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路径

2019-11-20魏冉

西部学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育人政治思想

摘要:“实践育人”之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旨在消除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弊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性”属性的回归,其育人创新应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机制创新之路。实践育人要利用广泛的关联度将相对抽象的政治思想内容向学生管理、专业学习、岗位实习、日常生活等领域渗透,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育人;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4-0084-0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高校培育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特色形式,其“特色”主要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化”方面。当今世界范围内,尚未有任何一个国家类似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依据,并融入到学校教育组织体系之中。相对应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门多种“思想政治课程”组成的学科,它除了系统的理论内涵之外,也必然存在鲜明的实践特征,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也必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奠定了可行性。以此引导高校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解决问题,促进高校人才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经济建设、现代化发展等一系列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背景下的应用,并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征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则,由此收获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成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同样要顺应时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路径才能发挥最好的教育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特征解析

“思想政治”属于人文属性概念范畴,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后,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社会组织、文化形式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公共秩序,进而通过对“公共秩序”的剥离、抽象、集成,逐渐形成具有社会公众意识导向功能的理论体系,演变成不同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政治观念(或曰“价值取向”)。从这一角度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诞生于社会实践,其内涵包括一系列“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政治信仰”等,整体上对社会成员形成约束力和导向性,因此“实践育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不同侧面的特征。

(一)目标明确性

宏观上,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典型的“前喻文化”模式,几乎所有创新的尝试都是建立在固有的实践经验之上的,反馈到个体的实践行为上,“后辈”总是需要向“前人”学习和借鉴,获取一定的指导与帮扶,以此做到弯路、挫折的最大程度规避。在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下,“教育”作为前人向后辈规模化、系统化、有序化传授“知识经验”的行为,必然会在自身体系内建立起目标明确的逻辑结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则是基于“教育公平”的前提下依据特定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对教育对象展开思想教化、品德塑造、政治引导等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明确的目标,基于马克思主义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果为教育资源,引导高校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主流文化观念,并在实践中正确使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获取社会竞争力,不断地自我完善。

(二)广泛关联性

本质上,“实践育人”和“理论育人”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差异主要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媒介、形式方面。显而易见,“实践”相对于“理论”的空间更大、媒介更多、形式更多元,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关联度——包括学生管理、专业学习、岗位实习、日常生活等领域,都可以高度渗透并提供鲜活生动的案例——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途径可以发挥“润物无声”的效果,例如“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民族情感”等相对抽象的内容,通过不同生活场景、个人行为的实际行动的关联转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效果,相对于“理论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好地规避了灌输式、强迫式、说教式等教学方式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三)鲜明时代性

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解读,实践行为既要考虑“大多数”的认同,也要考虑“少数派”的个性化需要,且不同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环境、资源、方式等也存在差异,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当前,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国内社会转型改革,空前开放的“互联网+”信息环境涌现了许多新思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实践育人实施过程中遵循时代特点、规律、局限,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路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契合当代大学生心理诉求和精神需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价值蕴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经济建设、现代化发展历程中总结出的“真理”。同样,作为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外延”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的价值。然而现状并不乐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课程化”的实施形式,造成严重的“重理论而轻实践”问题,教育成果偏离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主旨,以“卷面答題”的浅薄成就呈现,无疑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的贬损;了解“实践育人”的价值蕴含,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统一”大有裨益,也是实践育人途径创新的重要依据。

(一)实践育人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

《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且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授之以渔”,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如何激发教育对象兴趣,促使其主动地学、热爱地学。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度理论化的呈现形式,从根源上剥离了实践性特征,纯粹抽象的“理论”对大学生不仅不会产生任何吸引力,还会因为艰涩难懂而消解学习信心。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社会意义上的“人”获取知识的逻辑基础是社会实践,强调过程的感知、方法的掌握、成果的体会,通过“理论→实践”的转化,才能基于自身知识经验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意义建构”。

“实践育人”路径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获取直观的体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实践中接触更多教育具象元素,跳出书本、课堂的局限,例如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主体的演讲中,或慷慨既往、或豪情抒发、或理性思考,语言的交流促进情感的丰富,从而感染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

(二)实践育人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如前文所述,人类社会实践中需要考虑“少数派”的个性化需要,换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下,不仅要考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整体层面上的需求,还要针对大学生个性思维特色——尤其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中,“个性”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标签,基于网络构建的发达传播途径,“泛娱乐”的文化氛围导致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更加多元、价值判断更加复杂、政治意识更加模糊,西方腐朽思想及国外敌对势力言论通过精心“伪装”,将一些极端性、激进性、煽动性的错误思想政治观点包装成“个性”,以此欺骗涉世未深的高校大学生,容易导致其误入歧途;因此,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都要凸显出“针对性”特征,契合高校大学生心理、行为规律,转化成他们易于接受、理解的形式,这也是践行教育“以人为本”原则的途径之一。

(三)实践育人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考核点检验其“实效性”,不仅要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掌握程度,还要基于日常生活、校园活动、社会参与等途径考察“知行合一”的程度,如果“说一套、做一套”,无疑证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失败;实践育人为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奠定了基础,它的基本展开途径是通过“实践体验”来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理性,通过为学生构建“理论→实践→理论验证→意义建构”的践行途径,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真学、真懂、真会、真用”,将个体的生存发展与国家、社会、集体密切结合起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感,提升政治理论水平。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创新路径

立足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促进力,同时,“互联网+”、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等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素出现,也要求实践育人路径必须创新,才能适应新的教育环境、满足新的教育需要、达到新的教育目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教育理念”即指导教育实施的思想总和,而思想(理论)决定行动(实践),因此要创新实践育人途径,就必须正确看待教育理念创新这一前提。从教育关系角度出发,高校教育主体应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主动走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正确认识,积极构建与教育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高校思政教师、大学生之间贯彻“交互主体观”,这样才能有效打破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拘囿,为实践育人路径的拓展创造条件。

客观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并不新颖,素质教育倡导以来,这一教育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演化,被视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结合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践行,远没有达到“创新”的程度,充其量是一种照顾学生学习难度的协调机制,强调聆听大学生的需求并给予一定的满足。基于实践育人的“创新”,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开阔的胸襟、高远的视野,认识到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应重视大学生自主发展的实践能力,增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意识和协作能力,而不是“为了个性而个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教育内容是教育实施的基本材料,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鲜明时代性”的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亦不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否则一旦与时代脱节,所谓“实践育人”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容易出现时差倒错的教育窘境。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建立了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贯穿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学校教育自然也在其中,尤其高校应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阵地”。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种指出,当今之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要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最高目标,也是个人、社会、政党、国家等不同层次主体思想和行动的“总依据”,而要实现“中国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要结合实践育人方式,引导当代大学生在新时代继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基于此展开创新并形成的教学内容,更契合当代大学生切身利益。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

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结构,在教育职能履行过程中以一定运行方式、构成要素和管理制度——方式、要素、制度的组合,本质上又是对教育内、外部环境的适应模式,当环境发生嬗变,高校教育机制也必然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途径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建立以高校为中心的协同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关的主体(如政府、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纳入联合范围之内,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统一,从多个层面影响高校学生。另一方面,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应该认识到,“实践育人”的检验标准不在于“学得好、背得好、考得好”,而在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应用得好”,高校可结合“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媒介,满足实践育人的有效评价,激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冯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

[2]冯刚,王栋梁.实践育人创新发展的理論思考和实现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5).

[3]张瑞敏.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4]金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12).

[5]黄兴海.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0).

作者简介:魏冉(1991—),女,汉族,单位为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

(责任编辑:御夫)

猜你喜欢

育人政治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