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谋长远 为职工谋福祉
2019-11-19王玉宝
■王玉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15年底,在煤炭市场极度疲软的困境中,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回应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为企业谋长远,为职工谋福祉”的“双为”理念。通过近4年的实践,企业渡过了生存危机,推进了改革创新,发展了企业文化,企业前景更加光明,职工生活更加幸福。
一、以“双为”理念抓安全:谋长远须护生命,谋福祉须保健康
“为企业谋长远”,就要把安全根基夯得更实一些;“为职工谋福祉”,就要把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营造得更安全一些。为此,我们着重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三基”建设抓在手,持续强化班组建设,深入推进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通过提升技能、规范操作强化基本功;二是“双重预防”挺在前,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个预防机制,切断风险变隐患的因果链;三是高压问责守红线,实行安全“零容忍”,强化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四是重奖重罚动真格,及时兑现安全绩效考核和安全抵押考核结果,力求奖得心动、罚得心痛;五是“一优三减”兴科技,逐步实现机械化替人、智能化减人,增加安全系数,减少不安全因素;六是齐抓共管下功夫,党员作表率,宣教不停顿,群监网员眼睛亮,青监岗员当哨兵,女工家属到井口,各路人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下足了安全功夫,筑牢了安全堤坝。近几年,企业安全生产总体态势平稳,交出了令人比较满意的安全答卷。
二、以“双为”理念促改革:谋长远须改机制,谋福祉须挖潜能
2012—2015年,煤炭市场持续疲软,经营压力前所未有,职工生活相当困难。严峻的形势让我们反思到企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是冗员问题,机构杂,冗员多,人浮于事,运转不畅,工资成本占比最高时达50%;二是机制问题,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因循守旧,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增不能减;三是观念问题,等靠要思想、混日子思想、官本位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职工责任心不强,热情不足,效率不高。
“为企业谋长远”,必须解决机制僵化、机构臃肿、人员过剩等根本性问题;“为职工谋福祉”,必须解决观念落后、热情不足、绩效不佳等问题。我们厉行改革,在山西焦煤乃至全省率先推行契约化管理,倒逼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撬动利益固化、人浮于事僵局,通过刚性考核和有效激励,激发内生动力,释放内在潜能。我们在转岗分流过程中,追求职工创收和企业瘦身的双赢效果,2016年职代会提出转岗分流要“开辟更有前景的就业空间”,2017年党代会提出“鼓励组团组队二次创业”,还为外出创业人员制定优厚政策。2016年至2019年9月,转岗分流近3.4万余人,在册职工减少1.2万余人。另外,在机构改革中,精减科级机构137个,精减处级管理人员35人、科级干部643人;移交“三供一业”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办社会”负担大大减轻,企业放开手脚轻装上阵,搏击市场更有力量。
三、以“双为”理念强产业:谋长远须提质量,谋福祉须增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西山煤电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原煤年产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几百万吨跃升至四五千万吨,产业从单一煤炭生产延伸到“煤—电—材”“煤—焦—化”两条产业链,还发展了机电、建筑、贸易等产业以及多种经营诸多厂点。但是转眼间,绝大多数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而且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限制;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挑战,使过去依靠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为企业谋长远”,必须从高速度的扩张式发展转变为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为职工谋福祉”,也必须以高超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依托。为此,作为典型的资源型企业,我们调整产业结构,实施“1+3+N”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煤炭主业,兼顾电力、焦化、建材三大辅业,适度发展新兴产业。在煤炭主业方面,矿井引进先进设备,推广前沿技术,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先进产能达到91%;区域资源整合项目稳健发展,积极推进与外部煤炭企业的20多个资源合作项目;推进“一优三减”(优化系统、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成绩斐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建成投运了古交电厂三期项目,完成向太原市8000万平米面积的供热任务,让太原市民享受到了冬日的暖流;该工程创造了国内单个热源点供热面积最大的纪录,落差200米、38公里长距离输送等指标均为世界之最。此外,晋兴奥隆建材和华通水泥两条水泥生产线投入运营;五麟煤焦公司于2017年摘掉了投产以来连续亏损的帽子,首次实现了盈利。
