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启明:种兰花的国税局长
2019-11-18江镕
江镕
今年10月24日,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据报名系统的数据统计,截至当日17:30,共有1395845人报名,共有1277219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为53∶1。
同时根据2009年~2019年国考报名人数统计数据显示,参加国考的人每年超过120万人,而整体录取率则小于5%。
列举以上数据借以说明:一来近十年来公务员依然是很多人青睐的职业;二来公务员的招考仍然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
然而,有一位公务员却有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毅然辞去了国税局局领导的职务,从头干起,开始创业。
所以面对他的辞职,有些人惊讶,有些人不解,有些人质疑,但面对着各界各方的各种反应,这位曾经的公务员、现在的创业者——潘启明用自己的行动挥洒出一种“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境界,从容笃定,无束不羁。
以满腔热忱,投身兰花事业
1995年,潘启明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当时的大学本科文凭含金量还是很高的,而且还享受国家分配的待遇。所以在潘启明的同学中,即便是来自于一些不发达市县的,大部分也都通过各种努力留在了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或者去了珠三角的各种“好单位”,很少还有想再回到自己家乡的。
本来摆在潘启明面前的机会也有很多,只要他愿意,留在广州的一些单位完全不成问题。但他的选择却让大家颇感意外,如同是离开了繁华璀璨,走向灯火阑珊;放弃了前途远大,宁愿寂寂无名一般,毕业后他又静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作为土生土长的肇庆四会人,在潘启明的心中,一份故土难离的情绪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现在的太太、当时的女朋友是他的高中同学。大学四年两人一直坚守着一份不变初衷的感情,所以负责任的他也想回来给人家姑娘一个交代。
当然上天也没有亏待专情的潘启明,回到家乡,他不但如愿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也顺利进入了四会市国家税务局工作。虽然大学时没有相关专业背景,但勤奋好学的他也又继续学习了金融的课程,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精进,一步一步走好自己的人生旅程。
天道酬勤,几年后深受领导赏识的潘启明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在很多工作上开始独当一面。
2008年,潘启明被提任为局领导,班子成员。5年后,由于工作轮岗,他又来到高新区国家税务局,任局领导,班子成员。
回忆起当时工作的情况,而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潘启明也是深有感触,“我作为一名普通职员经历过从基础工作干起,后来担任领导也经历过管理大小事务。所以这两方面我都有一些感悟:为什么有的人能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受到重用,而有的人却多少年都在原地踏步,毫无提升呢?其实就在于自身的工作态度。领导们都喜欢工作态度积极、希望不断超越自己的员工,所以别轻易说领导偏心,也别总感到怀才不遇,要先看看自己是否通过努力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就在很多人觉得毫无疑问,志得意满的潘启明已经完全找到了位置、找准了出路时,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在2014年2月14日递交了一份辞职申请,决定“裸辞”。
“当时很多人对我的做法感到不理解,都认为我太任性也太冲动了。但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爱冲动的人,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也到了这个年纪,可能有些事情不做以后会觉得有遗憾,所以就坚持去做了。”
我问潘启明,对于这样的选择家人支持吗?潘启明说,我太太还是比较开明的,多年来我们俩都比较尊重对方的爱好和决定。而且我们目前对物质生活也没有太多的需求,只要能保证日常的开销,够用就好。
“我也简单算了一下,如果从现在开始到年老,一共需要多少钱,然后我又估算了一下如果这样创业能不能把这些钱赚到,感觉还是有点信心的。很多农户也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从最基本的事情干起,也干得不错,那我就想,比起他们我也算有些知识,也有了这么多年的社会阅历,总不至于亏得一塌糊涂吧。”
“那您没有农业方面的专业背景,怎么就敢把方向定在兰花种植呢?这种跨界是不是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风险呢?”对于潘启明选择的产业方向,我心中还是颇有疑问。
潘启明笑了,“现在谁说是要学什么才能从事什么呢,主要在于管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大家都把各自的工作做好了,整个事情也就好了。而且其实一开始辞职的时候,我是和几个朋友一起经营大型建筑机械的租赁业务。这个生意现在也还在做,目前都步入正轨了,我不用操太多心,所以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兰花种植这边。”
