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国新实践”
2019-11-19马连青张步军
■马连青 张步军
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的临汾市永和县,曾经是红军东征的主阵地。长期以来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的状况使永和县一直背负着深度贫困县的帽子,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67.5%,扶贫任务艰巨,是山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如今,群山之中活跃着一支来自山西国新能源集团的帮扶队伍。6年来,他们坚持以精准为要义、以建档立卡为基础、以创建特色产业为核心、以落实措施为根本的扶贫思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国企的担当和责任。
国新特色的“六专”扶贫模式
“实践证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坚定了各级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国新能源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从2013年开始,积极承担扶贫责任和社会责任,进驻永和县开始定点帮扶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企业生产要素同当地资源优势深度对接、深度融合。
国新能源党委立足实际,积极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努力将企业的资本、管理、市场优势和永和县当地的土地、劳动力以及特色资源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构建了国新特色的“六专”扶贫模式,即专门的脱贫实施计划、专业的农村扶贫工作队、专项扶贫基金、专属产业扶贫路径、专一定点帮扶机制和专职“第一书记”。
2013年7月,国新能源注册4380万元成立永和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建设2条酸枣自动去皮生产线,近6000平米晒场,主要开展酸枣收购、加工业务。目前,已辐射带动农户4000户,户均增收1847.5元。
2016年,国新永和公司创建“善梦”品牌,包装整合永和的特色农产品,全面开通线上平台,带动永和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目前,已经开发出花草茶系列产品、小杂粮养生粥系列产品和混合坚果产品。
2018年5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一县一策”集中攻坚深度贫困的意见》,为永和县量身定制“支持发展天然气产业,鼓励驻地企业在当地注册独立法人公司,将产值和税收留在当地”的专享政策。国新能源高度重视,迅速组建工作专班,紧锣密鼓开展政策落地工作。国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军亲自挂帅,积极协调,集团上下克服重重困难,成立分公司、设立子公司,把根深深地扎在永和县。
数据显示,子公司目前在永和县已上缴税收587.65万元,其中增值税156.58万元,所得税431.07万元。预计每季度上缴税收500余万元,年上缴2000余万元。
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派到扶贫一线
“务实管用”,国新能源党委选派驻村干部的硬标准。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派到最需要的地方,在攻坚深度贫困一线锤炼干部,实现了帮扶工作和干部成长的双赢。国新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军说:“扶贫攻坚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选派干部不能搞摊大饼,更不能凑数应付。政治素质不高的不派,没有吃苦精神的不派,年老体弱的不派,协调能力不强的不派。把企业最优秀的干部选派到永和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在刘军的亲自部署下,经过层层选拔,逐级考核,最终选定5名驻村第一书记。他同时要求,要给这些啃硬骨头的干部强化保障、鼓劲撑腰,要从优政治待遇,搞好后勤保障,提供项目支持,确保下得去,守得住,干得好。
为了更好开展工作,国新能源集团专门派驻扶贫工作队大队长进行指挥、协调和督导,主要负责扶贫政策宣传落实、帮扶项目实施并协调解决难题。
人派出去了,事情办得怎么样?