四、以“双为”理念顾民生:谋长远须重生活,谋福祉须办实事
在2011—2015年的煤炭市场危机中,国内许多矿井难以为继,被迫关停。西山煤电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利润从2010年的35亿多元降至2015年的366万元;到了2015年底,5座主力矿井、11座整合矿井亏损,只有5座矿井微利经营。这场危机烈度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在西山煤电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提出了“渡危机、保生存”的口号。直到2016年底市场好转之后,职工生活才重回正常。
企业的成就都是职工干出来的,我们既要在发展方面依靠职工,又要在生活方面回馈职工。“为企业谋长远”,就要痛定思痛,让企业具有抗击危机的雄厚实力,避免让职工群众再度陷入困境;“为职工谋福祉”,就是要通过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满足职工过上美好生活的需求。近年来,我们在经济好转的情况下持续增加职工收入,2018年人均工资81752元,同比增长24.1%;通过旧区改造、“千亩百栋”保障性住房建设、“三矿两沟”环境综合治理,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在太原市“九河”综合治理工程中,我们克服资金紧张困难,投资10多个亿大力支持其中西山矿区的“三河三路”改造,积极配合“两河西延”改造工程,如今,污浊的河道变得整洁了,狭窄的道路变得通畅了,矿区山川秀丽、道路畅通、景观优美,改变了世人眼中煤矿又黑又脏的印象。
五、以“双为”理念建文化:谋长远须聚人心,谋福祉须出合力
企业文化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产生影响力,现代企业几乎没有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但是企业文化建设也容易变成形式主义,挂在墙上,只是一个空壳;也可能长期不更新,脱离时代,脱离实际,与变化了的环境不协调,对前进中的企业没有指导作用。
“为企业谋长远”,一定要与时俱进重塑企业的精神和灵魂;“为职工谋福祉”,一定要把职工的理想和追求凝聚到同一面旗帜之下。怎样使“双为”理念变成一种激励人心的无形力量呢?经历了数年危机下的经营之后,2017—2018年,我们把“双为”理念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推出《企业行动准则》,借以更新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一是确定发展愿景为助力山西焦煤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焦煤企业,推进安全生产、产业发展、经济运行等方面的“八个现代化建设”;二是确定了“忠诚与担当,关爱与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提炼出新时代“煤亮子”精神,即开疆拓土的创业精神、专注执着的攻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与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三是提炼出改革理念、创新理念、文化理念等14项工作理念。我们还编写了《指津未来》《“双为”故事》等“双为”课题系列书籍,组织机关部门和基层单位通过微信、电视等媒体诵读《企业行动准则》,使企业文化渗透到各个层面,推动企业由经验管理、制度管理迈向更高境界的文化管理。
六、以“双为”理念抓党建:谋长远须守初心,谋福祉须担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这个重要思想为做好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建工作不能是空头政治,必须与思想政治、企业文化、安全生产以及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为企业谋长远”,就要促使各级党组织不忘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做久的初心;“为职工谋福祉”,就要促使各级党组织认真践行改善职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使命。近年来,我们以创新精神狠抓党建“三基”工作,对32个党委的1148名党支部书记进行全封闭、准军事化、全覆盖培训。实施“互联网+党建”工程,构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指尖上的党建”双阵地,在全国首创党支部书记技术技能“双比武”,构建“双培训、双评价、双考核”机制。西山党建创新模式引起关注,多家兄弟单位前来参观交流并派出党支部书记参加培训;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省委组织部及山西焦煤各级领导视察并肯定。在今年的干部考评工作中,我们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为契机,首次使用“直面镜头、我述你评”网络直播方式,对32名二级单位党委书记、43名机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在线评议;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三亮一比一评”活动,30名基层单位行政正职直面镜头亮业绩;首次利用互联网对机关科级干部进行考评。此外,我们还通过抓党建、抓分配、抓晋升弘扬正义、促进公平,通过党委巡察自我体检、治病救人,从而使各级党组织更好地服务企业、造福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