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2019-11-19周志平林大雪陈雪丹杨伟华苏正荣冯进业

绿色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调查

周志平 林大雪 陈雪丹 杨伟华 苏正荣 冯进业

摘要:根据野外调查整理编制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报道了保护区植物资源状况,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21科、1093属、3539种,其中以被子植物最丰富,共168科970属3157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76.02%、88.75%和89.21%;蕨类植物次之,共46科112属363种;裸子植物共7科11属19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共28种。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按其经济用途将它们分为13类:材用植物198种,药用植物1481种,油脂植物213种,纤维植物111种,淀粉植物172种,杂果植物87种,花卉观赏植物55种,水土保持植物18种,有毒植物53种,绿化观赏植物132种。

关键词:南岭;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

中图分类号:$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4-0030-03

1引言

植物资源是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重要组成因素,亦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重要保护对象之一。南岭保护区总面积15750hm2,地处广东省北部的乳源、阳山、连县交界处,其北面与湖南莽山相连,位于北纬24°30~24°26,东经112°41~113°4,是广东省原生性的次生林森林植被保存得较好的保护区,除一些学者对该地区的局部地段进行植物调查,初步报道了南岭局部地区的植被、植物区系概况外,对该地区未进行过全面彻底的植物资调查。本文结合近几年保护区植物多样性调查及综合科学考察,对该区的植物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为深入开展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与植物资源等植物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为本区珍稀植物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方法

植物资源的研究以南岭保护区野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前人的调查结果,及区内野生植物进行补充调查,通过标本采集、资料查阅,专家鉴定,整理保护区的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对南岭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统计与分类。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根据李锡文、吴征镒的方法进行划分。

3.1植物资源概况

据调查统计,南岭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21科、1093属、3539种,其中被子植物168科970属3157种,蕨类植物共46科112属363种;裸子植物共7科11属19种。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丰富,其中以被子植物最丰富,共168科970属3157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76.02%、88.75%和89.21%;裸子植物相对贫乏,无论科数、属数或种数均最低,分别占区系植物的3.17%、1.01%和0.54%,见表1。

3.2区系组成分析

根据吴征镒种子植物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划分原则,南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可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16个变型。区内热带性属共计542属,占全部非世界分布属的74.02%,中国特有分布40属,占0.55%。整个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说明了本区系的热带、亚热带性质(表2)。

3.3资源植物的组成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南岭保护区蕴育了十分丰富的植物资源,根据苏宗明、黎向东等提出的系统,将资源植物分为13类,即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雜果植物、芳香植物、栲胶植物、保健饮料植物、饲用植物、观赏植物、水土保持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等。本文在全面调查归纳分析基础上,将保护区资源植物归类统计,结果见表3。由表可知,保护区资源植物类型丰富多样,其中以药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共1481种,占38.1;其次是油脂植物213种,占5.5%,种数最少是水土保持植物,仅18种,占0.5%部分植物既是材用植物,又是药用植物或观赏植物,其有多种用途,在归类统计时,将之分别归于多项。

3.4资源植物分析及评价

珍稀濒危植物:南岭保护区地形复杂,生境类型丰富,孕育着多样性的物种,植物特征具有古老性,保护区共有有珍稀濒危植物28种,隶属于22科26属。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等11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var.tchekiangensis)等18种广东省保护的植物2种,是广东省内珍稀濒危植物数量最多的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檀物总数占广东省保护植物总数的42%,丰富且有特色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在全国保护区中是不常见的。

保护区丰富的植物种类中,根据苏宗明、黎向东等提出的系统可将资源植物分为十三类即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杂果植物、芳香植物、栲胶植物、饲用植物、花卉观赏植物、水土保持植物、有毒植物、绿化观赏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用材树种、野生水果、芳香植物等,蕴藏重大潜在的经济价值。

(1)材用树种。区内用材树种共有198种,隶属于52科117属,占区内植总数的5.1%,以壳斗科(Fa-gaceae)、桑科(M oraceae)等为主要科,材性优良的有杉木Cunninghami Lanceolata、Cunninghamialanceolata等。

(2)药用植物。区内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共1481种,151科,705属,占保护区种子植物总数的38.1%,比较重要的种类有倒吊黄(Polygala aureocauda)、巴戟(Morinda offcinalis How)等。

(3)纤维植物。纤维植物111种,占区内植物的2.9%。较著名的有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等种类。

(4)淀粉植物。区内有淀粉植物172种,66科,116属,占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23.5%、9.3%、4.4%,主要以壳斗科、防已科(Menispermaceae)等为主。其中,甜锥(Castanopsis eyrei)、毛锥(castanopsisfordii)等具开发价值较大。

(5)杂果植物。保护区有果类植物资源87种,隶属于32科56属,分别占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11.4%、4.5%、2.2%,优势科为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葡萄科(Vitaceae)等,主要种类包括杨梅(Myri-ca rubra)、阔叶猕猴桃(Actinidia latifolia)等。芳香植物:保护区有芳香植物55种,隶属于26科、40属,其中较重要的有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阴香(Cin-namomum burmani)等,主要分布樟科、木兰科(Magno-liaceae)、松科(Pinaceae)等。

(6)观赏植物。保护区有野生观赏植物187种113科163属,优势科为木兰科、樟科、野牡丹科等.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有:乳源木莲、观光木、红楠等,其中观叶植物有马蹄蕨、苏铁蕨(Brainia insignis)等蕨类植物,观花的如鹰爪(Artabotrys)、木棉、兰科多种等,观果植物有苹婆(Sterculia nobilis)、火果(Baccaurea rami-flora)等,观赏茎干或株形的如马尾松、罗汉松、棕榈以及竹亚科部分种类。

(7)水土保持植物。初步调查统计,区内水土保持植物18种,隶属于4科8属,占比最少,拥有较理想水土保持作用的植物有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橄榄(Canarium)以及部分竹子等。

(8)栲胶植物。南岭保护区有栲胶植物58种,隶属于31科44属,资源含量较高的有茅栗(Castanea segui-nii)、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等。

(9)其他植物资源。区内尚有草本饲用植物野苋(Amaranthus virisis)、苎麻(Boehmeria nivea)、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木本饲料植物有藤构(Broussonetiakazinoki)桑树(Morus alba)及猕猴桃属多种、榕属(Fi-CUS spp。)部分种等果实可作饲料的植物。

4结语

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具普查性、专业性等特点,为区域植物资源开发提供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梳理前人的调查结果,及区内野生植物进行补充调查,通过标本采集、资料查阅,专家鉴定,整理保护区的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对南岭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统计与分类。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區类型根据李锡文、吴征镒的方法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南岭保护区种子植物种类丰富野生的植物共有3539种,隶属于221科544属,包括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以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科、属、种数占比均在76.02%以上;整个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具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性质。保护区植物资源类型丰富,按其经济用途可划分为13类即:材用植物198种、药用植物1481种、油脂植物213种、纤维植物111种、淀粉植物172种、杂果植物87种、花卉观赏植物55种、水土保持植物18种、有毒植物53种、绿化观赏植物132种。岭南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多样,资源类型丰富,说明保护区在合理保护和培育区域生物多样性及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教育,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成效明显。保护是为更好的利用,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开发利用植物种质资源,挖掘其生产潜力,为周边群众提供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调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