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百香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9-11-19邝瑞彬孔凡利周陈平黄炳雄魏岳荣
邝瑞彬,杨 护,孔凡利,杨 敏,周陈平,黄炳雄,魏岳荣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2.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71)
百香果,属于西番莲科(Passifcoracease)西番莲属(Passiflora),为多年生常绿攀缘木质藤本植物,是著名的果汁型热带水果。果实营养丰富,香气独特,含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膳食纤维和果胶等,是天然的浓缩汁和天然香料,有“果汁之王”的美誉[1-2]。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百香果果汁的需求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且在鲜食市场也受热捧,经济效益非常可观。除了鲜果销售,还可加工制成果汁、果酱、果酒;果皮可作饲料和提取果胶和膳食纤维等;果籽可用于提炼精油;果、根、茎、叶可用于制药,治疗抑郁症等;藤蔓则用于生产饲料和有机肥料等[3-7]。种植在庭院的百香果,则集鲜果食用与观赏之用,改善居住环境,深受人们喜爱[8-9]。因此,种植百香果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百香果原产于巴西、巴拉圭至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种植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20世纪初开始人工引种栽培以来,百香果经引种驯化和杂交选育,现有许多优良品种在北美、非洲南部肯尼亚、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南非及马来西亚、越南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商业化栽培[10-12]。通过人工杂交育种,选育了一系列的优良品系或品种,如台湾的台农一号、美国的Ribcirao Pre to和Woel、巴西的Goias-G01、澳大利亚的Purple Gold、斯里兰卡的Rahang ala Purple等。百香果适宜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栽培,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8℃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8℃以上,气温低于0℃时植株易受冻害,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13-14]。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种百香果,从日本经台湾传入福建,近年来在广西、云南、贵州、江西、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均有较大规模的商业种植[11,15-16]。我国百香果有19个种和2个变种,目前我国商业栽培种主要是紫果百香果、黄果百香果和一些紫黄果杂交种[17-19]。由于百香果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适应性广,近年来被多个县区优选列为精准扶贫项目,从2011年全国不足700 hm2,至2019年初在我国各栽培区迅猛发展逾3万hm2。
百香果在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省有很大的发展优势,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以往研究多集中在百香果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广东百香果的总体发展前景、问题及战略研究比较少。本研究分析了广东百香果的产业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广东百香果产业发展相应策略,探讨了百香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为广东乃至我国百香果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1 广东省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
广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貌复杂,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等,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500 m,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0~23℃,日照充足,平均日照时数为1 745.8 h,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 300~2 500 mm,无霜期长达320~350 d,土质以酸性红壤和砖红壤为主,适宜百香果常年种植[20-21]。
1.1 种植历史与现状
广东百香果种植的紫果百香果是20世纪50—60年代从印尼引入的,少量种植始于90年代,早期在珠三角地区及海丰等地只有零星种植。广东百香果资源较少,研究起步慢,90年代末,华南农业大学陈乃荣教授选育出紫百香果华杨1号,具有果大和丰产的特点,在广东惠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少量种植。近年得益于互联网+电商平台发展与国家扶贫富农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广东百香果发展日益加速,产业链日渐健全,至2018年底百香果种植面积约6 500 hm2,年产量达12.5万t,产值约5亿元[22]。
广东百香果最大种植区为粤西南部茂名高州、信宜、电白及湛江等地,约3 000 hm2,主栽品种为台农一号和黄金果;粤东北惠州、河源及梅州等地约种植2 000 hm2,主栽品种为台农一号、紫香1号和满天星;粤西种植地为云浮、肇庆等地,主栽品种为台农一号和紫香1号,共种植700 hm2;粤北韶关、英德、清远等地共种植600 hm2,主栽品种为台农一号、紫香1号和黄金果;珠三角等地区零星种植约200 hm2。
1.2 种植习性
广东省气候温暖湿热,土壤肥沃,百香果生长旺盛,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可常年种植,常规一年可种植两季。广东种植一般为春植,以台农一号嫁接苗为例(表1),百香果春植可于3—5月种植,6—7月始花,8—9月收获第一批果实,可收获至次年1—2月,每667 m2年均产量约1 000~2 000 kg;秋植可于10—11月种植,次年2—3月始花,4—5月收获第一批果实,可收获至年底,每667m2年均产量达1 500~2 500 kg。粤北部地方冬天霜冻明显,一般春植为主,粤东或粤西南部分地区,如云浮、茂名、湛江等产区可选择春植或秋种,台农一号紫果5月中旬可开始收获首批果实,盛果期在7—9月,收获期长达8—9个月,每667m2年均产量可达1500~2500 kg。广东部分产地台农一号二年树,3—4月可开花,667 m2年均产量可达2 500~3 500 kg。黄金百香果比较不耐寒冻,在广东种植一般春植,开花期比台农一号迟缓 25~30 d,667 m2产量为 1 000~1 500 kg,部分管理优良的果园可达2 000 kg[22-23]。
