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认同:徽州楹联文化保护的新视角

2019-11-20朱蕾晔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归属感徽州楹联

■朱蕾晔/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一、研究缘起

楹联又叫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1],是汉语言对句艺术、民俗文化、书法艺术与制作技艺四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在传承文化、移风易俗、装饰建筑等方面,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徽州楹联,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反映了徽文化和徽商精神的发展、兴起。明清时期的徽商,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和落叶归根思想,在外经商致富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回到徽州大兴土木、建造房屋和祠堂。徽商重教育、讲人伦,因此他们将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儒家的传统思想文化等都用楹联的方式张贴在门厅、客厅、亭台、祠堂的柱子上,以教化子孙,这样,依附建筑而生的徽州楹联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2006年,徽州楹联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我国面临着剧烈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对徽州楹联文化的保护也提出了挑战。目前,对徽州楹联保护的相关研究极少,尤其是从楹联文化与地方社会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的几乎没有,。因此从地方理论入手,从地方认同角度研究徽州楹联文化的地方性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徽州楹联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

虽然自2006年,徽州楹联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对它的相关保护方案还不成体系,在白话文盛行的如今,楹联已经成为“小圈子”文化,除了专门研究者,很多居民对楹联文化已经知之甚少,更遑论对它的保护。因此,对徽州楹联文化保护面临困境的思考,成为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当务之急。

(一)楹联依附载体不断减少

城镇化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很多房屋被搁置空闲,年久失修而损坏。特别是一些散落在偏远山区的楹联,因山路崎岖难行造成搜集整理困难,很多楹联都已不复存在。还有很多当地的居民,为了改善破旧的房屋,擅自拆除和改建一些受保护的建筑,造成那些被镶嵌、悬挂在门柱、祠堂、亭台上的徽州楹联,失去了生存的物质空间和载体。以徽州文化代表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为例,歙县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但现在保存较完好 的仅有12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很多都是见证徽州楹联文化之处,然后现在因为念旧失修,很多建筑毁坏,楹联也消失了。

(二)当地居民文化保护意识不强

徽州楹联赖以存在的建筑大多建在乡村,以前当地村民,因受教育程度不高、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对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淡薄,很多重要的楹联未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且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一些当地居民为了快速牟取利益,将楹联以及悬挂楹联的楹柱等卖给文物贩子。如有位村民就说:“知道是古董,收藏起来,作为传家宝传给子孙,以后说不定能卖个高价钱”。而离开了徽州古民居,楹联的文化价值就大打折扣。此外,在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一些建筑商只注重经济利益,没有相应的文化保护措施,在对文化的“迁移”过程中出现一些破坏现象。如距今600多年历史的徽州区西溪南镇琶塘村的胡氏祠堂“六房厅”古祠堂原本准备“异地拆建”,但因为拆迁并不顺利,没有及时建成。当地居民对这些文化保护意识不强,致使拆卸的木构件及楹联被弃置于露天三年,导致多出霉烂,损坏严重。

(三)遗产文化保护机制不完善

虽然国务院已经制定了《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存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安徽省也颁布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于此同时,国家还出台了加强文物工作、强化文物安全、振兴传统工艺等方面的文件。但这些法律法规只对列入文物保护的单位有约束作用,很多当地居民因各种原因不愿意将自家的文化遗产列入保护单位,因此即使发现这些居民存在违规改建古建筑、损害贩卖楹联等现象,也没有办法加以阻止。

此外,相关的管理部门财力有限,再加上对文物修缮资金监管不够,导致在文化遗产保护上资金投入不足,使文化保护困难重重。如在徽州楹联日渐减少的现状下,抢救性搜集整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较多资金用于古建筑的修缮,对于楹联文化的搜集整理投入资金较少,而楹联往往还散落于徽州的各个乡村,甚至是一些人迹罕至之处,这加重了楹联搜集整理的难度。

目前官方为弘扬和保护徽州楹联文化做出了不少努力,但仅仅依靠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来自地方居民个体自发地接受和传播。

三、地方认同:徽州楹联文化保护的动力与出路

(一)地方与地方认同

地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还包含了一定的心理意义成分。人文地理学家 Tuan(1977)指出[2]:“地方”的主要功能在于促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依恋感。人们所处的地方不同,心理感受也不一样。1978年环境心理学者 Proshansky根 据 自 我 与 地 方 之 间的认知联结,提出地方认同的概念。Proshansky(1983)认为地方认同是“自我”的部分,是指人们根据与所居住环境之间的有意无意的复杂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物理环境有关的联结,成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3]。现有研究已发现,个体、社会、文化三个因素都对地方认同产生影响。庄春新,张建新(2011)也认为地方认同对人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等有重要作用,Giuliani& Feldman(1993)认为地方认同与人们对一个地方心理情感上的庆祝有关。人们常常通过对地方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的理解,来确定“我是谁”的问题。

