质高,肯吃苦,能战斗。这样的干部,来多少我们要多少!”

可以肯定地说,武亚峰正是这样的干部。

只不过他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的,那就是实实在在地去做,用行动证明一切。

武亚峰是山西第三批援疆干部中的技术干部。政策规定,技术干部的援助期是一年半。从2017 年2 月份报名来到昌吉州艺术剧院,到2018 年8 月,已经到期该返回山西的武亚峰,经不住剧院师生和领导们的一再挽留,加上一年多扶助工作中建立起来的深情厚谊和对这方土地的热爱,在家人的支持和配合下,他又一次报名援疆,续期一年半。到我采访他的时候,又一个周期的一年就要到了。

应 援

武亚峰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在援疆之前,他是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系的一名武生老师,主要带基、武、身段课。

2016 年底,学院领导找他谈话,说山西原有一名援疆干部马山堂在昌吉州文广局挂职副局长对口支援,由他牵线创办的五年制新疆曲子大专班,孩子们马上就要毕业了,而苦于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和提高,昌吉那边很着急,省里的部门领导也在催问,要求物色合适的人选去代课,作为学校的年轻教师,正是年富力强的创业之时,你是否愿意去新疆接续这一工作?

面对突然到来的选择,武亚峰开始急速地思考:自己的现实工作虽然普通平凡,但也安稳从容,没有什么大起大落,而援疆,是否可以检验自己面对新的挑战的应变能力呢?通过和爱人与父母沟通后,家人一致同意并要求他一定要去支边,去面对新的环境作出新的贡献,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

就这样,经过简短的考虑与沟通,武亚峰踏上了援疆之路。

2017 年2 月24 日,武亚峰乘飞机来到了昌吉州,先在州党校培训学习。当时,冬天的昌吉市雪花飞舞,霾气很重,雪雾落在脸上,是很滑腻的感觉,落在衣服上就变成了黄色的雪泥,每天都得洗一次。一周以后,院领导来接他到岗,挂职昌吉州艺术剧院副院长。

到岗后,武亚峰分管五年制新疆曲子大专班的教学和晋昌两地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对接。从此以后,他每天就在学院和一班十几岁的孩子滚打在了一起,教他们身段把子武功等基本功。

亚峰第一个援助期内,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带好这个班。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对一些大的道理和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所以教学中难免更为吃力。武老师一边教授动作一边讲道理,经常强忍着腰椎间盘突出和膝盖劳损的疼痛为他们示范各类高难度动作,使他们能够看清楚每一个细节。

在这个班学制到了四年的时候,另一个舞蹈表演中专班(六年制)又组建开班了。不同的是,这个班的学习地都在山西艺术职业学校,也就是原来的省艺校,武亚峰负责两地的创建和对接工作。

对接完此项工作后,很快就到了这一年的年底。

为了更好地促进晋昌两地文化的交流,更确切地说,是为了让昌吉本地的演员进一步体验和感受文化大省山西的厚重底蕴,在山西援疆前方指挥部大力支持下,武亚峰不断地协调跑办,为州艺术剧院赴山西开展戏曲、歌舞交流演出申请演出经费,并于2017 年12 月10 日至22 日,带领州艺术剧院的演出、创编人员奔赴山西太原、忻州、临汾、运城等地开展了新疆曲子、歌舞文化交流。

山西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中国戏曲艺术故乡”的美誉。在十几天的交流和观摩中,剧院的演职人员为山西送去了别具特色的新疆歌舞;与此同时,他们也通过观看山西戏曲名家的表演,感受到了自己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全面提高自身演技的信心和勇气。

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为了让昌吉州的戏曲爱好者更好地接触到山西戏剧,武亚峰每年都在各类戏曲培训班中讲课,传授戏曲知识。每次讲课之前,都精心准备课件和内容,编排了《天山曲韵》等多个节目,保证让大家能够听懂、学会。

