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族服饰历史与文化研究

2019-11-20闻琪琰宋德风东北电力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穿着者服饰文化满族

■闻琪琰 宋德风/东北电力大学

满族这个独具魅力又有着源远流长历史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且在衣食住行等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文化。满族服饰从古至今都对我国的服饰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时至今日,旗袍、马褂等服装不但仍然是满族人民的传统民族服饰,而且还是汉族等其他民族的服饰组成部分之一。满族传统服饰作为满族文化极具代表性的一个缩影,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出满族文化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审美变化。

满族属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诞生于“白山黑水”之间,以狩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他们服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发展史中有着独特而自信的文化气息。随着历史的衍变和时间的推移,满族人民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充分认同和高度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悄悄的发生着改变,除却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保护的同时,也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满族服饰是可以最直观的反映出满族人对外来文化态度的一个有效载体,因为在满族服饰上,我们既能看到满族人对本民族自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能够看到满族人对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和完美消化。

满族人的祖先们由于长期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地区,受气候和地理环境影响,满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以捕鱼和打猎为主。每当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前,人们会收集平时打猎的猎物兽皮来制作抵抗严寒的衣服。北方的冬天里,雪是必不可少的,且落地不化,几场雪积攒下来,天地间的万物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了,身处在这一片茫茫雪原之中,当满族人穿上白色衣服置身于天地间的时候,感觉自己仿佛与这皑皑白雪融为一体。这也就是满族人祖先“尚白”的原因,服装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款式则以袍为主,袍不仅具有较强的保暖性,同时还具有防水的功能。再来说满族人穿的鞋,满族人穿的叫靰鞡鞋,因鞋的制作材料含靰鞡草而得名。这其中靰鞡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功能,因为靰鞡草不仅材质柔软且有较好的耐磨特性,而且能够吸汗除湿,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穿上靰鞡鞋在室外可以抵御严寒。因此,不论达官显贵还是男女老少,冬季都选择穿着靰鞡鞋来抵御严寒。

服装的基本属性是御寒保暖和装饰的功能,但满族人民并不满足于服装仅有的基本功能,于是充满智慧的满族人赋予了服装一个新的功能,就是可以通过人所穿着的服装,来区分出穿着他的人的社会地位。以至于到后来形成了用服饰来对人的社会等级的规则制度。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不同的朝代会以不同的服饰来区分身份的高低贵贱,甚至从着装就能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满族统治者用不同的服饰图案元素和不同的颜色来加以区分社会层级的服装等级制度。