1.3 主栽品种
我国常规商业种植主要有紫果百香果、黄果百香果和一些紫黄果杂交种。在广东,主栽品种主要为以下几种: (1)台农一号和紫香1号(紫果类),为台湾凤山热带园艺试验所20世纪70年代用紫色种与黄色种杂交选育而来,紫红色果皮,圆形或长圆形,果重65~90 g,果实酸甜,香味浓郁;自交亲和性,自然结实率可达75%~90%;果皮较厚,耐储运,产量较高,每667 m2收获1 000~2 500 kg;耐寒性较佳,采收期长,加工价值高。(2)黄金果,目前市场比较认可、商业种植价值高的主要是芭乐味黄金果,果实淡黄或黄色,多为圆形,果重50~80 g,果实香甜,可溶性固形物较高,适宜鲜食;自交不亲和性较差,采用人工授粉或昆虫授粉可提高结实率;抗寒性较差;产量中等,每667 m2收获1 000~1 500 kg,管理水平高的可达2 500 kg。(3)满天星,果皮紫粉色且有星点;果甜但香味较淡;果皮较厚,单果重80~120 g;耐储运,但抗寒性、抗逆性差,易感绿斑病毒;较为晚熟,产量中等,每667 m2收获1 000~1 500 kg。
百香果品种选择上首要考虑品种的特性、产量和销售等。广东北部及东部冬季寒冷山地或平地种植可选择较耐寒品种紫果台农一号或紫香一号,适应性强,产量较高,果品好,但要注意做好病毒病和茎基腐病预防。耐寒性较差的黄金果则较适合种植于粤西等日照较强的地方,同时做好促花保果,预防炭疽病等常见病害。满天星果甜个大、经济价值较高,但易感绿斑病毒病,对低温较敏感,管理难度较大。
1.4 销售与加工现状
广东省生产的百香果具有果大、色泽明亮、酸甜可口、营养成分含量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天津、深圳及港澳等各大城市和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23-25]。2018年百香果地头收购价格,紫果(台农一号、紫香一号等)平均价格约为8.12元/ kg;芭乐味黄金果平均价格达14.04元/ kg。紫百香果价格6—8月价格最好,黄金果7—11月价格高且相对平稳。紫果品种较耐寒,可常年种植,且采收期较长,而黄金果对气候较敏感,难以越冬,因此3—5月基本无果可采,采果期较紫果短。
广东百香果主要用于鲜果销售,部分加工成果浆、果汁、果脯、果酒等粗加工,可用于制作各类饮料、奶制品的添加剂等。以百香果为原料的生产加工企业广东省河源聪明人集团,百香果果汁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达30 t,鲜果年需求量6 000 t,年产值约2.1亿元,果汁原汁与饮料产品销往广东和北方市场,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总体来说,广东省百香果规模化加工产业发展较缓慢,部分加工产业技术和设备条件落后,百香果藤蔓、果皮、果籽等精深加工较少研究,尚未见成熟的开发利用,对于果皮果胶、果籽油等深加工几乎空白,对其药用价值综合性开发不够。
表1 广东百香果主栽品种种植与产量特性Table 1 Planting and yield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passion fruit cultiva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2 广东省百香果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品种资源缺乏,种苗市场欠规范
广东百香果品种资源相对缺乏,品种过于单一,新品种培育工作较少,种苗市场欠规范,严重阻碍百香果产业的长足发展和壮大,亟需解决[24-25]。大部分农户对百香果品种的特征特性不了解,不能因地制宜并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品种,多为盲目跟风种植。广东百香果主栽品种早期为紫香一号,近两年发展选择主栽台农一号和芭乐味黄金果。一般为当地果农或苗场自主培育扦插苗或种子苗,或从广西、福建等地购苗。部分农户与苗商签约购苗、购农资和收果,进行合同式种植,但种苗质量和纯度难以保障,部分问题果园传染性病害(如茎基腐病和木质化病毒病)多发,严重影响百香果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26-27]。2018年起正规农场开始青睐采用嫁接苗,砧木是耐茎基腐病的黄果品种。目前嫁接苗主要由广东、福建的台湾种苗商,或广西少量几家百香果苗商培育出售,因品质较好逐步替代扦插苗,但嫁接苗育苗成本高,价格普遍较高,且受少量良莠不齐的劣质苗影响,市场对嫁接苗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百香果组培苗在一些科研机构正在研发,但目前仅作科研用途[28-29]。
2.2 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
目前广东系统、有成效的百香果配套栽培技术尚不完善,生产效率低,机械化与轻简智能化技术落后。种植户及地方技术人员对高质高效管理认识不足,低效低产能果园比较多,“有果不得价,有价不得果”。百香果种植在不同时期的管理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百香果搭架方式多采用平架式棚架,优点是采摘方便,缺点是采光透光性差,影响果实转色,延迟采果时间;比较荫蔽,难以修剪,喷药不彻底,雨天极易诱发疫病和茎基腐病;台风地区或后期树体过茂,材质不结实的棚架容易塌倒,损失惨重。百香果栽培投入成本高,每667 m2须投入种苗、棚架、人工、农药肥料、地租等约5 000~10 000元。耕作管理机械化较差,除草、修剪、摘果等人工成本高,且棚架造价高,一两年短期回本较难,严重影响农户种植意愿。
2.3 病虫害及逆境灾害防范不足
百香果寒冻害及病虫害防治不足,影响产量和质量。如百香果成花坐果期,对气候要求高,在高温、雨水多的种植区极易引发灰霉病,严重影响座果率和果实发育;在盛果期,如遇雨季,病虫害防治不到位,易发生茎基腐病和疫病等毁灭性病害。云浮、肇庆、茂名等地已有发现百香果茎基腐病,死亡率高达40%~60%,导致部分种植果场经济效益严重受损;盛果后期,扦插苗或二年树多发病毒病,如花叶病毒病和木质化病毒病等,黄金果则易发果实炭疽病,影响果实品质。百香果为热带水果,耐冻性差,低温冻害易发生,如2018年初罕见冻害和2019年初的倒春寒对粤北和粤东北产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种苗培育及冬植等因时因地制宜,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寒冻害造成经济损失[30-34]。
2.4 产业链不完善,综合利用少
广东百香果产业链较不完善,尤其在质量分级、生产加工技术、贮藏保鲜技术等方面发展缓慢,综合性利用开发缺乏,产业链不完整。百香果产销主要是电商线上销售,兼顾中间商收购批发代发,百香果品质不保证,优质果少,产值较低,严重挫伤百香果种植的积极性。农户盲目跟风种植,优质品牌化意识缺乏,销售渠道狭窄,专业人才缺乏。目前百香果规模化加工产业发展缓慢,产业链不完善,专业交易市场尚未形成。部分加工产业技术和设备条件落后,仅发展果汁、果脯等粗加工,对于果皮果胶、果籽油等深加工几乎空白,对其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等综合性开发不够[2,35]。
