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2019-11-18车立军

祖国 2019年19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车立军

摘要:为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埋下有效数学教学的种子,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响应教育需求,从数学教学多环节入手建立新式、高效、趣味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为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之于大多数学习者而言,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且困难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就难以翻越数学学习这座高山,导致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举步维艰”,学习逐渐被动化。为扭转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缓解学生数学学习压力,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立足于数学课堂,在改革多环节的前提下为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注入“效率因子”,让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开展。

那么小学教育工作者究竟应该如何打造高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呢?笔者认为,教改必须“面面俱到”,落实“知行合一”,渗透每一环节,才能够达到最终目的。

一、更新观念,改变思想,营造高效教学氛围

(一)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深化教学思想

培养什么样的人?开展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成为教育新时期教师教学思考的重点内容。素质教育为教师“答疑解惑”,它强调教师要在开展教学中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人,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切实理解教育新要求。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新教学理念,包括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兴趣导向教學理念等。同时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掌握更为专业的数学教学知识,以及沟通技能、教学方法,且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展教学,以打造符合现代化需要的教育教学课堂,为打造高效教学课堂做好思想准备。

(二)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素养

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将教学的重点由过去的“知识传导”转移到“综合素养培养”上,切实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端正教学方向。这样才能够从教师的教学思想上树立“指明灯”,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才能够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有条不紊的开展。

(三)建立和谐教学氛围,促进数学教学

教师要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注意与学生进行及时且恰当的沟通和交流,在“亲其师,信其道”下完成“传导,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和谐的教学氛围表现在两方面,分别是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教师要注意建立轻松、愉快、开放的环境,既要确保教学环境的整洁,又要确保教学课堂的开放,允许学生质疑、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人文环境方面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与交流,要注意肢体语言和副语言的合理运用,和学生形成学习互动,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注重导入,问题导学,合理设计数学问题

(一)把握教学导入时机,抓住学生兴趣

要想让数学教学活动更好地进行,学生就必须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那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把握教学时机,“导入教学”,为学生打开全新的数学世界大门,吸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原动力,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配合教师投入到后续的数学知识学习中。

(二)合理设计数学问题,以问引疑教学

“问能引学”、“问能导学”,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掌握知识、解析知识,数学教师就必须充分认识问题在数学教学课堂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是要注意趣味性,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愿意回答、愿意动脑,对知识的理解才会更到位。如在开展“认识三角形”知识教学时,倘若教师提问“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的概念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无趣且抽象。但数学教师换种教学方式提问,如“我们生活中有什么是三角形状的呢?那么为什么他们是三角形的?”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设计问题,三角形的抽象图像中直接具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大大被提高,问题的教育价值也被最大限度的发挥。

其次,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注意基于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刚提问了问题就自己回答,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而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析问题,学生的数学思维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散,学习的有效性自然而然会提升。

三、创新教法,引导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一)采用多元教法教学,引导学生自学

新课改下多种多样的新式教法层出不穷,为小学数学教师实施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向。为打造趣味课堂,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必须在落实数学教学中落实新式教法,摆脱过去应试教育下“灌输式”教法的束缚。这样才能够在教学环节中有条不紊的推进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活动才会更好进行。

当然,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也决定了教师不能盲目应用、过度利用,而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够确保教法和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发挥教法的积极作用。

如在针对探究意义较强的数学知识,“数学广角——植树”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实施教学,通过将学生们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方式分组,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们根据教学问题进行组内探讨。学生们很快能够在为小组内部模拟“植树”情境,通过实际讨论得出植树规律,教学不仅能有效且顺利。

再如针对“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教学时,该知识更侧重于形象思维与空间想象。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具象思维更为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该知识教学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实施教学,通过多媒体直挂为学生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维角度引导学生直接观看,不仅实现“化难为简”,也有效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适当点拨指导参与,指明学习方向

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下,虽然强调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公地位,但教师作为另一主体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点拨、领导、参与职责,为学生指明数学学习方向,切实答疑解惑,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会在教师的指引下更为顺利的进行。

四、知行结合,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开展教学

(一)挖掘生活数学素材,培养数学思维

數学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之一也是为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将所学和所用结合起来,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深化现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在推进生活与数学结合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开展“元、角、分”只会是教学时,教师可设计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进行知识教学,如“同学们都去过商店吗?一支铅笔大概多少钱呢?一个文具盒呢?一个橡皮擦呢”,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教学不仅变得生活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二)合理布置数学作业,实现学以致用

很多小学生反映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压力过大,作业很多无法完成,数学学习兴趣逐渐下降。为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布置时也要合理改革。教师可开展“分层式”的作业布置方式,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A/B/C,学生统一要完成B/C,有能力的学生可选择性完成A层,这样既能够缓解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能够达到夯实基础的教学目的。

教师还可在作业布置方面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让家长称为数学教学的“参与者”,鼓励家长适当陪伴学生、点拨学生,以确保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效进行。

五、结语

有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打造高效数学教学课堂这道路必定“艰难且阻”。但只要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秉持着积极、乐观、创新的态度,“吾将上下而求索”,定能“披荆斩棘”,不断解决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存在的重重问题,更好的推动高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郑丹.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教学[J].学周刊,2018,(11).

[2]陈雪玲.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07).

[3]周启玲.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7).

[4]黄平.吸湿器小学数学高校教学体系的构建探究[J].学周刊,2016,(03).

[5]吴宏伟.肖傲雪数学课堂高效模式的创建与反思[J].华夏教师,2015,(09).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十屋镇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