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仰视、平视、透视、俯视——浅谈播音主持创作备稿法

2019-11-18王虹凯赵睿芳

记者观察 2019年29期
关键词:平视客体全局

文 / 王虹凯 赵睿芳

一、“仰视”增添欲望

“仰视”是播音主持创作的前提。仰视创作主体是为了建立对创造客体的喜爱之情,发现创作客体的优秀之处,进而产生呼之欲出的播讲欲望。

在实践中,一些人在面对创作客体时呈现的状态是消极的,很难调动起自己的播讲欲望,所以呈现的结果并不如人意。缘何出现此类问题?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当自己拥有选择权时,面对自己选择的创作客体无感受、无喜爱、无欲望;二是当自己无选择权时,面对他人安排的创作客体,找毛病、找问题、找借口;三是在进行播音创作前,不知道需要调动自己强烈的播讲欲望是播讲的前提。

在我们面对创作客体客观存在的现实时,培养创作主体的仰视心理是进行播音主持创作的第一步。正如罗莉老师在《文艺作品演播》一书中所阐述“由感性刺激形成理性认识,再回到感性上来,便感之愈深、愈热、愈真,进而掀动起表达、宣泄的激情”。仰视心理就是一种主动的感性刺激,它可以让我们更快地寻找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之间的共性、增强创作主体对创作客体的主客观认知、提高创作主体对创作客体的心理认可度,从而更有利于激起创作主体的播讲欲望,为播音主持创作奠定坚实的一步。

二、“平视”理性分析

“平视”是播音主持创作的基础。上文中提到的播音主持创作准备是一个由感性刺激到理性认识再回到感性表达的过程,而平视即为理性认识。只有理性分析创作客体才能更好地解决“播什么、为什么播、对谁播、怎么播”的问题。

在实践中,一些人忽视理性分析创作客体的重要性,张口即来,随口就错的现象频出。原因是怕麻烦、不重视、多随意。所以要增强以平行视角理性分析的重视程度,找寻理性分析的合理有效路径。

增强思想政治、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是基础,扫除文字障碍、增强理解感受是前提,备稿六步(划分层级、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分清主次、把握基调)是保障。理解越深,感受越具体,认识越全面,对稿件的把握就越准确。只有理性分析创作客体整体,才能为播音主持创作提供有效的方法论。

三、“透视”紧抓核心

“透视”是播音主持创作的核心。“透视”即深入创作客体内部、深入思考后提炼出的传播目的。是明确传播目的、升华传播意图、实现传播价值的核心所在。

在实践创作中,一些人被浅层面的文字、浅层面的思考所迷惑。作为播音主持工作者,备稿时兼有语言接受者和语言发动者的双重身份,这样不仅会给自己带来认知偏差,更多的是给受传者以错误引导。

传播目的是灯塔,播音主持创作以此为方向。只有实现透视核心,透视本质才能更好地明确传播目的。明确了传播目的可以进一步提升播音欲望、增强对象感、把握主次关系。所以说“透视”让我们发现核心、了解本质、锤炼目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播音主持创作。

四、“俯视”把握全局

清代陈澹然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俯视就是建立一种全局观。不管创作客体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创作,当进行平行视角理性分析之后,切忌进入局部窠臼,忽视全局把握。

在播音主持创作中,一些创作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的情况时有发生。夸大了局部,忽视了整体,使播音主持创作陷入个人小视角,难见全局大视角。

“俯视”并不是轻视,俯视是一种全局视角,从各个角度更全面地把握创作客体。有稿播音中的重音不准、主次不分,基调不贴,无稿播音中的逻辑不清、主题不明、目的模糊,都是缺乏全局观造成的。没有整体感,具体感容易支离破碎;没有具体感,整体感也会空泛僵直。只有把握好了具体与整体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从整体把握全局。

备稿是播音主持创作的开始,决定了播音主持创作的质量,充分全面的备稿工作,能够为播音主持创作提供强有力的源头支撑。“四视原则”从驱动力到分寸度,从理脉络到抓核心,以上的陈述说明,作为个人教学经验的阶段性总结,希望能对播音主持创作准备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同时希望通过另一视角,让创作主体对播音主持创作准备有新的理解思路和备稿途径。

猜你喜欢

平视客体全局
基于改进空间通道信息的全局烟雾注意网络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领导者的全局观
今天,我们因何而『平视世界』?
平视
浅议犯罪客体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好习惯“坐”出来
平视
统筹全局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