2.5 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及政策扶持不足
百香果是近年新兴产业,行业整体科学规划不足,科技支撑和政策支持力度较低,专业人才培育缺乏等。政府项目扶持较缺乏,科研机构和高校技术支持也非常欠缺。成熟合作社少,缺乏专业科技人员指导,种植户自发学习种植技术和销售,在种植区域、品种配置和生产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产业化、标准化种植程度不高。技术需求与技术缺乏的矛盾,使百香果产业高能高效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以上产业问题大大制约了广东百香果的综合利用和发展,亟需解决。
3 广东省百香果产业发展对策
为解决百香果产业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广东优势,以科技为支撑,通过科学规划,加快构建百香果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工与鲜销结合,提高广东百香果产业创新力、生产力和竞争力,整体推进百香果产业发展,满足农民增收的迫切需求。
3.1 加强品种资源收集与利用
广泛收集、引进国内外百香果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对其遗传学特征、品质、营养功能、加工性能等进行深度评价,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等优良百香果种质资源,可有效遏制基因资源流失、提升广东省百香果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36-39]。如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先后建立了百香果品种资源圃,开展百香果资源收集和评价等工作。百香果育种目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育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和优质化,满足人们对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消费需求。
3.2 加强百香果良种良法种植
着重研发百香果种质资源的健康种苗繁育、种苗病毒检测与脱毒技术、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等,建立本地百香果种苗繁育基地,为广东百香果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因地制宜开展百香果品种的区域适应性等试验研究,制定广东百香果科学适种方案,以减少管理成本,增加收益[35,39-41]。针对性攻关百香果重大病害如茎基腐病、病毒病等,克服不良气候提高开花座果率,形成适合广东百香果生产模式的技术规程与生产标准;开展设施栽培研究,利用机械化和轻简智能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实现百香果种植节水、减肥减药、高产高质、安全可溯的目标,发展高效高产能百香果产业[42]。
3.3 加强产业创新联盟构建,产销形式多元化发展
建立产学研融合的科技创新联盟,形成“农业+互联网”的新生产组织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科研院所与地方农业推广机构开展“产学研”结合,以科技入户和农村信息化为目标,力争在良种选育、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进展;借助农村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组织带动及桥梁作用,形成“龙头—合作社—基地—社员(农户)”运作模式,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推行百香果标准化生产;培育百香果品牌,实现产业优质化和特色化、品牌化,提升广东省百香果市场竞争力[22-23]。产销形式多元化发展,最大程度发挥百香果营养价值、加工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等[42-43]。开拓鲜销渠道,利用电商平台整合线上线下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强大功能,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做到“产销”一条龙服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百香果产品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研究,延长百香果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促使百香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4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培养新型经营主体
加强百香果产业人才培养,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创新培训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加强百香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建议优化水果产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力量和网络设施,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培养新一代农村电商人才,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3.5 加强百香果产业政策扶持与管理
百香果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政府要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充实科技力量,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把百香果产业作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广东省扶贫办公室、农业农村厅、科技厅等出台相关财政补助资金项目,但还需要加大力度重点扶持优质百香果种苗补贴、优新品种示范和推广、病虫害防控、新农人培训、果园设施等重要环节的投入。科技人员参与建立健全的农技推广体系,建立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生产示范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工作等,引导果农的科技意识及科技行动。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联合建立种植示范基地、标准示范园建设,要及时抓住典型大户充分做好宣传工作,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接受度和产品知名度,提升百香果产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