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启示

2019-11-20柴丽娜

西部学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亲和力语言艺术话语

摘要:说话既是思想的表达,也是语言技巧和话语艺术的反映。习近平在讲话中善用典故民谚、诗词古句和流行新句,展示出了人民性、时代性、生动性等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是师生沟通的纽带。习近平独特的语言艺术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想接地气,增强亲和力,需要以情感人、以典育人、以趣动人的语言。

关键词:习近平语言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4-0041-03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他多次在讲话中善用典故,巧用诗词,妙用新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换为通俗易懂的“百姓话”,展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和独特的语言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1]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也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独特的语言艺术,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供了借鉴,也带来一些启示。

一、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特征

习近平在讲话中非常注重对语言艺术的运用。他善用打比方、说故事,善用大白话、俗文俚语,善用传统经典、诗词古句,语言展示出人民性、时代性、生动性等特征。在人民群众看来,“高端”的施政理念也能够如此“接地气”。

其一是人民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流行于民间、为群众喜闻乐听的精彩语言,习近平熟练掌握并时常引用于讲话中。他善用接地气的俗文俚语说进群众心坎:“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博得人民群众一阵阵热烈掌声。他还讲了很多平易近人的“大白话”,如:“年轻人不要总熬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等,话语贴近群众,朴实无华却浅出深入,能迅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不管是工作会谈还是与群众交谈,他都从群众的感受及利益出发,不说空话套话,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阐述深刻道理。看似平凡的聊天,却透露出心系群众的良苦用心,谈笑间不知不觉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大白话”中体现出深刻的人民性,使之语言艺术也更具亲和力。

其二是时代性。不同时代都有其不同特点和风格,语言作为一个符号,能够记录和反映一个时代的特色。新时代背景下,人们语言风格及特色也日益新颖多彩。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习近平时代性的语言风格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他善用富有时代气息的话语鼓舞民众,得到共鸣,因而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2015年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加入“蛮拼的”、“点赞”等流行词为党员干部加油打气,引起青年一辈的热评;谈及食品安全问题,他以“舌尖上的安全”强调国家要重点把关食品安全问题,使国人更关注“舌尖上的中国”;2019年他在新年贺词上加入“追梦人”流行词鼓励大家成就是挥洒汗水奋斗出来的,更是强化了“中国梦”的意义。习近平不仅借鉴许多影视、歌坛、网络流行语,还对语言有所推陈出新,于是他的很多语句都成了新时代的流行语,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他那口语化又接地气的风格,像唠家常一般,如春雨润物,沁人心田,很快传遍大江南北被人民群众广泛使用。習近平讲话中注重富有时代特色的话语表达,既与时代发展同步,又引领着时代大潮。

其三是生动性。领导干部在讲话中应把政策表述转化为群众乐意听、听得懂的语言,使得沟通交流中的语言富有生动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习近平善用“打比方”将抽象化为具象、将平淡化为生动,从而将严谨的施政理念诠释得更形象化大众化。如他用“打老虎,拍苍蝇”坚定表达反腐决心;用“人生的扣子”强调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性;用“啃硬骨头”来表达勇于打破利益藩篱的决心;用“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强调要加强各民族的交流交融等等。他还善于将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引用在讲话中,善于将抽象理论转换为群众所熟知的事理。如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讲述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用“不要狗熊掰棒子”强调扎实推进民生工作。这些谚语是群众从实际生活总结出的智慧,看似平实却蕴含着深刻道理,生动的语言中蕴藏着治国智慧。使得理论影响力中又多了一份感染力。

不得不提的是,习近平艺术性语言风格的形成有其深厚土壤和基础,这与他个人的文化素养、思想品格及生活经历密不可分。首先,他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极高,高深的理论素养是其语言特色形成的理论基础。同时他博览群书,善于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他常引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箴言警句鞭策自己,多次讲话中他妙语连连,让听者耳目一新。就连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他也爱用民间谚语活跃气氛。其次,他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历。他在农村有过七年知青经历,因而对农村生活有更深刻的体验,对人民群众有更深厚的情感。他先后工作于部队和地方各层级党委政府,最后在中央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丰富经历以及与群众的休戚与共,使他的许多讲话让群众听得懂也乐于听,因而更具人民性、时代性和生动性。

二、以语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依据

通过对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解析研读,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语言是信息传递的思维工具和指令符号。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来自于教育主体的人格魅力、教育氛围的融洽性等很多方面,但语言运用是一个核心要素。[3]语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理论依据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教育语言学和语言修辞学等进行探讨。

其一是马克思主义语言观。谈及语言的产生时马克思提到:“‘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到物质‘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4]他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5],“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6]思想和智慧通过语言这个现实躯壳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语言与脱离实践的抽象语言观不同,语言是一种政治、历史和物质现象。以马克思主义语言观为导向能促使我们从现实的社会为出发点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价值和内涵,有助于回答现实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从而增强亲和力。

