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潘查亚特体制下尼泊尔教育发展的成就及其原因
2019-11-20朱嘉婧
摘要:拥有“高山王国”之称的尼泊尔自1951年从拉纳家族独裁统治下解放出来,在潘查亚特时期,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初等教育普及,中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扩大,人口识字率的提高及职业技术教育受到重视。这主要是源于潘查亚特体制的推行,政局稳定为教育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全面、彻底、有效的教育计划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外国援助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国际助推。
关键词:尼泊尔;潘查亚特;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4-0121-03
作为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北部国家,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在过去一直没有引起其他国家太多学者的关注,直至潘查亚特时期,尼泊尔教育飞速的发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本文仅就这一时期尼泊尔教育成就及其原因作一初步探讨。
一、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综观这一时期尼泊爾教育发展的历程,其成就可大致概括如下。
(一)基础教育普及率提高
尼泊尔的教育制度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三个层次。初级教育即小学教育。尼泊尔小学学制5年,规定入学年龄为6岁。下面这个表格数据(表1)可以直观看出小学的数量、入学人数在潘查亚特时期获得稳步增长。从1961年到1970年这10年间,增加了3255所小学,注册学生由18.2万增加到44.9万,增加了26.7万;1970年到1985年15年间,增加了4613所小学,注册学生由44.9万增加到181.2万;1985年到1992年7年间,又增加了7629所小学,注册学生由181.2万增加到303.4万。以上数据表明,在潘查亚特体制下,小学入学率保持快速增长,小学教育在持续发展中。换句话说,20世纪60到90年代,尼泊尔的基础教育普及是当时国内的一大特色。[1]158
资料来源:T.B Manandhar,Education Development, “Population and Literacy”in Population Monography of Nepal,Kathmandu:CBS.1995,P.358,quoted from Martin Hoftun,William Raeper and John Whelpton,Peple Politicis & Ideology,P.211.
在提高基础教育普及率的同时,政府仍在采取大胆措施,使小学教育成为义务教育。发展至1970年,全国有110个乡村及1个县开始实施这一措施,[2]239国家免费发放小学课本,对失去上学机会的人实行成年扫盲计划。特别是在1972年,比兰德拉国王登基之后,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将小学义务教育扩展到全国各地,全国75个县级行政区划中,最边远的18个县域学生获得了从小学到高中均享有免费教育的权利。[3]78
(二)中等教育的发展
尼泊尔的中等教育通常被认为是这一时期才开始发展的。政府意识到中等教育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的中学课程延续了小学的基础课程,以农业和家庭科学为基本,为学生提供了农业、绘画、纺织等学科。中学教育也和小学教育一样,得到类似的推进。1951年以来,尼泊尔的中等教育统计数据由表2得以体现。
表中的数据显示,在潘查亚特时期,接受中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度提高,与小学相比,中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未能普及到尼泊尔较偏远和人口较少的地区,然而,三年计划(1963-1965)提出,未来,在每一个发展街区至少有一所中学。
(三)高等教育扩大
尼泊尔的高等教育也是这一时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19世纪的最后25年,印度建立了学院和大学,在此之后,只有贵族子弟有机会被送往印度学习。随着1951年拉纳政权的倒台,高等教育在尼泊尔迅速普及起来。如表3所示,在1951年-1961年的10年中,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增加了二十多倍。
到20世纪60年代末,尼泊尔已经拥有40所文理学院,学生人数也在逐年递增。1971年,高校学生人数增至1.72万人,80年代在校大学生人数比10年前增长了2.3倍,到1990年学生人数是80年代初的2倍[4]95。1996-1997年度,高等学校注册学生人数达到9.35万人。由此可见,在潘查亚特时期,尼泊尔的高等教育呈现出加速度的增长。除此之外,人们日益认识到改进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小组关于招生控制的各项建议,包括招生总数和具体学科的分配问题,以及关于现有学院合并等都受到了政府的认真考虑。最重要的是,相较于之前零散混乱的局面,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来监督和控制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通过的《新式教育体制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教育系统的控制,关键性的决定都由中央指派的区教育官员作出,而全国教育的大小事务都要由坐镇加德满都的教育部长最终负责。
(四)教育的发展带动尼泊尔人口识字率的提高
