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三十年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之路
2019-11-19新加坡宜康医疗保健集团主席王再保
• 新加坡宜康医疗保健集团主席 王再保
今天的题目是新加坡30年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之路。30年是从1990开始,我们单独把它划出来,是因为新加坡到现在为止建国已有54年了,前面的二十几年没有养老考量和政策。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非学术性的,是我们过去50多年所走过的一段历史。
新加坡在建国初期人口只有190多万人,70%以上的人口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当时的人均GDP只有500美元左右。
建国初期,新加坡是一个没有资源的国家,包括水都是要从国外购买,靠做转口贸易和劳动密集的工业生产来养活自己,所以收入非常低。我们当时想的就是必须要让国家和人民能够生存下去。
到1990年,新加坡的人口已经达到将近300万人,经济发展得也很好,一年的GDP比建国初多了好多倍。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想到养老问题。
新加坡30年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是从1990年开始起步的。1990年,新加坡300万人中,60岁以上的人口已高达8.3%。那时新加坡养老的床位并不充足,政府也没有真正给予支持。由于没有看到盈利的前景,民间资本也还没有积极参与养老行业。
宜康医疗保健集团(以下简称“宜康”)是在1987年才真正地加入到养老行业。当初我们看到养老行业提供给老人的服务很差,给予老人的关怀也不够,措施也不是很好,政府的支持也不够,所以以一个“爱老”的初心来加入这个行业。
为什么我强调“爱老”。我当初是32岁的年轻人,在跨国企业当总经理,一年的收入是10万元新币,大概等于现在的人民币50万元,是很可观的收入。但是为了养老行业,我放弃了高薪,我用全部积蓄修建疗养院,17个床位,第一年一个顾客都没有,几乎把自己的钱都亏损殆尽。
到第二年的时候,才开始有一两个顾客慢慢进来,6个月之后,我那17个床位都住满了,床位不够了。
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整个养老行业的进展是很缓慢的,市场及政府并没有全力去扶持养老产业。2004年,新加坡政府成立了一个叫跨部门部长级养老委员会,对养老服务业做了总体及长远的规划,宜康被邀请参与这个战略的规划,从本地的衣、食、住、行、医、养全方位的考量,我们向新加坡的总理提出了83项建议,结果有78项被总理接纳,并加以推行。
比如无障碍的空间,新加坡现在的任何一个高楼,老人即使坐轮椅,也能够出门上市场买菜、找朋友聊天、购物、自己去看医生、看望子女等。马路也一般做得很平,方便老人的轮椅通过。老人乘轮椅也能够搭乘公共汽车。现在新加坡所有新建的建筑物必须要有无障碍空间,否则政府不批准建设。
另外一点,养老成本很高,根据一些机构的调查,老年人医疗的开销比50岁以下的年轻人的开销多了好几倍,因为老人需要疗养,也比较容易生病,所以开销很大。
于是,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个政策,自己必须要对自己身体的健康和保健负责,也就是说你必须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施行政策的时候,政府不会全额报销医疗的费用。新加坡有一个制度是根据经济支付能力的调查,也就是说某某人住在某一个家庭,他说他很穷,他没有钱看医生,政府就派人到他家里去做调查,比如家里几个电视机、几个冰橱,住的房子是什么房子,你从事什么职业等。如果符合政府资助条件,政府就会给全额报销或者资助一半,或者25%。那么那些生活条件比较好的,经济能力比较强的,政府不给予资助。
所以,新加坡的医疗开销占GDP预算总开支的4.58%。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报告,新加坡的医疗水平质量在世界排名第5位。目前新加坡老人只要生病,一定有医生可看,需要住医院或者疗养院,都会有床位,现在是已经渐渐地步入供需平衡的状态。
从2005年至今,新加坡的整个养老服务行业从开始起步到腾飞,开始从量变到质变,开始注重专业化水平,对老人护理照料的程度更高了。政府提出了更多对人民有利的措施,比如健保双全政策,人生病了,不够还钱的由保险来还。还有社保援助计划、保健基金、保健储蓄等,这些都能够为每一个人铺上安全网,协助支付医疗开销。大约有85%的人得到了政府的资助,剩下15%左右的人要自己付全费。
所以,当新加坡的养老服务行业进入了一个专业化的阶段,我们的服务内容就开始丰富了,很多新的服务出现。刚才听到北京的李红兵副局长提起很多计划,我觉得很亲切,因为很多东西都可以互通有无,大家都懂得去做。比如说日间照料,还有一些专业单独项目,比如疗养院,目前的疗养院都是所有老人都能住,那接下来可能就要开始顾客细分化。
从量变向质变转变——走专业化道路,管理、品牌、服务贯穿始终,所以在这个时候新加坡就出现了很多养老服务企业,他们如果不能够持续地给予好的服务,就会自己离开这个市场,因为竞争能力不够。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专业化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的,通常多数会被淘汰。
宜康经过30年的奋斗与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新马两地最大的民间医疗保健机构、亚太区知名的养老服务品牌、新加坡最早通过ISO认证的养老服务机构。
在新马两地,宜康随着乐龄社群的不断增长而快速发展,创建了十几家疗养院与医疗服务中心,连锁经营多家社区养生中心;拥有自己的医院,提供24小时服务,包括提供手术、治疗及康复服务;宜康还拥有一家由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WDA)和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ITE)合格教育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评估中心批准的护理培训中心;同时,宜康也提供康复与物理治疗、居家护理服务、中医药服务、救护车服务等。在中国,宜康在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以“老博会”为合作交流平台,提供康复医疗和养老设施投资及运用管理服务,提供各类相关人才定制培训业务,也提供建设及管理咨询服务等“一站式”的整合型医疗保健服务,以应对年长人士及其家人对健康品质的持续需求。
多年来,宜康的业务已经涉足到“护理技能培训”、医院以及“保健与健康”服务等产业链业务。宜康运用“客户护理本位”的经营模式,撷取东西方极致的护疗技术,譬如传统中医、物理疗法以及保健护理,提升了护理疗效。无私关爱及恭顺孝悌的价值观念,一直是宜康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及其指导原则。
不懈的努力,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我本人两次获得新加坡总统在国庆日颁发的公共服务奖章和星章,宜康医疗保健集团也获得了七次医疗人文荣誉奖、11次亚太养老创新大奖,宜康员工有80人次获得了新加坡健康服务称号、11人获得最佳护理人员大奖。
最后,我想提一下,从2020年之后,市场还是会变化,现在有很多人提到用机器人取代人的服务,还有关于电子医疗、个人定制服务,比如家庭医生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护工、医生都会出现短缺的情况,因此才会有通过机器人服务的想法。所以,将来的竞争就不仅是人的竞争,而是总体综合实力的竞争,这样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件好事,能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