续 援

时间转眼就到了2018 年7 月,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面临结束。

武亚峰(左)为演员画脸谱

然而,仔细检点一下手头的工作,许多事情都在进行当中:曲子班的孩子们刚刚毕业,进入戏曲一队的演员们都十分年轻,很多的基本功仍然需要在进一步的指导下不断锤炼;晋昌两地的文化交流正在协调对接当中;非遗项目的艺术节目内涵仍然需要引深和加强;许多设想好要做的事情刚刚开了个头……

更主要的是,由于人缘好,肯吃苦,能忍让,行事又低调,武亚峰已与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大家也纷纷劝他留下来,再干一期。

这一年的暑假,在山西省京剧院工作的爱人带孩子来昌吉州探亲,住了一个月,耳闻目睹武亚峰的工作状态,也对他寄予了高度的理解和支持肯定。

于是,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再次援疆一年半!”

在2018 年的工作总结中,武亚峰罗列了以下一些事情:

五年制新疆曲子大专班于7 月份毕业,州艺术剧院组织举办毕业典礼及汇报演出;

州艺术剧院新疆曲子戏传承人携乐队共11 人,赴天津参加全国非遗曲艺周展演,展示了新疆曲子的风采和魅力;

院曲子戏应邀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展演活动,与全国348 个戏曲剧种同台演出,获得了各方高度评价;

当好新疆、山西两地宣传员、联络员和服务员,主动牵线搭桥,组织双方人员考察互访,顺利协调配合山西省各大剧目的演出,在各类演出中提供住宿、交通、演出场地、人员等服务,自2017 年至今,先后有《于成龙》《火花》《生命如歌》《日昇昌票号》《解放》等多部剧的演出,丰富了昌吉州广大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林林总总的工作虽然琐碎,但其中却饱含了武亚峰全部的耐心细致和甘之如饴。

2019 年1 月,昌吉州春节联欢晚会筹备演出,由于戏曲节目突然短缺,而时间又十分紧迫,武亚峰临危受命,用短短一周时间,组织演员抽空编排了大型戏曲节目《梨园锦绣》,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誉。

春晚结束后,他又带领戏曲小分队参加了州文联在各县市举办的春节文艺晚会和“文化惠民下基层”活动,深入到各县市村、社区,为基层的群众送上了一场场戏曲盛宴。

在奇台县柳树河子村演出时,得知村里有特困户食道癌患者母子,因行动不便,无法到村委会观看演出,武亚峰带领演职人员,买了慰问品,前往特困居民家中走访并进行现场表演,为他们送去了精神食粮和党对百姓的关怀。坐在轮椅上的特困户感动万分,眼眶里噙着泪,几乎要挣扎着站起来向他们道谢!

每当想起这些令人感动的场景时,武亚峰都会情不自禁地说:看到百姓们那些发自内心的获得感,顿时觉得自己平常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和价值!这是任何表扬和奖励都无法替代的。

坚 守

武亚峰生于1984 年,是典型的八〇后,今年35岁。在所有的援疆干部中,这应该是比较年轻的了。

武亚峰是太原市晋源区人,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使他深受晋阳文化的熏染。还在村子里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父亲突然让他去省戏校上学,就这样,武亚峰因缘巧合地成了京剧演员。在戏校学习了六年京剧武生后,一如父亲为他设计的那样,他来到京剧院当了一名演员,年仅18 岁。其实早在戏校上学时,他就经常在各种演出中跑龙套扮角色,早早就把学习和实践结合了起来。武生的本行,功架优美,稳重沉着,腰腿功夫与武打动作轻捷矫健,干净利索,把武亚峰从小就塑造得英气勃勃,神采焕发。难怪我在昌吉州第一次见到他时,觉得他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英武之气,以为是军人出身呢!

