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曾向于敏传授『钓票』心得
2019-11-18梧桐
文/梧桐
今年正值“两弹一星”科技功臣授勋20周年,关于这一群体的报道再次多了起来,但对于他们投身核武器研制的激情岁月,外界却存在不少误读。
随着1999年张劲夫的署名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的发布,尘封30余年的核武器研制历史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上世纪60年代,中国在面临核垄断、核威胁之际,国家领导人发出号召,要“自力更生搞出中国的原子弹”,邓稼先、于敏、朱光亚等人正是此时加入了核研制的队伍。
“邓稼先与妻子分开28年,没有和妻子通过一次电话,也未写过一封信。”“整整28年,邓稼先生死未卜不知去向。”“许鹿希在家苦等28年后,才见到了缠绵病榻的邓稼先。”在“杳无音信”“切断联系”等字眼的刻画下,极易引起人误读,但事实究竟如何?
往事并不如烟。于邓稼先而言,从事原子弹研制的28年是其人生中最繁忙而充实的时期,但并非如外界所传言的“两耳不闻家中事”。据《解放日报》披露,这期间,邓稼先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青海和四川的研制基地,偶尔回北京汇报工作时,他会回到西郊的家里,和妻儿短暂团聚——用邓稼先的话说,是“回北京出差来了”。
日常的忙碌也并未改变邓稼先的爱好,他始终喜欢听音乐、看戏。每当工作上有收获时,他总会听听贝多芬交响曲;在回北京开会或见领导时,只要晚上有空,邓稼先总会抽时间去看场京剧。他在剧场门口,一手举着钱,一边用标准的京腔问:“有富余票吗?”
戏迷们管这叫“钓票”。于敏也爱看京剧,但他不好意思去“钓票”。邓稼先不管这个,他还向于敏传授心得,如何从来人的脚步和眼神判断对方是否想退票。
后来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常常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间。到了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身体状况,组织上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回京后,于敏一家3代5口人住了个两居室。工作时他需要占用一间房,不准任何人入内。到了夜晚家人需要休息时,于敏就转移到厨房工作。
喜欢看京剧的除了他们俩,还有“最晚解密的两弹元勋”朱光亚。看京剧、听古典音乐、鼓捣着修些小电器是朱光亚的小爱好。长子朱明远记得,家里还有个“百宝箱”,里面放着父亲常用的钉子、螺丝等小配件。
朱明远结婚时,父亲送给了他一个收音机。一次,收音机出了故障,只得暂置一旁。谁知不久,收音机就被父亲拿去悄悄修好了,还特意留了张字条,告诉他哪个按键被修理过,使用的时候要轻一点。
尽管两弹元勋们从事的是绝密工作,但与亲人们仍心意相通。在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邓稼先还没来得及庆祝,就接到一张返京的机票,此刻他的母亲已罹患重病。组织安排好一辆加足油的吉普车,并配备了两名司机轮流开车,将他送至乌鲁木齐机场。
而朱光亚在一次与挚友一起吃饭时,电视里正好播公报,提到氢弹研制成功。挚友问:“这帮人到底哪儿的?”朱光亚只是摇摇头说:“不知道,可能是某个研究所的。”
其实,朱光亚自己就是干这个事儿的,而他所在的研究所位于绵阳市梓潼县城西郊,这儿的167栋红砖房见证了科研工作者们的工作和生活。房间内,除了一些办公用品,也不乏小灶台等充满生活气息的生活设施。
与邓稼先仅一墙之隔的九院党委书记李英杰屋内,偶尔会升起缕缕炊烟。退休后的李英杰夫人,一度到这里照顾工作繁忙的丈夫。
在那段特殊的时期,退休后的妻子们偶尔赶来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而非外界传言的“与世隔绝”“与家人断绝联系”。在晚年,参加研制核弹的龙文光患上了肝癌,仍坚持在工作一线,他的妻子也不远千里特地来照顾。正是在家人与组织的照料与关心下,该团队先后研发出了第一颗原子弹与第一颗氢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