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筑
2019-11-18胡育科
胡育科
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2018年,我国粗钢产量达9.28亿吨,同比增长6.6%,钢材产量达11.06亿吨,同比增长8.5%。巨大的钢铁产能,积极推广钢结构建筑,扩大建设领域对钢铁有效需求,对实现经济稳增长、稳就业有重要作用。对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来说,紧跟“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沿线国家的投资和建设,带动钢结构技术与产品走出去,为新产能新动能寻找新的消费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建造”水平与优势,是新形势下,钢结构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白俄罗斯“巨石”工业园,就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又一新成果,也是体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一个标志性项目。从2012年两国元首签订工业园区经贸与产业全面合作建设协议,到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白俄罗斯,亲临中白工业园区视察,短短三年时间,一期8.5平方公里工业园初具规模,完成基础建设投资1.36亿美元。累计引进入园项目41个,合同投资额达到10.14亿美元。
落实习主席关于“力争早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的批示,在中白工业园区, 8个入园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64亿美元,13个入园企业开始投入运营。工业园前期建设所取得的高速度、高效率,园区建设者骄傲地说:钢结构建筑功不可没。2.1万平米的招商局集团交易展示中心、7.1万平米仓储中心等钢结构建筑让人眼前一亮。在建的一批工业厂房、研发大楼等钢结构建筑,以其质量好、速度快、绿色环保、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引起了入园各国投资企业的关注,成为中国建造的一张新“名片”。
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大路上,中国建造的钢结构建筑扮演着“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新角色”,担当起绿色生态发展的“新使者”,越来越得到沿线国家与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
一、钢结构建筑刷新了“中国建造”的新速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白俄罗斯本国没有钢铁生产企业,所需的建筑钢材从俄罗斯进口,钢结构建筑设计和生产能力都比较弱。在中白工业园,采用中国技术建造的钢结构工程,除去国内生产构件需要的陆路运输时间和报关时间, 1.5万平米厂房的主体安装20天就能完成。用白俄罗斯国家设计院工作人员的话:盖房子在中国人的手里,像变戏法、搭积木一样。
现在工业园区,已经进驻了中国十五冶、中铁二十局、中甘国际、北京住总集团、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建谊集团等一批具有钢结构制作、施工和管理实力的国内知名企业,立足白俄罗斯作为辐射东欧和中亚各国市场的一个桥头堡,依托国内的技术和产品资源,发挥钢结构技术优势,展示中国建设者“神奇”的建造速度与工作效率,赢得了工业园区白俄罗斯管理人员由衷钦佩。
二、钢结构建筑体现了“中国建造”的新理念
把绿色环保的理念带出国门,是中国企业在带动钢结构建筑走出去的一份责任。白俄罗斯森林茂密,蓝天碧水,国家非常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参与园区建设的我国企业,也都十分注意打好钢结构技术和产品绿色环保牌,把采用钢结构技术体系的优势向白俄罗斯的主管部门反复宣传,取得共识与认同。我国企业在引入项目落地与建设初期,都制定最严格的排放和排污标准,十五冶、中铁二十局等单位,面对路运距离远、构件需要时限长、报关手续复杂等不利因素,实现国外项目,国内设计,对整个产品建造到交验全过程进行系统优化、模拟示范,力争把一切问题解决在国内,提高了国外施工效率,有效降低材料的损耗。
在工业园区建设的钢结构工程,现场材料堆放有序,与园区周围的森林、树木,蓝天白云交相呼应,体现了中国新型建造方式带来的清洁和效率。
三、钢结构建筑代表了“中国建造”的新水平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钢铁过剩产能,钢结构建筑技术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在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工业厂房、空间结构公共建筑和桥梁钢结构领域取得累累硕果,钢结构建造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白俄罗斯,目前还没有超大规模的钢结构建筑,但一些投资较大的工业项目正在进入设计阶段,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参与。但在其他一些国家,如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标志塔、印尼巴厘岛最大的发电厂、泰国曼谷素万纳普机场1号航站楼等,都是由中国建筑企业总承包,是我国钢结构技术和产品走出去的代表性作品,工程质量、进度都得到当地政府与业主的好评。
商务部2018年数据,我国的设备、材料出口达17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4%;建筑钢结构出口达111万吨,产值达10多亿美元。契合国内钢铁和钢结构产能的基础条件,通过工程承包和钢结构技术与产品输出,把对外投资的效益合理回收,反哺和支持国内钢结构产业升级,不仅拓展国外新市场,也使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形成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钢结构核心技术成果与竞争实力,为培育更多具有世界眼光的一流企业创造了条件。
四、钢结构建筑开辟了“中国建造”的新天地
为推广中国技术和传播绿色建造理念,加大钢结构建筑应用,中国企业出面邀请白俄罗斯政府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专家,组团到中国对钢结构生产工艺、技术标准进行交流考察和访问。通过交流,由最初的不了解、有疑虑,到开始接受和认可。2019年7月2日在工业园召开的“一带一路”区域发展论坛上,白俄罗斯工业部长在发言中,明确提出了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同等待遇,允许按照中国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建筑在白俄罗斯開工建设,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当前,“中国制造”的技术、产品走出去的一个最大障碍,就是采用标准、技术规范的认可和落地的问题。东欧和中亚国家采用的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与我国有差异,在工程检验和交付验收发生不适用、不衔接现象。为此,在白俄罗斯,中国钢结构企业与当地政府进行了有益尝试、探索,在两国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建谊集团与白俄罗斯国家设计院进行了资产重组和收购,中方占股60%,从设计源头提高“中国标准”影响力,合资后的白俄罗斯国家设计院,把了解中国标准、引用中国规范作为一项常态工作,结合本地标准进行相互融合、优化创新,体现了我国钢结构企业在解决走出去难题中的“中国智慧”。
五、钢结构建筑赋予了“中国建造”的新内涵
由于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中国技术和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和广阔市场,给了中国钢结构企业底气。以产品输出促文化交流、以务实合作消除误会隔阂,一座座建成的钢结构建筑,不仅体现“中国建造”水平,也体现中国人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胸怀。在白俄罗斯,当地政府和民众对中国创新、中国智慧、中国效率、中国方案开始“刮目相看”。工业园的建设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增长,为当地人民带来“看得见”的实惠。在园区工作的白俄罗斯及周边国家的员工,对今天的中国有了全新的认知。
当今世界,平等互利是一种趋势和潮流,中白工业园地处中亚与欧洲地理连接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中欧班列必经之地。2018年接待了来自周边、欧美及其他国家及白俄罗斯本国参观考察团组109个,668人次,对中白两国合作方式给予高度评价。据了解,工业园的模式已经开始复制周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到去年底,我国已与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合作协议,与58个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议。沿线国家的经贸投资、工程承包、基础建设领域合作将进一步加大,也为我国钢结构建筑应用提供了一个新舞台,引导和鼓励钢结构企业走出去应该引起我国政府、行业的重视和关注。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作为国内钢结构行业具有影响力的社团组织之一,一直把推动钢结构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作为己任,搭建合作平台,帮助企业总结国外工程承包经验和教训,引导企业顺势而为、壮大做强。目前中建、中铁、中冶和东南、精工等一批钢结构行业骨干企业,十分注重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与理念。初步统计,到2018年底,取得欧标、美标等技术标准认证的钢结构企业达100余家,为钢结构技术与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打通了渠道。今年,协会还联合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专家学者,组织部分企业对欧盟技术标准开展学习交流,提升国内钢结构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实力,让钢结构建筑这张“中国建造”的新名片更加“闪亮”。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671-3362(2019)10-0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