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时代内容建设的四个突破点等10则
2019-11-19
5G 时代内容建设的四个突破点
一、以“六可”新形态内容产品作为内容建设重点。5G 时代的内容产品一定会因先进技术的支撑和牵引而衍生出新的特性,诞生出新的品类,呈现新的表现形态和传播规律。它会强烈地体现出可听、可视、可互动、可感受、可体验、可分享诸种特性的巧妙结合,这也是“全息媒体”在内容产品形态上的具体体现。二、以协同生产、体系竞争力构建作为能力建设重点。5G 的优势应用场景是超高可靠与低时延,可以实现时延只有几十毫秒甚至几毫秒。超低时延对同步性提供的技术支撑会带来更大的协同度,催生驱动更多异空间协同合作。5G 技术的高同步性会加速推进传媒竞争,体系竞争力成为衡量传媒竞争力的基本能力。三、以获取多形态数据资源作为资源建设重点。利用各种传感器系统和其他数据收集处理系统,人类可以超出人的感觉器官的敏锐度、速度、效率、数据量感知外部世界和人本身的变化。多形态数据未来无处不在,这些数据值得从传播的角度挖掘。四、以增强分发能力作为加强内容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传播而言,分发环节是传播链条的关键环节,没有分发,内容价值与传播影响都难以实现。增强分发能力是加强内容建设的重要基础。主流传媒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相当程度上要靠相应或更强的分发能力来实现。分发能力的增强,一定意味着对受众需求、内容制作、产品匹配、传播策略的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更为精当的运用,必须能够牵引、拉动、支撑内容建设。(据陆小华于《中国广播》2019年第8期)
数字新闻伦理体系的建构
在宏观(新闻行业)层面上,传统的社会责任话语始终在一线新闻从业者的认知中占据核心地位。尽管人们对于数字技术和新闻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不尽相同的理解,但这并未动摇“社会责任”本身作为现代新闻业的道义基石这一事实。新闻业的价值宗旨并未因数字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在对数字新闻伦理体系进行建构时,仍需紧扣“社会责任”这一价值内核。在中观(新闻机构)层面上,数字技术的介入无节制地放大了传统新闻伦理中的功利主义面向,从而在日常生产实践中制造了功利导向的伦理危机。数字新闻机构存在盲目追求效率、价值虚无以及技术崇拜的倾向,“人”的存在和价值则受到不同程度的轻视。在日常生产和机构运作层面,以人本主义遏制功利主义的蔓延, 强调人相对于数据和算法的价值主体地位,并针对各类数字技术的具体特征探索建立可为全行业普遍遵守的新生产规范,是数字新闻伦理体系建构的核心任务。在微观(新闻从业者个体)层面上,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美德原则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与传统新闻伦理体系不同,数字新闻伦理中的个体美德和全行业的社会责任不再基于逻辑上的一致性。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会以一种更加自我、更加个人化的标准,在遭遇伦理困境时做出符合美德标准的选择。如何在技术哲学的框架内,调和新闻行业社会责任和新闻从业者的美德标准两者之间的关系,透过两者表面的冲突,建立起一种具有内在连续性的观念体系,是数字新闻伦理建构的重要工作。社会责任、人本主义和美德原则可以看作是数字新闻伦理体系的三个核心观念支柱。(据常 江于《新闻记者》2019年第8期)
提高新闻舆论的“四力”需得受众心
一、求新的心理需求。受眾阅读、观看、收听新闻时,总是希望最早看到、听到最新的东西。无数事实证明,越是新的东西,越能激发人的愉悦心情。这里说的“新”有两层含义:一是时效新,二是内容新。二、求短的心理需求。伴随着碎片化阅读到来的是浅阅读的流行,即更多的人乐于接受篇幅短小的文章,而对长篇大论类的文章持排斥抗拒心理。心理学实验也证明,精短的文字比冗长的文字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三、求深的心理需求。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扩展,中等收入群众的基础从少数职业者到普通的知识岗位从业者,他们对新闻资讯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快阅读、泛阅读、碎片化阅读,而是需要媒体对海量信息的分析、归纳、总结及评析,进行深度解读,对新闻信息走向进行宏观把控。此外,受众对新闻舆论引导还有求真、求实、求美、求情、求近等心理需要,都应给予满足。这样才能赢得受众的心,才能使新闻舆论的“四力”事半功倍。(据刘保全于《当代传播》2019年第7期)
反形式主义报道的“形式主义”
一是“常在上层,少见基层”。不少媒体都开设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专题专栏,但这些栏目大多满足于报道各部门单位的具体举措且大多雷同,很少反映基层群众的呼声感受。二是“只求报过,不问效果”。一些媒体的反形式主义报道从表面上看,版面多、时段长,热热闹闹,但仔细看大多策划不走心、报道不深入、效果很勉强,敷衍应付心态较重。三是“只见他人,不见自己”。在反形式主义报道中,大多数媒体就像“手电筒”只照他人不照自己,没有审视并改进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四是“只见点题,没有破题”。问题意识不强是当前反形式主义宣传报道的一个普遍现象,大多停留在浅表层面,体验式的深入报道、调研式的深度报道较少,很少触及真问题、追问真症结。(据吴 金于《青年记者》2019年8月上)
全球首台“5G+8K”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启动
日前,由超高清视频(北京)制作技术协同中心主导设计、集成建造的全球首台“5G+8K”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启动并投入篮球世界杯“5G+8K”转播实验。近14米长的转播车,如同一个微缩电视台,能快速完成包括现场制作等多项任务。更让人惊叹的是,这台转播车借助5G和8K两项关键技术,实现超高清视频的制作和传播。相比当前的4K超高清视频,8K技术则让画质更加清晰、更有现场感。在此之前,这台转播车的部分系统已在2019年北京世园会投入应用测试。按照计划,整车已于8月底开始实施重大世界体育赛事的试验性转播,验证“5G+8K”在体育转播中的实际应用;2020年上半年,将投入二十余场冬奥测试赛的试验性转播,为2022年冬奥会实现“5G+8K”转播打下坚实基础。(消息来源:《北京日报》)
