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改革
2019-11-20王丹陈秀琪
王丹 陈秀琪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课程的主要目标,这无疑是依据提升人文素养的现实需求提出的。《大学人文基础》课程通过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文化礼仪水平、价值取向和团队协作能力,作为改革的旨归,对于培养有人文素养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大学人文基础;人文素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4-0081-03
一、研究现状及意义
国内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轻视人文素养培育的问题。国内与“人文素养”相关的论文有五千多篇,其中与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相关的研究只有四百篇左右。相关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3年,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杨柳的《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内容是研究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育。经过多年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育探讨的方向主要为:以人文知识为基础,贯穿人文精神的培育,进而实现学生人文行为的养成。
針对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将“人文素养”的培育切实深入到人文课程中,编制进人文教材中,并对人文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探讨和研究,同时注意“人文素养”的实践性,发挥人文课程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改变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重视技能轻视人文”的现状,进而培育出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大学人文基础》课程建设研究项目”旨在通过企业调研对学生人文素养要求和内涵的分析,指导《大学人文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该课题对于人文素养理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文素养”分析
(一)“人文素养”的汉语意义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贲卦的象辞,其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与“天文”对举,指一种人伦有序的“文明”的社会秩序。《辞海》中,“人文”一词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文明人”的存在,“文明人”是具有较高的内在品质——文化素养与底蕴。人文素养一般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内涵十分丰富,是一个人“能力”和“精神”的体现。从汉语的内蕴而言,人文素养需包含“文化礼仪”“价值取向”“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培育。
(二)“人文素养”的现实需求
1.企业需求
院校是为企业输送合适人才的教育基地,企业面向市场,对员工人文素养的需求是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育的重点参考标准之一。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更侧重于“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对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一现实,课题组成员进入企业,对于企业用人标准以及现实需求作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现在企业对员工个人素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员工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外,更关注沟通表达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及创新思维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正是我们人文素养的培养内容。
2.培养需求
高职院校的普遍学情是,学生文化课偏弱、学习能力低、积极主动性较差,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强。针对于此,我们以我们所在的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该校2018级的学生做了相关调研。调查结果显示,60%的同学喜欢活动教学的授课方式;80%的同学十分看重课堂氛围;73%的同学期望课堂内容拓展延伸到知识的实际应用。根据学情的分析,我们注意到这门课要注重实践性与工具性。
基于以上内容,我们将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界定为“沟通表达、团队协作、创新思维、艺术审美、文化礼仪、价值取向”,亦称“六大内涵”。
三、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课程内容设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大学素质类课程会更加受到重视,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类课程中,许多教材基本仍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讲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与学生很不契合,且无法突出“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
而《大学人文基础》(第三版)教材的课程安排,融工具性、知识性于一体,包括了语言文字、文学、实用写作、演讲与口才、艺术欣赏,职业素质教育等课程的一些内容,大大拓展了语文的知识和能力。从编排上,借鉴理工类课程项目教学的理念。而此次项目化教学最大的特色是实践活动,这一过程就是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以新的寓教于乐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之从学习中获得美感享受和审美愉悦。
第三版《大学人文基础》总共7个篇目:大学:人文与美育的圣地、自然之美、言语之美、举止之美、心性之美、艺术之美、诗意的生活,每个篇目设置1-3个项目,围绕人文素养“六大内涵”,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沟通表达
沟通表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以及如何做到更好地沟通,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三版《大学人文基础》中的第三篇言语之美就着重培养这一内容。
首先,每个篇目开篇用古代经典诵读引入课堂内容,强调言语沟通的重要性;同时,将项目相关的经典文章讲解给学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到沟通的意义及其涉及的知识点,从理论层面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技巧。以第三篇“言语之美”为例,篇目开篇设置五句经典名言:“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在经典释义中不仅融入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基本常识,更强调言语沟通中恰当的时机、合适的语言等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听话与说话”“故事人生”“魅力演讲”这三个篇目的设置,在学生实践中融入基本的沟通表达技巧与所选经典文章的基本文学常识,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到人文常识的融入,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人文素养课程培育。