这是刘军心头最关心的事情。要掌握实情,必须深入一线。为此,他带领班子成员先后10多次到永和县实地调研,进村入户,召开座谈会,对大队长和第一书记的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张晋淞,芝河镇霍家沟村第一书记。在接到扶贫任务后,新婚的他带着妻子到霍家沟度蜜月。走马上任第一天,他就挨家挨户了解每户村民实际状况,掌握贫困户实际需求,同时积极与镇政府沟通协调扶贫项目和规划。为了不给村里增加负担,他坚持每天自己做饭吃。但无论生活多么难,张晋淞从未退缩,他把驻村作为磨炼自己的好机会。在他和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霍家沟村委已实现了整村脱贫,全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3380元。
“脚下沾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王晓升,是芝河镇东峪沟村第一书记。哪里有百姓,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村民每户几口人,每家多少地,有没有适龄失学儿童、有没有孤寡老人,所有与百姓有关的事,王晓升都清清楚楚在心中记了一本账。
李若愚,芝河镇药家湾村第一书记。针对该村集体经济相对不错的情况,他决定采用“合作社+贫困户”的工作模式,通过利用帮扶合作社,最终把贫困户带动起来。如今,在一个光伏发电站和两个合作社的带动下,药家湾村的集体经济越滚越大,贫困户们也逐渐从中受益,走上脱贫致富坦途。
“我是农村来的孩子,对农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我自愿申请去最贫困的村子,好好锻炼自己,磨炼自己,更想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这是邹欣江初到永和县时讲的一番话。他是这么说,也是如此做的。他所担任第一书记的红花沟村“能人”特别多,“出外个个像朵花,捆在一起是堆渣”是这里的真实写照。邹欣江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给村“两委”班子进行了大换血。不到一年时间,红花沟就从一个提起来就令人摇头的村子,转变为各村学习观摩的先进村。
冯虎生是芝河镇官庄村第一书记。到任以来,他积极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贫困户急需,排除万难与相关单位协调在官庄村开展卫生改厕行动,还为官庄村下辖王家坪自然村新建了太阳能路灯。针对官庄村离县城不远、利于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他通过申请国新能源集团内部扶贫资金,成立了农林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12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增收2500元。
不同的村庄演绎着不同的精彩故事,不同的第一书记们却诠释着同样的奋斗精神。看着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和村容村貌翻天覆地的变化,听着老乡们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刘军的脸上渐渐地露出了笑容。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走在通往永和县芝河镇霍家沟村的乡间小道上,一个写有“美丽乡村”的路牌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近几年,这个小山村因古村落特色旅游而远近闻名,农家乐、风景亭、休闲亭、采摘园一应俱全,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至,有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据了解,占地150亩的霍家沟旅游度假村扶贫项目于2017年正式上马,主体工程于2018年8月基本完工。为了这个项目,国新能源集团先后投入资金达210万元。该项目以集体所有、个人承包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优先为该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带动村民种植有机蔬菜、有机水果、发展养殖业。项目全部建成后,不仅填补了永和县芝河镇到棋盘山旅游线路的空白,也成为霍家沟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7年,国新能源集团划拨100万元帮扶资金,扶持药家湾村春平果树合作社脱贫攻坚帮扶项目,建成了永和县第一个果树滴灌基地,后又逐步延伸到玉露香、葡萄、西梅等;为官庄村育树苗1000余亩,带动16户贫困户,户均年收入5000余元;发展宝军农牧林养牛合作社,带动12户贫困户,每年分红2000元;建设50个灵芝大棚,其中有15个大棚的带头人是贫困户,年收入达2万元左右。
贫困户的生活生产一直是帮扶干部心中的牵挂。建档立卡贫困户毛保卫,2012年他的妻子在上山砍柴时不幸跌落山崖,后经抢救无效去世,留下了两个刚上小学的儿子。从那个时候开始,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毛保卫的头上,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不仅要维持家中的日常开销,还要负责两个儿子的日常生活,“有劲使不出”使得毛保卫终日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驻村工作队通过沟通协调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措施,把毛保卫安排到护林员岗位,每年增加了8500元的收入,同时还积极协调资金为他安装了屋顶光伏发电装置。
面对永和县红枣、玉米等主导产业销售不畅的难题,国新能源集团着力推动消费扶贫,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功能,向职工发放国新扶贫爱心卡,持卡可购买集团扶贫产业旗下任意产品,收益的10%投入到集团公司扶贫爱心超市运营中;积极开展玉露香梨树认领工作,每棵树150元,由贫困户负责日常管理,收获时免费采摘30斤梨。此外,对滞销的各类农副产品提前摸底,积极对接国新能源集团和下游消费市场,全力保障农产品的销售畅通。
为了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顺利完成第一书记的轮换,国新能源创造性地提出“双书记制”,明确要求老书记带新书记,直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双书记制”使得当地乡村干部、群众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形成了全力攻坚的帮扶力量,正在实施和规划实施的项目得以延续,村里的各项工作得到无缝衔接。
6年多来,国新能源累计投入和协调资金近千万元,实施了50多个帮扶项目。下一步,国新能源将继续打造、推行“互联网+”平台机制,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淘宝网平台,在贫困村推行“一村一店”电商点,帮助贫困群众通过互联网将永和县特色农副产品推向市场,同时加大力度推进消费扶贫。
“在脱贫摘帽的冲刺阶段,国新能源集团坚定信心、坚定斗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席话语,刘军说得铿锵有力。
春华秋实,朝烟夕岚。国新能源集团帮扶工作队把汗水洒向了这片红色的土地,收获的必将是老区人民脱贫摘帽的成功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