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与VR/AR技术实践课程融合教学策略探析

2019-11-18仲于姗邹洪杰

祖国 2019年19期
关键词:AR技术红色文化高校

仲于姗 邹洪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VR/AR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喜爱,逐渐被引入高校实践教育的课堂。与此同时,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工科教育的交叉融合提供了契机。在此背景下,高校新型工程实践课程中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中红色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工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还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创新了途径。

关键词:高校   红色文化   VR/AR技术

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将高校思政课的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前沿VR/AR技术实践课程中,并大胆地探索了一条基于OBE+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工程实践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道路,创新了高校红色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出了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尝试。

一、思政课红色教育的现状

红色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我国各个地区都具有丰富而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资源,如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及反映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的影片、书籍、遗物,还包括健在的老红军、老军(烈)属等。

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红色资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天然途径”。红色教育直观生动、感染力强。通过参观革命遗址、博物馆、烈士陵园,听革命先烈的故事,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经典等途径,大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在亲身经历中受到熏陶。

但是,我们仍要看到,目前对于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然不充分。

首先,由于区域地理位置、安全、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红色教育灵活性不足。在校大学生难以系统、全面、深刻地参观、学习各个地区的红色教育资源。部分地区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很难应用于高校红色教育当中。其次,红色教育途径形式陈旧,渠道单调,创新性不足。无法吸引喜欢新鲜事物大学生的眼球,难以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更无法促使大学生主动地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刻的调研学习,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高校VR/AR技术实践课程的优势和现存的问题

改革開放四十年,持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好的成绩。随着智能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VR/AR已被列入“十三五”信息化规划、互联网+等多项国家重大文件中。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与AR/VR相关的课程体系,注重VR/AR技术人才的培养。

目前,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为了适应现实需要,大量易上手的VR/AR开发软件出现,VR/AR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与传统的工程实践课程相比,新型的VR/AR技术实践课程更容易在一个学习周期内实现一款应用产品的制作,这一特性有利于课程实践项目的产品快速投入多领域进行效果的检测,促进不同种类学科间的交流合作。

VR/AR实践课程的所授知识前沿,紧跟黑科技步伐,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课程项目作品的数字化VR/AR展览展示,效果震撼,形式新颖,沉浸感、交互性极强,是当前各大高校、科技博物馆、艺术展馆重点建设的项目。

但是,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高校VR/AR技术实践课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高校VR/AR技术实践课程还是以传统的工科授课模式为主,缺少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这使VR/AR技术实践课程的项目成果选题较为单一,内容不够深刻,缺少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其次,学生项目成果向实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较弱,亟需一个能使实践项目成果落地的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思政课红色教育与新型VR/AR实践课程的融合

随着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知识的充分交流和充分竞争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实现科学技术领域更大自由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推动下,形成了一批新型的、综合性的、跨界融合的高新科技产业。随着该产业的不断发展,具备知识体系跨学科、多元化的人才也备受青睐。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双一流”高校要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时代的变化、教育的变革,促使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为红色教育与新型VR/AR实践课程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而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中的红色文化资源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见证,也是教育广大学子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教材。将思政课红色教育融入到新型VR/AR实践课程,不仅为VR/AR实践项目提供丰富的文化建设资源和实践平台,还通过VR/AR高新技术打破时空壁垒,虚实结合,为红色文化资源注入新时代科技血液,弥补现有思政课教育的不足,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紧跟科技的步伐的全新文化传播形式,使高校学生能够利用新技术学习思政课、感受红色文化。

四、融合红色文化的高校VR/AR技术实践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课程体系的设计

1.基于OBE教学理念梳理课程脉络。在融合了红色文化的VR/AR技术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由于课程涉及的不同学科的知识点繁多,需要梳理一条目标明确的、清晰的、关联二者领域学科知识点的综合体系脉络。根据成果为导向的OBE教学模式,预期的学习效果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它可以作为脉络的主干,指引、规划、梳理交叉学科课程中不同领域的知识点。在融合红色文化的VR/AR技术实践课程中,红色项目成果的预期需要提前经过两类学科的教师交流设定,既要实现相关技术,又要体现红色文化,课程预期目标清单如下表1所示。这种以预期目标为导向的课程梳理,可以有侧重的把不同领域的知识点,有序、快速地组合入课程体系的构建中。

表1 融合红色文化的VR/AR技术实践课程预期目标

2.模块化教学体系解决交叉学科授课问题

课程的授课内容是由两种学科领域的知识组成的,根据预期目标的要求,可将不同种类的知识梳理成多个模块,围绕目标进行模块化组件的拼装,方便不同学科教师授课指导。融合红色文化的VR/AR技术实践课程的教学可划分为六个阶段,在前三个阶段的授课中,由于涉及比较专业的学科知识,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将每个阶段划分为红色教育和VR/AR技术教育两个模块,教师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授课,后三个阶段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两种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不做划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的课内指导。项目的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项目前期调研,充分、深刻地挖掘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自学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实现“边做边学”、“做完传播正能量”的良好教育效果。

(二)课程项目成果物的评价

融合红色文化的VR/AR技术实践课程最终可通过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答辩评委由工程技术类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类教师组成,保证作品评分的客观公正。项目的最终成果物除了进行正常教学存档外,还可以将收集的优秀的项目作品进行布展,在高校范围内形成對外开放的红色VR/AR作品展区,以红色VR/AR手机应用、红色VR/AR交互新媒体体验装置、红色VR/AR游戏等新媒体形式,传播红色文化,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这种将实践课程中学生的作品应用于展览展示的做法,不仅实现了学以致用,还促进了高校交叉学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为高校红色教育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

(三)课程项目成果物的转化

高校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和知识宝库,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以及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各类科技馆,博物馆,红色教育展馆的合作伙伴。红色VR/AR技术课程成果物,既具备夺人眼球的高新技术,又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借助校馆合作的优势,可将课内优秀成果转化为展馆中展品,传承红色文化,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成果的转化落地。

目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新型VR/AR实践课程体系还在不断的探索研究,还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但可以看到,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中交叉学科建设的不断创新,开展新型的红色思想教育与高新技术AV/VR交叉学科实践教学,对强化学生的学科交叉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作用。以VR/AR实践课程为依托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能使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能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同时红色文化教育只有紧跟教育新形式,创新途径,融合高新技术,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于赫,庞京城.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J].新闻战线,2015,(10).

[2]刘党英.红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16-17.

[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虚拟(增强)现实白皮书[DB/OL].2019-

01-23/2019-1-31.

[4]于彬.基于OBE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软件导刊,2018,(12):20-22.

(作者单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AR技术红色文化高校
解析AR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