其次,提升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三版教材中每个篇目都有相对应的应用文写作,包括写学习计划、写游记、写作演讲稿、写作人物通讯、写作调查报告、写作策划书(系、学院文娱晚会的策划)、写博客等,一些基本的应用文写作格式都有涉及,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以第三篇目第二项目中的“演讲稿”写作为例,师生选定演讲活动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书写演讲稿。在演讲稿写作完成之后,教师进行点评,在点评的同时融入演讲稿的写作格式以及如何将演讲稿的内容写得更加充分、饱满等内容,富有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进行演讲稿的修改,掌握演讲稿的写作,增强书面表达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掌握基本文学常识以及书面表达技巧的基础上,举行班级活动,如班级故事会、班级朗诵会、班级演讲比赛等,在活动中展现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创新思维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王小波也说:“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大学人文基础》(第三版)第七教学篇目《诗意的生活》,其中的教学项目从吟诵生活、赞美生活到网络生活,从古代诗词到现代诗词,培养学生的诗词感悟能力,从欣赏解析到最后由自己提笔创作,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既动脑又动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后延伸到网络生活,从新时代的网络平台(微信、微博、博客等)出发,培养学生对新媒体的感知能力,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从而引发对自身的思考,由内而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第七篇目第三项目“网络生活”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自觉主动维护网络安全,以“网络利与弊”为主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辩论赛。在准备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工合作,鼓励学生搜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并采集案例作为论据,完成小组辩论赛的准备工作,举行班级辩论赛。在活动中融入辩论赛及网络生活的基本常识,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生活的美妙,并在“网络利与弊”的主题活动中学会理性而诗意的生活。
(三)艺术审美
斯宾塞说:“没有油画、雕像、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大学人文基础》课程中的艺术审美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二教学篇目《自然之美》的内容是从自然环境出发——亲近自然、感悟自然,首先欣赏阅读著名作家对大自然的描写,掌握一定的基本文学常识,其次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直观感受;第六教学篇目,主要从戏曲、书法、音乐、美术等方面进行,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简单的描述,带领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书中涉及到的经典作品进行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中国古典艺术博大精深,美妙绝伦,能够让人的内心得到平静,提高人的内心涵养,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
(四)文化礼仪
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向来以礼待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展现自己的礼仪风范。第四教学篇目《举止之美》,就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涉及到从古代到现代,从家庭到职场,从生活到网络,细化到打招呼礼仪,餐桌敬酒礼仪,更有着装礼仪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让他们从内到外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精神。以第四篇目第一项目《礼仪风范》为例,设置班级情景剧表演,以“梦回汉唐”为主题,让学生分小组搜集汉唐礼仪基本常识,书写情景剧剧本,分角色扮演,进行班级情景剧比赛。比赛中教师进行点评,在点评中融入中华传统礼仪基本常识,并延伸到当代大学生应展现的礼仪规范,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生文化礼仪的提升。
(五)价值取向
在新时代,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而,《大学人文基础》课程中,通过思想政治案例实现价值观的引导迫在眉睫。第三版教材的《大学人文基础》从各个方面力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第二教学篇目《自然之美》让学生走进自然,感悟自然,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从经典诵读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到学生走进校园拍摄他们眼中的校园风景,感悟秋之静美,然后在自然环境中诵读《济南的冬天》《静虚村记》,培育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六)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现在的学生这方面的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在第三版《大学人文基础》教材中,每个项目的内容最后都会落实到课堂实践活动上,直观展示该项目的内容,比如班级朗诵会、班级故事会、班级演讲比赛、礼仪展示等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具体的实施组织都是交给学生来完成,让班干部安排活动细节及学生工作,筹划活动。而每个同学的活动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作为平时成绩的部分。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同学的“漠不关心”,鼓励每一个同学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班级的凝聚力与团队意识也会逐步增强,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在课程内容设计中,针对人文素养的六大内涵,以活动推动课堂教学,经过两年的活动课堂实践,《大学人文基础》课程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凝练出六大人文素养实践主题活动,即“职场自我介绍模拟赛(含求职简历设计比赛)”“‘读中华经典、吟唐诗宋词、讲身边故事演讲比赛”“古典诗词吟诵比赛”“‘我与母亲微视频制作比赛”“中华礼仪情景剧表演比赛”“‘人与自然关系手抄报比赛”,从学生班级活动推广到校园主题实践活动,从人文知识的积淀到学生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全方位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总而言之,《大学人文基础》课程内容设计,是基于《大学人文基础》(第三版)教材,围绕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展开的全方位的改革,通过项目教学内容的设计,让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融知识、育素质,有利于让学生尽早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注 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
参考文献:
[1]姚惠福,付立平.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浅析[J].黑河学刊,2016(4).
[2]陆山华.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的弘扬与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1(6).
[3]黃欣加.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3).
作者简介:王丹(1992—),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单位为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陈秀琪(1991—),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单位为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2017年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大学人文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项目编号:JZ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