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背景下焦作市工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探讨

2019-11-19李蒙段红艳郎文飞罗成果

绿色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焦作经济新常态转型升级

李蒙 段红艳 郎文飞 罗成果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是落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振实体经济,促使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改善焦作工业经济不强现状,当务之急就是加快推动焦作工业转型升级。针对焦作市工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绿色制造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提出焦作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焦作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焦作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工业;转型升级;焦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4-0285-02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连续高速增长。但随着人力成本等生产要素增加和资源环境日益严峻,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甚至出现下滑已成为新常态,即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工业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经济增长下滑和資源环境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发生改变,而最为关键的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就焦作地区来说,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焦作市传统工业经济的优势逐渐弱化,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加快焦作工业转型升级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针对焦作当前工业发展现状和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绿色制造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提出焦作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焦作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

2焦作市工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焦作作为资源型城市(主要是矿产资源),曾为焦作工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可采资源减少和开采难度增加,焦作产业结构矛盾日益凸显。焦作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确保焦作市经济整体运行平稳,但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并不高,其经济下行和资源环境日益严峻双重压力依然较大,发展环境和政策措施也仍然相对滞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焦作市仍然是一个非现代经济大市,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还未挤进河南省“第一方阵”行列。

2.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中国制造2025”和河南省工业强省战略要求,对焦作工业经济结构采取了相应的调整优化,工业经济基本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但是焦作工业经济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对工业经济总量贡献较大仍然是传统工业,如轮胎制造、化工生产、机械。另外,与省内其它城市相比,焦作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滞后于省内许多其它工业化水平强的城市,主要表现为工业配套能力弱,工业产品主要以基础原料、原材料粗加工和中间产品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深度依赖资源消耗,产能过剩和工业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需加强提升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业的培育。重工业比重依然较大,高端制造业和新型战略产业,如环保节能、新材料、新能源等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龙头企业较少,中小企业所占份额较重,导致较少企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2能源消耗高,生态绿色发展压力大

工业是焦作经济腾飞的主导产业,是拉动焦作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过去几十年焦作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工业主要贡献。例如,焦作的矿产开发、钢铁冶炼、机械制造业和化工生产等,以上行业均需大规模和高强度生产要求的投入,况且这些行业技术含量较低,生产后劲不足。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步枯竭,加之环境生态优化之大趋势,焦作已处于主要以第二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工业化后期阶段,过去主要依赖于矿产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粗放式增长的模式已与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焦作经济下行和环境凸显问题双重压力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焦作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战略要求,对产业结构做出了适时调整,但是和全省其它地市相比较,工业发展速度仍然缓慢,高耗能问题依然不容忽视,研发投入偏少,科技创新能力弱,工业发展潜力相对较低。

2.3战略新兴产业后劲不足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传统的以资源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与当前高质量发展极为迅速,但焦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还不高,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即虽然在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上发展速度较快,但同时也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滞后现象,与其产业规模扩张速度不匹配。例如,先进制造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与智能装配和新能源与智能联网等,虽有所发展但发展质量不高和速度缓慢,具体原因表现为存在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研发投入方面的强度偏低、产业化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规模小、产业高新技术及人才匮乏等现象。

3经济新常态下焦作工业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3.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积极承接和引进国内外产业转移。对于不同类型的产业转移要分别对待,如技术密集型产业要优选,对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积极引进,对于环境污染大、能耗高、产出低的产业要放弃承接引进。要优先和大力引进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与装备、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产业,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如运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结合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有色金属、钢铁、煤炭和化工等传统行业进行改造升级,以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建设和优化产业布局,在整个市区专门建设相应的产业集聚区,由分散态产业向产业集聚区过渡,以高端龙头企业为引擎,如多氟多、中轴集团、中原内配等,形成一个完整的高端产业链,以提升工业制造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3.2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制造

随着全球环境恶化、生态平衡破坏和资源枯竭,发展绿色制造也已是刻不容缓的大趋势。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背景下,发展绿色制造是解决焦作传统高消耗、低产能和高污染工业制造的必然途径,是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必由之路,也是焦作工业制造转型升级的不二选择,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倡导绿色制造在高端机械制造等行业中的应用,如Pro/CAST、Pro/E、Auto CAD等模拟仿真软件应用到机械制造与设计中;大力发展增材技术,以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优先建设智能工厂,以实现高效、节能和环保制造;强化绿色环保可循环意识,推进绿色装备技术在企业里的推广应用,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和环保。

3.3大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实现焦作工业经济腾飞的重要抓手,把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为焦作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点,以便使得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很大提升。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行业和民间资本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以满足战略新兴产业多元化资金支持。建设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如以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为首的龙头企业打造成战略新兴产业园区,以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保障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生产要素的满足,如优化和缩短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技术高端人才,培育一批高素质高素养的复合人才,支持焦作战略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如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构建校企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如采用以企业为主,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方式,同时建立相应的科学激励机制,为双高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应加大提高对技术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以摆脱对技术引进的依赖性。

4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依托“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要战略,加快焦作工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整个焦作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利于推进焦作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推动焦作早日挤进河南省工业城市第一方阵。今后,结合焦作实际,还要从两化融合、新材料和医药生物健康等战略新兴产业着手,全面优化调整焦作产业结构,实现焦作经济跨越式发展,促使焦作经济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推动焦作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焦作经济新常态转型升级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焦作市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