“至于为什么把方向定在农业方面呢?这和四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有关,这里常年平均气温在25℃左右,湿度适中,自然灾害也较少,所以很适合兰花生长。四会是和翁源、英德、从化并称的省内四大兰花基地,四会的石狗镇也是远近闻名的‘兰花专业镇。所以我想那就顺势而为,把家乡的优势产业发扬光大。而且從全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还是偏低的,所以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是一些已经发展很充分的产业,那竞争的压力会更大,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小。”
以现代思维,拓展兰花经营
经过了几年投身商海的摸爬滚打,2018年6月,潘启明投入注册资金1000万元,在四会市石狗镇成立了肇庆雅兰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下简称“雅兰芳”)。
创始之初,潘启明就将雅兰芳定位为一家集兰花科研、种苗培育、种植示范、产品展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高新企业,他自豪地说:“我们公司也是当地唯一一家实现了全产业链运营的企业。”
按照长远规划,雅兰芳的发展目标是致力于打造‘一园三基地的模式,一园即兰花科技示范园,三个基地分别为兰花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兰花创业示范基地以及兰科药用植物种植基地。其中,扶贫示范基地占地60亩,助力精准扶贫;创业示范基地占地200亩,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创业就业;种植基地占地40亩,主要发展集科普体验、休闲养生、乡村度假于一体的特色生态农业。
众所周知,农业种植领域,也有着“寸土寸金”的特征——每少利用一寸土地,就会减少一分产出。所以对于传统农户来说,将每一块土地都用来种植作物,应该就是最优的方式。
但潘启明可谓是“不走寻常路”,他说:“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种植,雅兰芳引入了更为先进的经营理念,甚至在兰花还没有大面积种植之前,我们就舍得拿出一大块土地来修建兰花科技示范园,这在石狗镇也是独一家的。”
漫步在兰花科技示范园中,我确实有种走在一个兰花世界的感觉。看展板上面的介绍,常见的一些品种就有白墨、小香、金嘴、企黑、绿翡翠、红宝石、黄金彩虹、十八格格等等,总数达到六七十种。
由于已至暮秋时节,园里的兰花依然开花的并不多。潘启明说,如果光看叶子的话,很多人会觉得每盆兰花都长得差不多,甚至和田野中到处可见的一些野草品种也极为相像,不过仔细看每一种还是有差别的。
的确,在潘启明的指点下,我看到这些大同小异的绿色长条状叶片,有的宽一些,有的窄一些,有些颜色深一些,有的浅一些,还有的镶嵌着金边,有的泛出一些特殊光泽。
我问潘启明,您现在能清晰辨别出每一个品种了吧?
“那是啊,要想把这件事做好不下功夫肯定是不行的。刚接触这行的时候,我买了几十本关于兰花的书,家里有、办公室有、车里有,反正不管我在哪,都保证随手就可以拿起书来学习。还有各种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我都一一关注,看人家的经验,学人家的长处。”
为了更好地研发兰花新品种,潘启明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肇庆学院等科研院所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单位所提供的科研力量为兰花品种的优胜劣汰、发扬光大提供了有力支持。
而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也是潘启明具有现代商业眼光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进驻淘宝、天猫和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外,雅兰芳还自主开发和运营了专门的兰花电子商城——“好兰找”电商平台(雅兰商城),雅兰商城采用独有的“S2B2C”模式,将供货商、批发商、入驻商、分销商、门店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兰花行业新零售平台,而且这一商城还获得了国家商标注册。
潘启明说,雅兰商城的特点之一是采取全渠道多触点营销,构建了PC端商城、微信商城、APP独立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同时通过淘宝、天猫和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打造兰花行业全网营销体系。同时加强多区域多仓库管理,全局了解各加盟商家和兰场双方的产品库存情况,逆向解决产量问题,以订单为驱动,进一步提高兰花农户收入,解决市场滞销、有货无市等等问题。另外,通过我们的平台还能开展大数据运营分析,在梳理消费市场和兰花种植几方面数据的过程中,能更了解市场需求,为商家提供更为准确的经营决策指引。
“这几年,我也深深感到互联网风向变化十分迅速,比如原来大家还觉得开发APP是一件很时尚的事情,后来微信小程序出现了,对APP的需求一下就少了。后来又出现以微信朋友圈为代表的的‘社交销售模式。这几天我发现‘区块链这个概念又是铺天盖地成了热点。为了顺应形势,我们在示范园里也设立了一个直播间,专门开展网络直播,这也让我们又成为了石狗镇的‘第一家。通过直播的方式,我们和很多兰花买家和爱好者进行了积极互动,拓展了不少销量。所以不管做什么我觉得都要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这样才不至于被甩得太远。”