透过观察穿着者服饰的图案也是一个可以清晰的分辨穿着者身份、地位和等级的有效识别方式。清朝最有名且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能够直观体现穿着者等级尊卑的服饰莫过于补服,等级各不相同的官员们通过穿着统一制式的补服,能够使素未谋面的官员们彼此之间快速的识别彼此的身份,无需开口,只看衣服就能看的出来,因为文官武官,几品官员他们服装所用补子的颜色、补子上绣的图案都有区别。拿一品官员为例:文官的补绣是仙鹤寓意高洁华贵,而武官的补服则是狮虎,狮虎为百兽之王,其寓意为威猛高大、无人能敌,这两种补图的选择,体现了满族人的聪明与才智,补子的诞生既体现了服饰美观的功能同时也是服饰等级划分功能的体现。这种服饰对颜色、图案的掌控,与当时的萨满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于萨满教的信奉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满族的祖先生活在长白山地区,终年积雪的长白山时常呈现着“白山黑水”的美丽景象,而天地间的白与黑,成就了满族人最早的色彩崇拜,使得满族人对白色和黑色有着别样情感,白色相漫山遍野的白雪,给人洁净纯洁的感觉,黑色则是神秘与灰暗的化身,让人充满无尽遐想。人们深处这种寒冷的环境之中,人们只能靠生火来保暖维持温度,因此火对满族人来说,至关重要也密不可分,这也是满族人对火充满着敬畏之心的重要原因之一。火在满族人的心中,既是驱走严寒,带来温暖的神圣之物,同时也是具有毁灭一切能力的神秘力量。婚丧嫁娶等重要的礼仪仪式上,都少不了火的出现,足见在每一个重要场合中,火对满族人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不能忽视的作用。东北的少数民族大多拥有信仰,满族当然也不例外,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衍变,信仰文化也在逐渐的发生着改变。体现在服装上,很明显的就是在服饰色彩搭配方面以及服饰佩饰方面色彩的选取和色彩的搭配,都十分大胆。清朝时期的信仰文化更是大放异彩,由于清朝时期社会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社会环境,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和提升,对服饰的审美更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服饰开始了由简洁到繁复的巨大变化。思想和审美上的变化结合工艺的变化、将人们曾经喜欢的繁又转变成了另外一种简,这就是用简单生动的手工刺绣取而代之的替换复杂的服饰元素,因而表达符合那一时代那一历史阶段的人对于服饰美的理解和认知。例如人们在为老年人制作服装的时候,除了选择恰当的款式和颜色之外,通常会在衣服上绣上带遍吉祥和祝愿的纹样,人们对于老人的祝愿通常是期望老人可以健康长寿,因此,在老人服装上刺绣上寿字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寿字意为寿比南山,长寿之意,人们在区分社会等级不同时,刺绣图案所用的材质颜色以及纹绣手法也会有所不同,如此一来,通过查看穿着者身上服装的刺绣图案的工艺和手法,也能区分出穿着者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是社会等级,相同的是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祝愿和期盼。

满族人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的固执与执着,也正因为如此,满族文化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后,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入关前后对于满族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间点,因为在入关前后的满族人,在生活环境、文化思想、服饰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至于对后来的满族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满族人的文化自信,大抵是在民族发展之初就具备了的,满族人的对待服饰文化总是会自信且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特色,而这种对服饰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却是满族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这充分体现了满族人早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和高度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伴随着外在条件的不断变化以及历史的不断衍变,满族的服饰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只是单一的聚焦在保暖性和实用性等这些基础功能上了,而是逐渐的尝试着顺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逐渐的赋予他更多的涵义,给服装以灵魂,让它能更好的做文化的载体,记录满族文化的点点滴滴。

满族服饰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人们在审视满族服饰的同时,也在满族服饰上看到了满族曾经的历史、文化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满族服饰已经不单单是服装的种类之一,他更是一段古老文明的缩影。满族是一个有着浓郁文化特色的民族,服饰帮助这个民族记载着历史,记录着文化。对于满族族来说满族服饰是具有民族责任担当与使命感的有效载体。满族服饰看似是没有生命不会动的,但其实满族服饰是有生命会改变的,从古至今,他一直伴随着勤劳勇敢的满族人,经历所有历史变迁,他神奇又美丽,我想做的,便是将着珍贵的历史文化传承和保留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了解到,感受到这曾经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在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在我们身边。把满族文化用全新的视角进行诠释,用辩证的视角去传承与发展,展现满族特有的民族特色,发扬满族独有的民族风格。

独特的面料、工艺、色彩搭配等等这些具有无数可能性的元素堆叠在一起,就是富有魅力的民族服饰,在搭配间体现民族的文化和内涵。不仅可以展现本民族的艺术视角和艺术审美,同时更能为现代服饰的设计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如今在世界每个角落的各大时尚秀场里,都可以看到具有满族特色的服饰,这种服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代表,同时更是一个国家完整性和包容性的体现。从古至今,满族的服饰文化对于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而言,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我们更需要做的就是在深入了解和不断挖掘传统满族服饰文化和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满族服饰文化。

猜你喜欢

穿着者服饰文化满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时髦的不容细错节过 小物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聪明”的裙子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
Thermal Tech推出由不锈钢纱线制成的太阳能夹克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
蹬峰履刃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