从戏校毕业到了京剧院,一呆就是十二年。随后,因工作需要,他借调到了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一边演出,一边担任戏曲系的老师。这些年里,他随团表演,走遍了全省各地,见识了最高端的戏剧名家,也体尝了最艰苦的农村生活;经受了生存挑战的磨练,也积累了丰富的专业表演经验,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学生,成长为了可以独挡一面的优秀青年演员和戏曲教师。他甚至多次作为山西戏曲演员代表远赴台湾、日本、法国演出。

千锤万击,百炼成钢。

到了2017 年报名援疆时,武亚峰已经在戏曲界从业将近二十年。

来到西域,完全陌生的环境与气候,崭新的工作内容和全新的人事关系,让武亚峰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来适应和融合。

为此,他每年来疆,都是早早到位,一头扎进具体事务中,忙得昏天黑地,不知不觉就到了假期;假期他又是尽量晚回,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了,才最后一个回家。一年到头,他真正在山西呆的时间也就是十几天。

比如2019 年昌吉州的春晚,就是在他已经放假准备回家过年的前夕,又忙了一周才赶在年尾回到太原。

每当在这样的时候,他就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不要想家,这里的人们更需要你!

除了重大活动和其他对接工作,州艺术剧院每年要组织表演队赴各县市惠民演出100 多场,其中武亚峰亲自带队的场次就有二三十场。他忙碌其中,专注于事务环节,早已忘了自己的各种思绪。

今年6 月份,山西作家采访团抵达昌吉,对山西援疆干部进行专访。此刻的武亚峰,正在忙着协助筹备昌吉州建国七十周年的国庆晚会,他负责晚会的戏曲部分,选派演员,戏曲指导,舞蹈环节的把关,甚至把在山西学习的舞蹈班的小学员调回来等等,都是他的事。他每天忙得脚不旋踵,但却乐此不疲。

武亚峰感慨地说,初来时,他的心里特别忐忑,一是怕适应不了气候,二是怕干不好工作。现在,他不仅适应了天气与作息时间,而且自认为和院里的领导和同事们处得十分融洽,大家有什么话,都愿意和他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说。武亚峰总结道:主要原因一是自己一切以工作为重,没有私心杂念;二是放低身段,善于通过各种方法和大家沟通协调,包括喝酒聊天等等手段。新疆本地人,无论汉回维哈各族人民,性情都特别豪爽大方,与他的性格特別合拍。会说话的人都会唱歌,能走路的人都能跳舞——武亚峰已深深地融入了他们之中。

2018 年8 月,武亚峰突然发现自己的血压飚升到了120~168 之间,而且经常感到头晕。后来他吃了几次中药,进行调理,但效果不明显,到了今年6 月,他开始服降压药。尽管如此,他仍然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克服,不能因此而耽误了工作。

现在,距离又一个援疆周期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了。对于武亚峰而言,是回到山西去还是续援,这将是很快就需要作出回答的又一个选择。

不过,经过了两年多的援疆历炼,这个问题已经无法困扰武亚峰。学院领导对他的信任,家人们毫无保留的支持,使他沒有任何后顾之忧,如果工作需要,他随时都可以用一纸申请,继续援疆一个周期。

他认为,晋昌两地,都是有着丰富文化积淀的区域,五千年文明浸洇的山西与两千余年丝路文化熏染的昌吉,它们的文化内涵只存在差别,而不存在距离。尤其是他所从事的戏剧表演与昌吉州艺术剧院所倡导和努力的目标,二者之间高度契合与兼容。通过这几批的艺术干部援疆,他们之间的融合才刚刚开始,在未来更是有着无限延展的空间和无比众多的合作机会。能把戏曲故乡山西的更多精粹和成果移植和渗透到昌吉以及更广大的疆区,就是武亚峰现阶段和今后很长时间里努力的主要目标。

为此,他深入,用心,坚守。

他坚信,光是资金和人力的援助远远不够,要想彻底改变现状,需要从文化和观念等多方面深入渗透,才能产生更理想的援助效果。他随时准备着将这一切引向深入和具体,无论现在还是下一步。

猜你喜欢

艺术剧院昌吉州援疆
昌吉州第八届文艺“奋飞奖”获奖名单
《永恒的回忆》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交响乐团——纪念李德伦大师百年诞辰交响音乐会
艺术剧院创新艺术管理模式的分析与阐述
援疆动态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交响乐园《不朽的贝多芬》交响音乐会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园《五月礼赞》民族管弦音乐会
援疆动态
校政企战略联盟背景下昌吉州外向型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研究
昌吉州纤检协会免费举办棉花检验员培训班
昌吉州主客观温度预报检验及业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