这一时期尼泊尔的全民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具体数据见表4。
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尼泊尔人口的识字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带动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渴望获得受教育的权利,也激起了人们对教育现代化强烈的渴望。
(五)专业技术和职业教育得到重视
尼泊尔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对多类型多层次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教育的需求。专业技术和职业教育被定义为在农业、商业、家庭和消费科学、卫生职业、市场营销、技术和贸易工业部门中具有实际说明意义的职业技能指导。1973年出台的“新教育计划”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文件,其宗旨是大力推进教育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过去国家重视精英教育,在这一时期,为了满足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步转变为注重发展职业教育,以此来促进尼泊尔社会的自力更生。由资格培训、学历教育、学位与科研教育等四个不同方向构成的教育结构,新教育计划力图引导人们关注实践与应用方面的培训,根据这项计划,学生需到乡村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以此来熟悉乡村,提高自身的职业和技术水平。
二、尼泊尔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纵观潘查亚特体制下尼泊尔教育发展的成果,结合国内外社会环境,这一时期国内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概括如下。
(一)潘查亚特体制的推行维持了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为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尼泊尔在推翻拉纳家族的统治后,开始进行民主建设,然而随着人民对现代化的渴望,政府意识到能够实现这些愿望的战略性行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加之中央和地方以党派为界产生了对工作机会和资源的激烈争夺,党派政治导致尼泊尔持续的政治分裂和冲突,至1958年,民主体制便在人民群众的冷漠中日渐衰弱下去。[5]103对现行政治体制运作失望或者积极参于体制建设却幻想破灭的人们,再次恢复对君主制的信心。国王作为传统的象征,被描绘成把国家解放出来的救世主。[6]224在经历了尼泊尔国大党和王室近10年的斗争和紧张局势之后,马亨德拉国王最终在1960年12月的一场王室政变中解散了尼泊尔的政党制度,宣布多党民主实验失败,并改革国家体制,实施了他认为最符合尼泊尔本土的政治体制——潘查亚特体制。这一体制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政治上回归传统的国王集权,以消除党派之争。在这一时期,国内政治斗争被国王的權威所压制,使得国内的动荡局面趋于缓和,实现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在一系列的政治措施之后,尼泊尔的政治领域基本实现了思想统一。国王强调传统价值,不断加强王权威信,与此同时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社会的各方面进步,突出了国王的亲民形象。[7]32国内建立了对传统价值的共识,避免了党派体制的内讧和冲突。同时,国王打破拉纳家族时期的闭关锁国孤立外交政策,施展自身的外交才华,建立多边外交关系。拉纳家族统治时期,与尼泊尔建交的国家只有5个,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尼泊尔与2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8]101969年,尼泊尔成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之一,国际地位大为提高。稳定的国内外社会政治秩序,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尼泊尔政府集中主要精力推进国家的现代化,这些条件大大有利于尼泊尔教育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在潘查亚特时期,政府以鲜明的国家建设为目标,对经济的现代化实现了有序推动。众所周知,教育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马亨德拉国王继位后,规划国家的发展目标,并实施了多个发展计划。[9]1国王在国内政局稳定的情况下,加大对经济建设的投资,据统计,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总投资额仅为3.34亿卢比,到第二个“三年计划”中投资的金额增为6.7亿卢比,随后的发展中,数额不断提升。到“七五计划”时期,政府的投资额已经增为504.1亿卢比。在多个“五年计划”中,针对教育项目的投资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同期,尼泊尔还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一个山地王国,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恶劣,绵延的雪山、陡峭的峡谷和广阔的山谷,这些自然环境特征将这个国家与外界隔绝了起来,与此同时也阻断了国内各地之间的联络。“一五计划”实施之前,全国的交通设施只有公路429公里、铁路81公里、索道22公里和空中航路576公里,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潘查亚特体制实施期间,快速发展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到1989年,国内铺设的公路达到了9655.8公里。公路的建设使莱特平原与首都等城市联络了起来,这使得经济和种族落后地区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
