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拥挤在校门口的人群想到的

2019-11-18张庆林

中国火炬 2019年8期
关键词:海龙孩子

张庆林

拥挤在校门前接送孩子的人群,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穿着时髦的俊男靓女。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点,就是接送孩子时,从孩子肩上取下沉甸甸的书包,背在自己身上。要知道,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接就是十二年呵!况且,有的初中生,还要家长接送。

殊不知,每一个接送孩子的从孩童时代起,就在自己的肩膀上背起了沉沉的包袱。从幼儿园背到小学,从小学背到初中。孩子们的爸爸妈妈,乃至爷爷、奶奶那代人,当年的学习条件是艰苦的,穿的是带补丁的衣裳,吃的是粗粮窝头和咸菜。去学校,不论路程多远,都靠两条腿走路。但是,他们从小就知道父母之艰辛,就耳闻目染长辈们那些不堪重负的日日夜夜。从上学的那天起,他们幼小的心灵,就埋下了父母期待的种子,所以他们从小知道尊老爱幼,刻苦学习,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把传家世言都牢牢铭记在心里。在学校,好好学习;在家里,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干农活,做家务,从不在生活上、学习上给父母提要求。长此以往,慢慢地养成了一种艰苦奋斗、刻苦读书、不忘初心、奋发向上的传统和美德。也正如此,他们那代人,面对“三年自然灾害”特大困难,读书不退缩;面对“十年文革”时期的读书无用论调,学习不放弃。以至于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们又能够走进期待的大学校园,学习毕业后,成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生力军。

我目睹了几位家庭条件优越的子女,他们从孩子一开始接受教育,就把小小年纪的孩子送到条件优越、教学质量高的小学、中学。然而,他们的孩子在这些学校里,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与其相反,我目睹了一位农村家庭的孩子——付海龙,其父是未能考上大学的农民。这对农民夫妇,对孩子不是花精力在接送孩子这样简单溺爱上,而是不给孩子搞特殊,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要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周日、假期时,还要跟随父母去地里参加农业劳动。在他8岁的时候,便协助大他3岁的哥哥,负起家里饲养的5000只鸡的饮水任务。鸡的饮水,是小哥俩用车子从村外拉回家来的。付海龙在父母辛勤劳作,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做好人,讲道德的真谛。

父母还要求他浏览和课本有关的课外知识,并要求他注重社会实践,关心国家大事,要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付海龙小时候曾两次获得“伟人杯”中国少儿书画艺术大赛铜奖,获得《青少年书法报》社举办的全国青少年书法篆刻第四届乙组优秀奖;读初中时,获得2003年山东省初中数学竞赛二等奖;读高中时,获得全国2006年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省高中组三等奖。2008年高考,他以635分的成绩被山东大学录取。在山大,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获得了社会活动先进个人奖、军训优秀学员奖、宿舍文化节摄影比赛奖。同时,还当过全国运动会的城市志愿者。后被北大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付海龙就读于北大后,先后获得了《局域条件下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北大优秀博士论文奖,北大、清华、复旦、中科大、南大的五校联盟学术论坛最难报告奖,北大第十九届研究生“学术十杰”奖……并于2017年获得北大“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

付海龙现在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的学习,有多篇论文在PNAS期刊发表,并多次获得北大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创新奖、社会工作奖等荣誉。

付海龙农民父母的教子事例,给了我们守在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们良多启示。

猜你喜欢

海龙孩子
王海龙作品选
海龙屯
奇妙的“中华海龙”
海龙与海马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