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2019-11-18
今日中国 2019年11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9.10.30
数据隐私保卫战
汽车刚刚诞生之时,曾经有人起诉到法院,要求取缔汽车的上路权,因为它速度太快,若撞上行人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有马车就够用了。当然,这并没有改变“汽车时代”的到来。但人们确实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则,并教育每一个驾驶和乘坐汽车的人,这样才能既享受汽车带来的新世界,又尽量避免它可能造成的伤害。
大数据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刚刚上路的“汽车”,我们在憧憬着其美好未来和无限魅力的同时,也到了要为其制定规则的时刻。全社会需要共同制定一套完善规则,而每个人可能都需要一本大数据“驾照”。
《中国新闻周刊》2019.10.15
文学的镜像
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我们探寻俄罗斯文学的踪迹,回溯“五四”以来俄苏文学冲击中国文化和社会思潮的源头。
如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俄罗斯,社会的洪流冲击着文学的海岸,生活的景观不断地变换,曾经在黑暗和荒芜中引领我们走向真善美的那些作品,在中俄两国都回归到文学本身。此时,当我们回望俄罗斯文学的时候,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伟大;也让我们更相信,我们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于对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借鉴。
《三联生活周刊》2019.10.21
改变世界的人
作为一份遗嘱的产物,诺贝尔奖把顽固和与生俱来的国际化结合在一起,成了一把从20世纪初开始,衡量人类科学、文学和社会活动进展的独特标尺。
在这期报道中,有对诺贝尔奖每一个奖项的解读,随之还有在发布现场对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和诺贝尔基金会成员的专访。我们借助诺贝尔奖这把标尺,回顾人类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并以此展望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