(三)全面的教育计划提供的政策支持
尼泊尔的教育规划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更为彻底和有效,1953年,教育部长组建了全国教育委员会,这个由56名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在一年内进行了紧张的工作,根据尼泊尔国内教育形势起草了一项长期、全面的教育计划。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目标都被囊括在内,还包括教师培训、教材开发和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的相关内容。其大体内容有:(1)25年建立让儿童都接受的五年义务教育;(2)为全国20%的青年提供多用途的中学教育,并争取在10年内,全国32个行政区都建立一座高校;(3)5年内建立起一所全国性住宿大学,并且5年内,全国5%的青年能接受高级教育;(4)成人教育(包括文学教育)适用于所有希望在15年内获得高等教育的人。这份报告为以后的尼泊尔经济发展,以及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亚洲教育项目的规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外国援助为教育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上文说到,马亨德拉国王与世界上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扩宽了本国的外交领域,一改往日依附于印度的单边政策。作为一个长期封闭的贫困内陆国家,国王清楚地意识到,依靠自身有限的资源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因此,吸引外援就成了当时国家发展的战略之一。马亨德拉国王利用自己的谈判才华与冷战时期各国的战略利益,吸引了美、苏等国家的大量援助,同期,与东欧国家建立贸易关系,利用外交关系还赢得了日本与西欧一些国家的援助。在潘查亚特时期,几乎所有专业培训机构都是各国经济援助计划的一部分。美国早期的援助在尼泊尔颇见成效,他们帮助尼泊尔扩展了国家教育系统,并建立起相关的教师培训机构。在1980-1990年间,美国对尼泊尔留学生授予的奖学金包括博尔布莱特奖金等一些国家奖学金构成了其对尼泊尔援助的重要部分。前苏联在高等教育阶段特别是工程和医疗领域对尼泊尔学生提供奖学金,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每年有60-65名学生得到奖学金并被前苏联的院校录取,他们在前苏联留学的时间要比在印度或者美国的同学学习时间更长,在潘查亚特时期,共有2000余尼泊尔的学生在这一项目中受惠。
三、结束语
在潘查亚特时期,尼泊尔的教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普及初等教育,发展中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提高人口的识字率。虽然教育有了上述显著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主要有:学生流失严重;男女接受教育的不平等,特别是在山区或者更偏远的地区,这些现象更为严重;此外,国内一直缺少正规培训的老师,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在尼泊尔后续的教育发展中,政府需要在继续发展教育数量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的质量,关注教师培养工作和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由此可见,尼泊尔教育持续发展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前进道路充满曲折,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艳芬.共和之路:尼泊尔政体变迁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Nepal Council of Applied Economic Research,Nepal:A pro?e.
[3]Pashupati Shumshere J.B.Rana and Dwarika Nath Dhungel(ed),Contemporary Nepal.
[4]Martin Hoftun,William Raeper and John Whelpton,People,Politics&Ideology:Democracy and Social Change in Nepal.
[5]Dor Bahadur Bista,Fatalism and Development:Nepals Struggle for Modernization.
[6]A.Gupta,Politices in Nepal:A study of Post-Rana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arty Politics.
[7]Martin Hoftun,William Raeper and John Whelpton,People,Politics&Ideology:Democracy and Social Change in Nepal.
[8]Y.N.Khanal,Essays in Nepals Foreign Affairs.
[9]Pashupati Shumshere J.B.Rana and Dwarika Nath Dhungel(ed),Contemporary Nepal.
作者簡介:朱嘉婧(1994—),女,汉族,江苏泰州人,单位为苏州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为英联邦国家历史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