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高职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与现状研究

2019-11-18

记者观察 2019年32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融合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信息技术(英语: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主要涵盖了信息管理以及信息处理等方面多个学科与领域的技术。它是以通信卫星、电视、广播或电脑等先进的硬件设备作为信息的载体,采用大数据统计处理技术或计算机软件技术等非物化技术及时获取、准确处理并有效传输信息,以便用户使用的方法与技巧之和。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既可以被广义地定义为通过各种方法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也可以被狭义地定义为利用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处理信息的技术。

二、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政课高度 融合的现实意义

2018年4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现如今,改进思政课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对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的大学生多属于“00后”,他们热情、积极、充满活力,然而他们也存在着自我评价偏低、对传统理论教学缺乏兴趣、自制力较弱等特点。因此,在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思政课教学规律,把思政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

三、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政课高度融合的现状及改进意见

然而现实中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度并不高,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虽有涉及,但不够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据教材或“课标”,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教学“预设式”教学方法仍占主导,老师预设问题情景,学生不积极思考,而是被动等待老师给标准答案,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其二,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依然是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缺乏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着把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音频或视频等学习资料提前给学生提供,以此来鼓励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针对学习资料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实现老师给学生面对面补充答疑的“翻转课堂”式前置学习方式。

其三,在学生学习的环境方面,大多数思政课教学是师生共处于同一时空环境里,通过课堂中师生直接面对面的教学方式,非常单一且低效。因此,必须借助相关教学平台,改进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网络化任务驱动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其四,在评价考核方式上,大多数高校思政课期末考试方式依然是“千人一卷”的理论试卷考试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其五,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整合提升。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层次不齐,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可以通过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培训,帮助思政教师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

四、结语

如何不断强化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学管理层和一线教师共同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长期研究、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融合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融合》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破次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