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改革
2019-11-19蔡婷婷
蔡婷婷
[提要] 当前,高校财政科研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如何规范化使用高校财政科研资金,关乎高校科研的发展。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校财政科研资金管理现状,以预算、使用、结项环节为视角,分析我国高校财政科研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和高校层面,探究高校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改革的机制与路径,为我国高校财政科研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8月13日
近年来,政府部门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拉动作用,高校获得的财政科研资金越来越多。根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可见我国科研经费投入越来越多,如何提高科研资金、尤其是财政科研资金使用效率成为政府以及各研究主体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财政科研资金管理现状
(一)预算环节:可操作性弱。科研项目申报初期,各项目负责人主要关注的就是申报材料的质量,只要高质量、高水平的申报材料才能增加获得科研资金的机会,项目预算作为申报书的一小部分,得到的关注极少,科研人员很少在预算一块进行审慎的思考,使得项目预算本就不具合理性,而项目申报成功后,科研人员是否按照预算执行也不得而知。总的来说,我国财政科研资金预算体系尚不明确,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支出与预算存在较大差异,财政科研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标准
(二)使用环节:管理不规范。目前,对大多数高校来说,参与财政科研资金管理的机构主要是:科技处、计财处、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监审处,各个机构负责项目执行过程的不同问题,这种独立的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模式,缺乏管理的衔接性,以及对资金的跟踪管理,对科研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交叉合理性掌握的不够清楚。而且,众多高校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申请财政科研资金,对其一向采取宽松的科研资金管理政策,致使科研人员对科研资金管理改革进行排斥,科研资金的审查受到众多阻碍。
(三)结项环节:绩效评价不完善。科研管理评价体系不规范,经费使用评价、科研项目评价、科研人员评价各个评价系统内部的机制都不完善,并且缺少稳定性,而且各评价系统之间衔接机制和配套机制不够明确,对各评价指标的理解和操作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忽略长期效益,容易引发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导致科研人员的短期行为,造成财政科研资金使用效率低,我国现行財政科研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对财政科研资金在科研项目中的使用效益不作详细的绩效评价,无法充分发挥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在资金监督管理上往往重两头,轻中间,使得财政科技投入与产出严重脱节。
二、高校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改革启示
财政科研资金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要求制度设计必须结合科技发展实际,并遵循科学研究规律。本文从政府和高校层面展开分析,提出高校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改革的路径与措施。
(一)政府层面
1、对高校财政科研资金管理采取“放管服落”措施。政府要进一步改进财政科研资金管理,调动高校参与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积极性,在基础建设等方面放松对高校等科研机构的限制,从根本上减轻高校科研创新的政策阻碍;强化高校在财政科研资金管理中承担的责任,规范其对科研资金的管理,避免科研资金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对科研资金管理的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把控,督促高校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扮演好为高校等科研机构服务的角色,对科研项目的检查评审进行合理性精简,并采用创新的方式服务于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为高校科研人员专心做好科研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政府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确保财政科研资金管理相关政策的落实,并不断加强对高校科研资金管理的监督,使得高校创新活动得到有效的落实与推行。
2、对科研人员采取“松绑+激励”措施。进一步简化预算编制项目,对一些科目合并“同类项”,进一步下放预算调剂权,使高校自主承担多数项目预算,为科研人员减轻约束条件,使科研活动预算更具灵活性;彻底打破“玻璃门”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借鉴美国等国家科研项目中的人员费设置做法,对参与科研项目的所有劳务人员支付科研费用,并督促高校等科研机构从该方面进行切实的推进。制定高校科研人员激励制度,坚持以科学、民主的评价标准,对科研人员的成果进行评价,并不断增强激励的透明度和民主性;提倡多样化的激励手段,以科研人员为本,高校科研人员是一个群体,具有群体复杂性,如果采取单一的激励手段,势必有部分科研人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要根据不同层次科研人员不同的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手段;采用薪酬制度激励科研人员对高校创新活动的贡献,科研人员薪酬体系的特殊性从内外两方面兼顾,对外保证竞争性,对内保证公平性,促进科研人员高昂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校创新活动。
(二)高校层面。高校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改革要按照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对症下药,可以从预算环节(事前)、使用环节(事中)和结项环节(事后)分别采取措施,使高校财政科研资金在预算、使用和监督方面有据可依,减少高校财政科研资金管理的阻碍,进一步完善高校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机制的改革。
1、预算环节。建立高校科研“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经费管理、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人员管理相结合,从科研财务监管、业务监管和人员监管的角度加强财政科研资金管理,为财务科研资金管理提供坚实的依据和评价指标,进而促进高校创新活动的开展;落实科研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预算指标体系,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预算的认知水平和意识,只有在资金管理的源头上合理化,才能更好地促进科研资金的有效运营;建立预算管理预警制度,有效利用信息化平台,对科研资金的预算、支出信息进行实时提醒,及时将经费的使用情况反馈给管理者,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行。
2、使用环节。对项目过程进行动态管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并考察制度性因素对科研创新项目实施的适用性,为高校创新活动的发展提供支撑和深层次的保障;建立健全高校科研财务助理制度,首先明确财务助理的职责和要求,充分利用财务人员在资金管理方面的特长,并制定合理的财务助理绩效考核办法,调动科研财务助理的积极性,鼓励其对高校创新科研项目进行高效的服务和辅助。
3、结项环节。完善财政科研资金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为保证科研资金分配、使用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引入外部评审制度,使其在科研资金评价机制中发挥基础作用,并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用更加客观的、系统的评价指标指导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建立健全财政科研资金管理监督机制,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研经费监督体系,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监督制度;另一方面,力求监督的全面化、规范化,从制度上保障高校创新活动开展的条件和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新波,李晨光,于洋.财政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8(4).
[2]徐沐莹.分析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5(14).
[3]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问题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23(5).
[4]胡明晖.科学职业化视域下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