其二是教育语言学。教育语言学是语言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学科,融合了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具有“多界学科”属性,虽有多学科特点,但其核心还是聚焦于教育中的语言问题,即落脚在语言学。教育语言学在语言学中找准位置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坚持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通过各种理论与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是教育语言学不断壮大的基础。其次,注重语言与教育的互动。教育语言学研究对象有其范围,即语言和教育的交集和互动,不光要从语言学中汲取营养,还要关注教育学的理论和技巧。再次,明确语言教育学政策指向性。有明确的政策指向性,是教育语言学的一个典型特征。以教育语言学为依据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能促进当前语言教学实践的建设,还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其三是语言修辞学。语言修辞学认为,语言单位在使用中都会出现修辞分化,产生修辞价值。[7]语言修辞学研究语言体系中的语音修辞、词汇修辞、语法修辞等修辞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美的表达和提升亲和力,语言的修辞运用能起到润色作用,大大增加语言的魅力,既能展现语言艺术之美,同时也使得政治语言易于理解和接受。另外,当代西方政治修辞学也对语言有过深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可借鉴其用语框架及论证模式等。而中国的语言修辞学更涉及语言和艺术的精妙关系,一方面有助于赏析语言之美,提升语言魅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构建中国风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三、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启示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语言是教学双方沟通交流的纽带。新时代的学生有许多新特点,如思想开放活跃、获得信息渠道广泛等等,丰富和新颖的话语表达方式有助于将话语说进学生心坎里,使之更加信服。习近平独特的语言风格,体现出高超的语言艺术,不仅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亲和力,需要以情感人、以典育人、以趣动人的语言,这是新时代为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是要以情感人,构建贴近学生的理论话语体系,激发学生共鸣。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强,因而在语言风格上略显严肃,且语言内容有较强理论性和抽象性,受教育者容易本能地产生消极和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教育者要言之有情,适时调动受教育者的情感,使其感动并信服。习近平乐于用富感染力的民间语言阐明道理,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其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情感人,构建贴近学生的理论话语。实际生活中,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采取自顾自说的独白式话语模式,填鸭式的机械劳动导致学生与教师没有共同话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一种单向度的灌输,并未真正关注学生需求,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更别提引发共鸣。构建贴近学生生活的理论话语,要求教师切实关注学生需求,少一些纯粹的理论复述,多一些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话语来传递思想感情,习近平生动性的语言特点可以作为借鉴,使用具有生活气息的网络语言,将教材的文本语言生活化等等。以情感人,贴近学生生活,沟通情感,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其次是要以典育人,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理论话语体系,启迪学生心灵。中国古代典籍和经典诗词蕴含深刻哲理,可以有效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使思想政治理教育理论话语更具中国特色。从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和著作里能够看出,他时常引用诗文、名谚等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治国理政思想,极大提升了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感,增强说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用具有中国风格的典故、名谚表述,一方面大大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语言的吸引力和艺术性;另一方面给马克思主义增添上中国文化烙印,使中国民众乐于接受和认同。欲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必须让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说“中国话”,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合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资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习近平在施政理念中运用中国古籍经典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不仅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气派”。这给予了我们一种深刻的启示,欲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就必须以典育人,构建具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教育者应充分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話语资源并运用于课堂,给学生带来思想启迪。

最后是要以趣动人,构建富有语言艺术特色的教学话语,营造轻松愉悦氛围。教育者语言风格对学生有一定影响,课堂教学中注重说话的艺术和技巧,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修辞,能化拘谨为放松,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学习乐趣。习近平的语言简约明快、风趣幽默,听了温暖人心倍感亲切。譬如他讲过的“‘一般如果没有硬杠杠,最后都成了‘二般了”。他讲,“我们手里捏着一把好牌,一定要有好牌打成为好局的自信”。这启示我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需以趣动人,说有趣的话,构建富有语言艺术特色的教学话语。尽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丰富多样,但生硬的教学话语仍会导致学生产生距离感和抵触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真正让学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一方面,教育者授课时可以学习习近平多运用富有艺术特色的语言使教学话语生动趣味,让学生听得懂、乐于听。另一方面,教育者可借当下热点或身边鲜活事例,以打比方、举例子等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和亲和力。同时,也要紧扣时代脉搏,掌握信息时代独特的语言符号,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语言表述。

值得注意的是,“趣”要有个“度”,在提及南京大屠杀、鸦片战争等国耻事件时,或者在一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若使用风趣调侃的语言多有不妥,教育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语言风格上的调整和把控。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巧用语言艺术,营造轻松愉悦学习氛围,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哲,高聪聪.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转换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9(2).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忠.以话语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深层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孙宏毅.语言修辞学与言语修辞学浅探[J].东岳论丛,1991(4).

作者简介:柴丽娜(1996—),女,江西上饶人,单位为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董惠安)

猜你喜欢

亲和力语言艺术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