(二)地方认同:徽州楹联文化保护的动力

徽州楹联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符号意义的文化,承载着徽州人民的情感与记忆,也成为了延续地方认同的载体。徽州楹联保护目前面临的困境,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地方居民对其价值认识不足而导致的保护不力造成的。现在城市化的发展,使许多城市“千城一面”,导致人们往往主观上忽视历史文化本质及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的地方特色。徽州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该是基于地方进行的,地方特征会使留存于世的楹联文化变得更加鲜活。因此,厘清地方认同在楹联文化保护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动力主要来源于二个方面:市场开发商和当地居民。市场开发商基于经济利益认同,从利润最大化考虑,对楹联文化这种获利较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动力不足,投入也不足。只有当地居民,基于身份情感认同,将楹联文化保护看作自己作为地方居民的责任,通过自发自愿地参与其中来肯定自己作为地方主人的存在感和归属感。Arefi(1999)说过,地方认同感的降低会引起地方意义的丧失,扰乱人们对地方的情感依恋[2]。Carrus等研究者(2005)的研究结果也显示:积极的地方认同能够预测人们对自然保护区的支持态度[4]。可见地方认同感使人们有了归属感,人们才可以应对快速城市化对文化保护带来的冲击,也只有基于这种地方认同,才可以成为楹联文化保护的内生性动力和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对楹联文化的地方性保护[5]。

(三)地方参与:徽州楹联文化保护的出路

既然地方认同包含了地方居民的信念、偏好、情感和价值观,那么提高这些内涵就能相应相提高人的地方认同。地方参与是提高的手段和途径。地方参与的主体在于居民,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参与方式。徽州楹联是一种地方文化,它的保护与发展需要作为地方主体的地方居民自觉参与,需要地方居民投入自己的情感、信念、行为和其它资源。对于徽州楹联文化的保护来说,实现地方参与可以从以下两点考虑。

1、提高地方居民的价值感知

徽州楹联保护不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地居民对其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可以从提高居民价值感知的角度来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和依恋感,从而提高居民对楹联的保护意识。应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楹联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让当地居民充分了解楹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提高当地居民通过参与其中肯定自己是地方主人的存在感,从而唤起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保护楹联文化的意识。当地政府和一些第三方组织可以采用一些形式简单、通俗易懂的形式,具体可以概括为三种形式。

第一类是开展弘扬楹联文化的民间文艺活动。可以通过“演楹联文化故事”、“讲楹联文化传说”等当地居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使当地居民提高归属感和价值感。如宏村有副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 便宜多自吃亏来”,就是讲清康熙年间绩溪县有个叫洪金有的人和妻子做生意,依靠勤劳和让利赢得了声誉,做大了生意的故事。类似这样的楹联和故事在徽州大地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很好的开展楹联文化民间文艺活动的素材。

第二类是组织参观展览等观赏活动。可以通过开发建设楹联文化主题街区、楹联博物馆、楹联公园、楹联文艺茶馆等会展、文旅形式,使楹联成为雅俗共赏、被地方居民了解和认可的文化形式。如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核心区之一的黟县就建立的“徽州楹联传承基地”,选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楹联在一些古祠堂摆放悬挂,免费对社会开放,让地方居民和旅游者更好地见证楹联的独特魅力。

第三类是举办讲座、开发校本课程等课外讲堂式教育。地方参与还应注重开发地方青少年的楹联文化力量。可以将一些艺术课和历史课的某些内容,搬到古建筑或楹联集中的地方开始。也可以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利用学校“少年宫”、第二课堂等形式宣传、讲授楹联文化的相关内容。通过参观和学习,学生们对讲求对仗、平仄韵律的楹联历史知识会有系统地了解,有助于他们从小树立自豪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也得以提高。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人人心。

2、保障地方居民与政府对话渠道畅通

现今在文化遗产保护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地方居民与政府的对话主要表现在两个环节上——征询意见和监督反馈。虽然政府也通过听证会、论文会、在官方网站发布公示等形式让地方居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但实际上很多都是只有极少数地方居民参与,而且这种参与很多都是表面和形式上的,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不能真正影响政府的决策,从而削弱了地方居民参加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徽州楹联是一种公共文化,在开发保护的过程中,尤其是外来投资开发时,地方居民有相应的参与渠道、有发言权,能将自己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实际的参与行为,才能提高地方居民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增强地方认同感[6]。对此,可以借鉴意大利的做法,凡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内的重大活动或事宜,政府必须取得地方居民或有关社团组织的同意。这可以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积极为文化保护献言献策。在地方居民主动积极参与地方文化保护方面,广东省走在全国的前列。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目前已有历史文化保育组织34个。这些文化保育组织的发展动力就是来自地方认同,当地居民对文化的保护从政府、专家的呼吁到自发自觉地参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2010年广东省要拆“恩宁路”,广州高校学生和青年联合各保育组织,以采访记录、影像资料、调查访谈等方式向政府递交意见书,要求保卫“恩宁路”,在他们的推动下,现在恩宁路从为广州历史文化保护街区;2013年多个保育组织反对开发商强拆金陵台,促使政府对开发商进行处罚。等等这些行动,充分证明只要居民地方认同感增强,文化保护进程将大大加快。在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上,徽州地方居民也慢慢开始发挥自己的力量。2017年8月歙县坑口乡阳坑村王氏宗祠的部分旧材料和构建在网上拍卖引发争议,引起当地居民和广大网民的抗议,结果拍卖被停止。这些都是地方居民与政府间文化保护渠道畅通带来的益处。

作为徽文化优秀代表的楹联文化,即反映了徽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也体现了现代人们的文化和精神追求。从地方认同出发,激发地方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地方居民地方参与度,是徽州楹联文化保护的思路和方向。

猜你喜欢

归属感徽州楹联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人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孔府的年节楹联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走徽州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