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类博物馆的武器类展品应有更多互动性
2019-11-19王宇航
□王宇航
军事类博物馆是以陈列战争史、纪念重大军事历史事件、军事人物而修建的专题性博物馆(纪念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军事类博物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专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各界都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军事类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国防教育的载体,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弘扬先进文化的阵地” 。
军事类博物馆里往往有很多武器类展品,如坦克博物馆之中的坦克和装甲车、航空博物馆中的各式战机和军用卡车、轻武器博物馆中的枪支、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中的山炮等。对于这些武器类展品,很多博物馆明确规定不能触碰,往往借助钢化玻璃、红外线报警、铁护栏等隔离观众。
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意识的改变,人们更希望对博物馆的展品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即不仅能近距离观看这些照片,更希望能触摸和感受一下展品。武器类展品具有天然吸引力,不管对成人还是孩子来说,内心深处都有触摸军武器类展品的欲望,比如说坐在坦克上或者战机上感受一下,摸一下大炮的钢铁质感,拿一下真枪的体会。所以在军事类博物馆中,经常见到家长们抱起孩子悄悄触碰各种展品,也经常见到管理人员不断提示不要触碰展品。
对于军事类博物馆来说,武器类展品基本都是历史上的军事武器,适当让青少年触摸,更能加深青少年对展品的参观体验,从而加深他们对国防教育的直观感受。
就军事类博物馆的武器类展品来说,增大展品与青少年的互动性主要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如建议对于坦克类、飞机类、汽车类、大炮类、战舰这类武器展品,在加固底座、固定内部机关、打磨各种凸起的基础上,撤掉不必要的护栏,让人们直接进入去感触和体验。对于枪支类展品来说,建议除了橱窗展览之外,在封死弹匣、去掉内部的连接装置后,通过链条固定的方式,适当开放一些老式枪支,让青少年有更多的触摸机会。
笔者寄望,在不久的将来,广大青少年们能近距离触摸英雄们曾经使用过的武器。那时,他们一定会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英雄们带给自己的心灵震撼,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也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切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