新华智云推出25款媒体机器人
新华智云8月26日发布自主研发的25款媒体机器人,希望能用智能化的技术、媒体机器人来解决媒体人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痛点,更快更好地采集和处理新闻资源。新华智云是由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共同成立的一家媒体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被业界称为“技术公司里最懂媒体、媒体公司里最懂技术”的公司。26日发布的25款媒体机器人中,助力新闻人“采集”新闻资源的媒体机器人有8款,助力新闻人“处理”新闻资源的媒体机器人有17款。采访和写稿是媒体最重要的工作,也就是对新闻资源的采集和处理,这是媒体在任何时代的两个根本工作和重心。在新闻中,突发事件“唯快不破”。新华智云针对这一刚需研发的“突发识别机器人”会自动识别属于突发事件的媒资,提醒记者、编辑优先处理。(消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粤港澳大湾区之声开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于9月1日7时开播。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播出的国家级广播频率。大湾区之声新媒体平台同步启用。据介绍,粤港澳大湾区之声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域内的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播播出频率为调频101.2MHz、中波1215KHz,全天播音21小时,节目分为新闻、财经、生活、文化、音乐等五大板块,以粤语播出为主,并设有客家话、潮汕话等方言节目。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说,大湾区之声及其新媒体平台的开播上线,将助力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消息来源:新华社)
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理事会成立
“2019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高峰论坛”9月9—11日在京举行,该论坛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主办。论坛宣布成立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理事会,由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29家主流媒体和制作机构组成。据介绍,丝路共同体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16年发起成立,迄今已连续举办三届高峰论坛。目前,共同体成员及伙伴已发展到58个国家和地区的共130家机构。本届论坛以“全媒体融合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近400位中外嘉宾与会,其中海外嘉宾是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92家媒体机构的负责人。(消息来源:新华网)
影视公司半年报出炉
“跨界选手”业绩亮眼行业回暖?
刚结束的暑期档,电视剧和电影市场表现不错。电视剧方面,《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亲爱的,热爱的》《小欢喜》等剧集口碑流量双丰收;电影市场上,《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骑绝尘,以46.79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过《流浪地球》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二名,仅次于《战狼2》。与上述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多数A股上市影视公司惨淡的半年报业绩。《新京报》统计发现,A股近30家影视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的超过七成,下滑幅度过半的超过六成。其中,光线传媒、北京文化、华谊兄弟、华策影视、慈文传媒等传统影视剧制作的头部公司业绩普遍下滑,芒果超媒、完美世界、当代明诚等少数“跨界选手”业绩出现增长。由于一些“爆款”电影的收益下半年才入账等原因,部分影视公司下半年的业绩有望反弹。(消息来源:《新京报》)
中英联合拍摄制作纪录片《中国的宝藏》将在BBC播出
由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和英国野马制作公司联合拍摄制作的系列纪录片《中国的宝藏》将于10月初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新闻频道中播出。这是自2016年中英两国签署电视合拍协议后,两国制作公司合作的又一成果。《中国的宝藏》系列纪录片将中国的文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关联,涉及中国社会多个领域和层面。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举办的推介会上,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表示,中英媒体界人士共同制作的《中国的宝藏》纪录片,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中国的宝藏》从历史走来,通过介绍中国文物,让世界认识中国从哪里来、向何处去,使各国民众更加深刻地感知中国、了解中国、领悟中国。(消息來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