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需真心
2019-11-18文耕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8期
文/文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大批干部下派基层一线驻村帮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然而,有些干部在心态上却出了问题,给驻村实践造成了消极影响。
有的干部有“镀金”心态,他们把驻村工作当成“镀金之旅”,工作上实功少、虚功多,没有真正把精力放在助推乡村振兴上;有的干部有“偷懒”心态,他们心思上掺水跑偏,行动上偷懒耍奸,不肯下功夫卖力气;有的干部有“优越”心态,他们长期在机关工作,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把衙门作风带到村里,实际工作中不会说农家话、办农家事。
做事三心二意,结果差强人意。用心不端、用心不专、用心不诚,都不会有理想的结果,其中道理并不深奥。对驻村实践来说,面对的是农民群众,是弱势的群体,是最需要帮扶的对象,第一反应就应该是同情、帮助,进而掏心掏肺、竭尽所能、实打实地担当负责。蹭热度也好,耍心眼也好,摆架子也好,先不说于驻村工作无益,就是在道德上,都应该扪心自问过不过得去。常人尚且如此,干部更当自省。对于各级组织来说,推动驻村工作,服务乡村振兴,必须落实好“选硬人、硬选人”要求,严把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进一步选准用对人。
为解决驻村不良心态问题,各级组织也采取了对应措施。比如建立召回制度,取消其驻村资格;比如强化随机督查,严格督查问责;再如加强思想工作,正面引导教育。这些工作都很必要,都是从外因着手,但做好“外科手术”,还要从内因着手,着力治好“内伤”。心态上的问题,反映的是宗旨观念上的偏差。要从宗旨观念的根上查不足,找差距,纠偏颇,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足金足两,不掺一丝杂质。要通过解决宗旨观念问题,引导和组织干部心无旁骛驻村,甩开膀子做事,真正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