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发展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

2019-11-18徐红

记者观察 2019年14期
关键词:传播速度形式受众

文 / 徐红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从传播形式上新媒体有别于传统的电视、广播、报刊和户外四大媒体,它利用电脑、数字电视和手机作为终端,为用户传播信息,实现娱乐服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具有传播速度更快,受众更多,形式多样化,互动性强等特点。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带给百姓生活全新的变化,极大限度地利用了百姓生活中诸多的琐碎时间,满足了受众精神文化需求。

二、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晶,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包含了知识、道德、风俗和信仰等多层含义。我国传统文化历经了五千年传承,体现了民族精神和风貌,凝聚着我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是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够让国民了解我国伟大的历史,培养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够让人们对我国传统思想内涵深刻领悟和发扬,提高国民综合文化素养。传统文化包含的范围很广,包括思想、文字、语言;包括书法、曲艺、音乐、诗词等。

三、新媒体发展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

新媒体是利用现代科技,将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充分融合到一起,实现了传播速度的快捷。新媒体传播方式挣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能够充分利用出受众的碎片时间,让人们能够在茶余饭后,通过手机短视频、网文等方式,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新媒体的发展将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

(二)丰富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

传统文化覆盖面丰富,涉猎的范围广,不仅仅包含了传统的琴、棋、书、画等文化形式,还有诗、词、曲、赋等涵盖的内容。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比较呆板,往往在固定栏目、固定时间内播出,而新媒体则突破了时间的界定,节选传统文化精华在受众终端设备上展示,让人们能够在有效的实践内获得更多的收益,接受更丰富的文化内容。同时,新媒体具有点赞和评论的功能,能够让更多的人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够让受众加深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三)丰富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

新媒体相较于其他方式的媒体,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在多媒体信息制作中也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让组织方式和播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同构新媒体,不但能够实现对其他图文的查询和搜索,也能与其他媒体同步;在信息选择上,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推荐,也可以通过小程序的推广。新媒体让传统文化信息传播方式实现了多样化,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四)扩大传统文化传播的范围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与世界各个国家的交流和往来,世界各国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大范围传播,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信任中国,热爱中国。新媒体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传播,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扩大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五)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

新媒体的组织形式和策划都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个性,近几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陆续出现了“抖音”“快手”这样的新媒体形式,这些新媒体形式融合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既包含了现代化元素,又有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将我国琴、棋、书、画,民风民俗、工艺制作等多方面展现出来。而且通过新媒体,人们能够实现互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升受众的参与度。

四、基于新媒体影响传统文化传播的发展方向

新媒体具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但是,新媒体毕竟是新生事物,目前还缺少进一步的规范。因此,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要求,来实现对新媒体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也要改变观念,打破传统文化的说教方式,利用新媒体活跃的传播形式,融入到百姓生活中,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传播正能量。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媒体将获得更高速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传播要充分借助新媒体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力,实现传播理念的改变和传播方式的完善,从而使传统文化传播适应时代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传播速度形式受众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雷
一类广义canmassa—Holm方程的无限传播速度与渐近行为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新闻客户端传播优势分析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