以赤子之心,升华兰花文化
所以交谈中,打动我的除了潘启明对事业的那种义无反顾,还有就是他的理念先进。一方面致力于对新品种的潜心研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对于兰花产业的发展他也提出了一个“深加工”的思路。
“对于很多农作物来说,如果提到深加工,思维模式还是比较固化的。比如水果,深加工的话往往就是做成干果、果脯、果酱等等,还是以食用为主。其实兰花身上也是有可以食用的部分,它的根茎可以入药,我们也在和中医学院合作研发中药产品。但是我更希望的是深挖兰花文化,将它们升华、深化。”
潘启明说,兰花是植物界的“四君子”之一,有着孤芳自赏、香雅怡情的意蕴,很符合现代人在喧嚣氛围里对宁静悠远境界的追寻。所以就像茶叶,从实质上说只是一种树叶,但是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如何加工,如何冲泡,都有着特别的讲究,我希望兰花文化也是如此。
根据潘启明的长远设想,除了之前所言的开辟土地进行兰花种植和研发之外,他还将加入农耕体验的内容,让“城里人”也有一些场所亲近自然、学习耕作。特别是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利用雅兰芳的场地进行“研学”,丰富科学知识、了解植物文化、接触土地自然。改变他们平日里“自然缺失”的状况,能够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更加茁壮成长。
而且更重要的是,除了这些远期目标之外,因由潘启明的加入,这片兰花蓬勃生长的沃土其实已经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外求学的学子有了实践基地、正值壮年的劳力有了工作机会、贫困无着的老人有了收入来源。
在雅兰芳基地,悬挂着的“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和“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两块牌子十分引人注目,这不禁让我想到孟子的这句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潘启明说:“我父亲在世时,就常常帮助别人,这种精神也深深影响了我,所以当我积蓄了一点力量时,也很想反哺家乡,为家乡的父老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帮助他们改善贫困的状况,都过上富足的生活。”
为此,在石狗镇程村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雅兰芳推行了“资金入股得分红、土地流转得田租、基地务工得报酬、免费培训得技能、托管经营得实惠、带动种植得收益”的六种利益联结机制。
潘启明告诉我,具体说来,就是实行了几个“公司+”的举措。一是“公司+农户”,雅兰芳与8户农民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全托管+半托管模式有效提高农户收益。
二是“公司+精准扶贫”,雅兰芳与全镇建档立卡的115户共331名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每人投入1万元,除了每年可以得到不少于10%的分红之外,3年以后公司还会以市场保护价格销售兰花再分红。
三是“公司+复退军人”,雅兰芳与全镇27名复退军人签订合作协议,每人投入10万元(入股人可由银行申请贷款,公司做担保),年收益不低于10%。
四是“公司+集体”,由各村支部引导整合连片农业用地,以每村50-100亩作為示范基地,村级集体示范入股,增加收入。
另外,雅兰芳还向周边村民提供了多种工作岗位,比如管理员、电商销售员、货运工、分拣工等,目前已解决200多人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也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的优秀青年返乡工作。
“很多人都清楚,农业项目的获利周期还是比较长的,但是为了让村里的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贫困老人感觉有所依靠,我们公司今年先行垫资,已经给每个人入股的群众都发了不少于10%的分红。村民们拿到钱都很开心,一个劲说村里的政策好。同时对于贫困家庭里出来的年轻人,我的观点是因为他们往往个性比较敏感,所以要更加淡化‘贫困这个词带来的压力,哪怕是补贴、资助,我都希望他们感觉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获得的,心里更踏实,没有羞愧感。”
在与潘启明的交谈过程中,他几次提到“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而我也深切感到,对于这一理念的诠释,潘启明的确是真正做到了专心、用心、贴心,彰显出一名合格党员的风范。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兰象征高洁悠远,象征超凡脱俗。因而,借着这份美好的寓意,希望“雅兰芳”依靠不懈努力,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探寻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也祝愿潘启明凭借坚定求索,引领内心完成自我实现,书写出一段快意人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