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9-11-18黄慧诚钟奇振
黄慧诚?钟奇振
“两条河变化很大,继续向好!”日前,生态环境部负责人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9年9月广东省练江和茅洲河水质情况报告上点赞。
监测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9月,练江、茅洲河干流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下降33.5%、37.2%。
就在去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广东期间,该负责人曾亲临练江河畔目睹河水的“黑臭”。如今练江整治取得积极成效。走进练江流域,处处可见环境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景象。截至今年9月,汕头10座新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潮南、潮阳两区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主体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约8成。揭阳市普宁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6万吨/日)实现通水调试,正式运行后将有效解决园区内66家纺织印染企业的生产生活废水问题。
从污染“典型”到治污“典范”,两条河整治是广东奋力治污攻坚的生动写照。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近一年来,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纳入省委“1+1+9”工作部署,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分别担任第一总指挥和总指挥的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强力推进治污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前三季度,广东GDP超7.7万亿元;与此同时,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大江大河干流水质良好,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经济要增长,环境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何去何从?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如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年来,广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色发展观,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为契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省生态环境厅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加紧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努力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粤港澳大湾区。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立特事特办工作机制,充分下放行政审批事权,推进深圳“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根据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韶关、梅州、清远、河源、云浮5市确定为北部生态发展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省生态环境厅主动对接做好服务,成立工作专班小组,推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绿色发展。
编制全省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构筑广东绿色发展“保护网”。与此同时,全面开展“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工作,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确保省、市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同饮一江水,共护一江清。一年来,广东依托“9+2”泛珠三角以及粤港、粤澳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同香港、澳门生态环保合作,加强同临近省份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协作,推动区域污染联防联治取得新成效。广东与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区)继续有效推进跨界河流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实施。目前,广东省已向上述省(区)拨付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资金近10亿元,入粤河流跨省界断面水质持续改善。
啃下“硬骨头”: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小时候还在这条涌里游泳,现在看到河涌重见天日,心情很激动。”广州天河区珠村公司党总支书记潘伟坤兴奋地说。有着“中国乞巧第一村”之称的珠村,近日将已经被水泥路面覆盖20年的深涌中支涌,重新揭盖复涌。经过截污等综合整治,珠村再现20多年前岭南水乡神韵,让村民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愁和满满的获得感。
飞桨逐浪,龙舟如箭。今年6月,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邀请赛在燕罗街道茅洲河燕罗湿地公园段举行。“没想到水这么干净,河边这么漂亮。”茅洲河干净的河水、河畔燕罗湿地公园优美的景色,赢得现场2400多名观众的啧啧称赞。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东大江大河干流水质优良,但流经城市内河涌及部分城市跨界河流污染较重。面对问题与短板,一年来广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民生观,迎难而上、埋头苦干,以国考断面水质达标为目标,以挂图作战、系统治水为手段,聚力聚焦水污染防治攻坚。
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向全省发出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的“一号令”,并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牵头督办茅洲河、练江这两个最硬的“骨头”。省生态环境厅采取“一市一策一专班”精准督导服务,并定期召开茅洲河、广佛跨界河流、淡水河流域污染整治工作现场协调会。各地协同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工作,全力推进国考断面达标攻坚。今年1-9月,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74.6%,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为7%,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全省劣V类断面由9个下降到5个。全省入海河流劣Ⅴ类断面比例为7.0%,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
群众的“水缸子”也越来越安全。全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清理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目前完成18个地级以上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划定,清理整治464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供水格局进一步优化。
碧水之上,广东的蓝天也越来越美。今年1-9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仅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是实施空气环境质量新标准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比较全国其他区域,在全省空气质量自2015连续四年整体达标基础上,广东蓝天保卫战可谓提前迈入低位减排、深水攻坚阶段。哪怕减少1微克/立方米PM2.5,也要付出比当初、比别地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而且专家指出,广东全年气温较高、日照较长,臭氧污染在这里更易发生。
一年来,广东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大力压减燃煤,加强施工工地和运输扬尘管理。各地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中不仅要控制PM2.5,还要推进臭氧协同控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省推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VOCs累计减排10.67万吨。“广东大气治理是全国的标杆,要担负引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历史使命。”10月17日召开的第二届粤港澳生态环境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对广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充满信心。
“我们支持!”7月28日,在韶关乐昌循环经济环保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动工仪式上,项目所在的乐城街道下西村村民现场见证并纷纷表示支持。短短5个月,韶关两个垃圾焚烧项目完成所有选址、审批等流程顺利动工建设,为广东固废污染防治又补上一块短板。停滞多年、去年底开工的茂名市循环经济示范中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明年6月建成试运行。目前,全省49个固废和危废处理重点项目中40个已建成或开工建设,危险废物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置能力新增加18.59万吨/年。
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建设“法治环保”“数字环保”“全民环保”
“无人机飞低些,找找有没有垃圾和排污口。”今年8月,在揭阳普宁市南切围沟,省生态环境厅环境执法人员组织广东电视台记者一同暗访。这一幕,近一年来,已经成为常态。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一年来,广东进一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法治环保”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今年1至9月,全省出动执法人员11.9万人次,检查企业6.8万家次,处罚环境违法案件1.15万宗,罚没金额10.8亿元。省生态环境厅被评为广东省2019年度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先进单位。通過严格执法、有效普法,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企业和行业绿色发展。
深入推进广东“数字环保”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颗粒物组分网等先进监测体系建设,建设全省水环境信息管理与应用集成系统,实现全省水环境信息“一张图,一张表”。以“互联网+监管”为重点,推动业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集监管、监控、预警等一体等生态环境智慧云平台初显雏形。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